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抵戲

《鬼谷子·抵戲》是春秋時期縱橫家鬼谷子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鬼谷子·抵戲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
  • 作品出處:《鬼谷子》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鬼谷子
原文,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 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戲者,罅也。罅者,澗也。澗者,成大隙也。戲始有朕,可抵而塞, 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戲之理也。
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身;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櫱之謀,皆由抵戲。 抵戲之隙為道術用。
天下紛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鼠 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 反目,是謂萌牙戲罅。聖人見萌牙戲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 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 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 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戲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 ,聖人也。聖人者,天地之使也。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 抵,則為之謀;可以上合,可以檢下。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

譯文

萬物都有規律存在,任何事情都有對立的兩方面。有時彼此距離很近,卻互相不了解;有時互相距離很遠,卻彼此熟悉。距離近而互相不了解,是因為沒有互相考察言辭;距離遠卻能彼此熟悉,是因為經常往來,互相體察。
所謂“巇”就是“瑕罅”,而“罅”就是容器的裂痕,裂痕會由小彎大。在裂痕剛剛出現時,可以通過“抵”使其閉塞,可以通過“抵”,使其停止,可以通過“抵”使其變小,可以通過“抵”使其消失,可以通過“抵”而奪取器物。這就是“抵”的原理。
當事物出現危機之初,只有聖人才能知道,而且能單獨知道它的功用,按著事物的變化來說明整理,了解各種計謀,以便觀察對手的細微舉動。萬事萬物在開始時都像秋毫之末一樣微小,一量發展起來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樣宏大。當聖人將行政向外推行時,奸佞小人的一切陰謀詭計,都會被排斥,可見抵原來是一種方法。
天下動亂不止,朝遷沒有賢明的君主,官吏們沒有社會道德。小人讒言妄為,賢良的人才不被信用,聖人逃匿躲藏起來,一些貪圖利祿,奸詐虛偽的人飛黃騰達,君主和大臣之間互相懷疑,君臣關係土崩瓦解,互相征伐,父子離散,骨肉反目,就叫做“輕微的裂痕”。當聖人看到輕微的裂痕時,就設法治理。當世道可以治理時,就要採取彌補的“抵”法,使其“”得到彌合繼續保持它的完整,繼續讓它存在下去;如果世道已壞到不可治理時,就用破壞的“抵”法(徹底把它打破“,占有它並重新塑造它。或者這樣“抵”,或者那樣“抵”;或者通過“抵”使其恢復原狀,或者通過“抵”將其重新塑造。對五帝的聖明政治只能“抵而塞之”;三王從事的大事就是了解當時的殘暴政治,從而奪得並重新建立政權。諸候之間互相征伐,鬥爭頻繁,不可勝數,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善於鬥爭的諸候才是強者。
自從天地之間有了“合離”、“終始”以來,萬事萬物就必然存在著裂痕,審不可不研究的問題。要想研究這個問題就要用“捭闔”的方法。能用這種方法的人,就是聖人,聖人是天地的使者。當世道不需要“抵”的時候,就深深地隱居起來,以等待時機;當世道有可以“抵”弊端時,對上層可以合作,對下屬可以督查,有所依據、有所遵循,這樣就成了天地的守護神。

作者簡介

鬼谷子(約公元前400年一公元前320年),名王詡,又名王禪,道號鬼谷子。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相傳祖籍朝歌(今淇縣) 城南。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鬼谷子精通數學星緯、兵學耀略、遊學勢理、養性修身及縱橫術,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週遊四方,廣交朋友。曾到過扶風池陽(今陝西省涇陽)、潁州陽城(今河南登封告成)、太白山(今陝西寶雞眉縣、太白縣) 等地,後到雲夢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簾洞急居講學,創建中國古代第一座軍事學校一“戰國軍庠”。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縱橫家:蘇秦、張儀、毛遂;被譽為商聖的范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