目前在研究儀器與方法方面,通過自行研製含天然氣水合物相平衡關係測試儀、含氣體水合物沉積物模擬裝置、含天然氣水合物土高壓三軸儀、含天然氣水合物沉積物核磁共振系統等實驗儀器設備,建立了含天然氣水合物沉積物物理力學特性實驗與測試平台;同時,採用低溫超飽和水循環方式,解決了模擬海底擴散模式含水合物沉積物的室內快速形成制樣的關鍵問題,利用核磁共振方法對土樣孔隙中四氫呋喃、二氧化碳水合物相變過程進行了系統實驗,初步掌握與探索出沉積物中水合物含量的核磁共振測試方法與技術;在實驗與理論研究方面,通過測得了純二氧化碳水合物,與不同乾密度為粉土中CO2水合物的相平衡條件,分析研究了不同乾密度粉土對水合物相平衡條件影響特徵,探明了沉積物對水合物相變影響特徵,指出對水合物相變具有顯著影響的孔隙半徑並非恆定,同時水合物分解的初始溫度對其相平衡條件具有顯著影響。進一步地在傳統的van der Waals-Platteeuw相平衡模型基礎上, 提出了能考慮沉積物孔隙大小及其分布特徵的相平衡模型,從而將傳統的水合物相平衡的二維P-T曲線,延伸至表征溫度、壓力與水合物飽和度的三維曲線。同時開展了含水合物砂土的三軸剪下試驗,探索水合物對沉積物強度變形的影響機制,進而構建了基於損傷力學的含水合物沉積物的本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