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山玉佛寺

魁山玉佛寺

魁山玉佛寺又名魁山寺,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城西南處的魁山, 魁山地處東經105°15′和北緯30°40′之交叉點上,屬亞熱帶溫潤季風區。寺區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寒。 1993年、1998年,魁山玉佛寺先後被蓬溪縣人民政府大英縣人民政府公布並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開放寺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魁山玉佛寺
  • 地理位置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 
  • 氣候條件: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 景點級別:縣級
  • 著名景點魁山寺、五鳳寺、羅漢堂
  • 別名:魁山寺
結構,五鳳寺,重建,地理環境,佛法傳承,文化產業,

結構

大英縣魁山玉佛寺它一顆璀璨生輝的寶石,閃耀在川中大地。魁山玉佛寺(又名魁山寺)、內含觀音岩、五鳳寺、大佛寺、哼哈殿、地藏殿、天王殿、韋馱殿、祖師殿、送子殿、三聖殿、藏經樓、接引殿、念佛堂、羅漢堂等寺堂交相輝映,建布於與峨眉龍泉山主脈相連的魁山,各殿堂雄偉壯觀、交相輝映,在大英縣城是首屈一指的大型佛教聖山
魁山玉佛寺
魁山玉佛寺

五鳳寺

魁山玉佛寺中的五鳳寺,建於“五鳳”之中太陽頂上,原名玉皇閣、玉皇廟,始建於清嘉慶十五年(1811),原廟殿堂壯觀,神像威嚴,五鳳寺又是文革前魁山境的唯一寺廟。惜乎,十年文革玉皇廟毀於一旦。可幸,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宗教政策落實,信教自由開放,當地信眾懷念魁山、玉皇廟舊址,開發遊覽勝地,自發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及各界人士支持,人們於1987年至1993年間,先後在五鳳山上重建了現在的五鳳寺。
魁山玉佛寺
五鳳寺

重建

魁山境新建了魁山寺(又名魁山玉佛寺)、觀音岩、大佛寺(原名城隍廟)、念佛堂,1996年7月建成了奎星閣,2000年又建成了z(又名玉石羅漢堂)。
魁山玉佛寺是1993年建成的“蓬萊公園”(又名“魁山公園”)中的園中寺,魁山之巔有一巨石,乾隆十四年(1750年),本鄉秀士書畫名流曾子黽,曾於巨石上楷書一大魁字,高達兩丈余,寬約丈六七,鐵畫銀鉤、蒼勁有力,筆鋒舒展柔中有剛,精工刻戳、白灰填塗距城二十餘里,此字均能清晰可見。魁字山從此而得名,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寺中的五鳳寺建於五鳳山太陽頂上,觀音岩位居太陽頂下半山腰,魁山寺因建於“五鳳朝陽”之“東北鳳”山魁字山而得名,城隍廟(後名大佛寺)建於魁山寺大門外東南方的半山處,念佛堂建於江南路至魁山的東道旁,羅漢堂位居魁山寺至五鳳山之間的山樑上,園中寺廟巍峨壯觀,古樸典雅。魁山坡頂上的魁山玉佛寺門正對蓬萊、老縣城,是公園的標誌型建築。園中山門、牌坊、樓亭金碧輝煌,各具特色。園中石梯路、水泥路沿山而建,恰到好處地將園中寺廟、山門牌亭緊密相連。大英縣委、政府、蓬萊鎮黨委、政府發出了“綠化魁山、美化公園”的號召,對蓬萊公園、五鳳山寺進行了綠化、而今蓬萊公園、五鳳山寺種上了香樟、竟楊、小葉榕、南天竹和銀杏等花草樹木,使魁山坡披上了綠裝,寺廟環境更加優美,寺廟之間空地以果為主的經濟園已連成一片,輔之以亭閣樓榭的寺中園,園中寺自然形成,集寺廟、餐飲、娛樂、旅遊等於一體的魁山玉佛山寺,蓬萊公園給人民創造了一處拜佛休閒娛樂之處。每逢初一、十五、周末和節假日,寺廟內外,公園上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形成了一幅現代“明清上河圖”。五鳳山占地面積四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一萬五千餘平方米,所有寺廟、樓台亭閣均為現代仿古建築,殿、堂、樓、閣、寮房、客房、餐廳及亭、坊分布合理,各大建築之間道路相通,名貴花木密布,一年四季,香氣橫溢。
魁山玉佛寺
魁山玉佛寺景色

地理環境

魁山地處東經105°15′和北緯30°40′之交叉點上,屬亞熱帶溫潤季風區。寺區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無霜期長、瓜果、蔬菜、油料、糧食作物生長繁茂,寺廟給養豐盛。位居成渝後花園之中的大英縣城邊,佛教徒多,縣城同全縣各族兒女和樂謀生,共同進步。

佛法傳承

寺常住僧人四十左右,僧人堅持“僧裝、素食、獨身”。各司其職,嚴格管理。僧人遵從佛教教義、倫理、道德、注重學修,堅持清規戒律,遵紀守法,素重禪修。僧眾心注一境,學佛念佛,倡導“禪”、“淨”雙修,弘法利生,一心一意建設寺廟禪林。
魁山玉佛寺
繪製佛畫
玉佛寺全力弘揚佛陀思想,堅持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堅持繼承和發揚佛教優良傳統。寺僧唯依經、佛、論“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學”。堅持念佛、上供、收徒、傳戒、坐禪、念普佛,放焰口、結夏安居、早晚課誦和佛教重大節日,如供天、香會節等,開放以來,寺廟常舉辦佛事供天法會、打佛七佛、像開光,時間少則三天、多則七天。參加人數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寺廟還精心安排講經,文藝演出等活動。注重文化建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佛教思想。寺院內外注重書寫繪製佛畫經語,舉力詩書畫聯誼活動和書畫展覽。以藝弘佛、以文揚道、其效彰顯。

文化產業

發揚優良傳統,密切寺院和社會友好交流。佛教源於古印度,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內地,升華為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再傳入日本、朝鮮、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具有悠遠的國際性。五鳳山寺法師都重視寺內外親善。魁山玉佛寺開創祖師崇輝法師和徒弟妙果法師,長榮法師對來寺賓客常以禪茶待之,並隨時對外出至友善寺廟拜佛和親善交流。崇輝法師、妙果法師注重中華傳統禮儀,對文人、雅士、社會賢達以禮相待,多有交往:寺外及兄弟寺院等賓客十分盛情,現任主持長榮法師還在廣德寺佛學院擔任院長講經授課、弘揚佛法,廣施教化;啟迪人生,自利利他。純正思想,淨化環境;協和社會,維護和平。為社會的和樂,為魁星文化之鄉,大英縣新型工業縣,優秀旅遊城,生態文化產業園建設作出了貢獻,為五鳳山寺的宏隆提供了豐碩的真經瑰寶。
2014年主持長榮法師組織僧人、居士、信眾和專家學者挖掘本山特色文化,在市、縣級領導的關懷下於8月2日成立了“中國魁星文化研究會”、《魁星文化》編輯部、魁星文化藝術團,弘揚佛教魁星文化,為地方佛教事業、傳統特色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