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祟:藏在暗處的死敵,是一本圖書,2013年11月1日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鬼祟:藏在暗處的死敵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4102744
- 作者:姜子釩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頁數:186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鳳凰天下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軍國主義在二戰中的日本不僅表現為狂妄的野心,有時也表現為精密、隱蔽的暗中籌劃。自19世紀末,日本當局就已高度重視對敵情報工作,以各種藉口派出間諜人員潛伏在鄰國境內,並大肆收集軍情、軍備及山川地形等重要情報。日本僅是亞洲一隅的彈丸小國,在近現代戰爭史上卻呼風喚雨,十分得意,這多少與其高效、深入滲透的間諜網不無關係。荒尾精、土肥原賢二、明石元二郎、川島芳子等日本高級間諜在情報戰中的驚艷表現,往往可以戲劇化地扭轉戰爭局面。受軍國主義宣揚的“愚忠”和“輕生”思想影響,這些人在蒐集、竊取情報時不擇手段,表現果決狠辣,而其背後嚴密、強大的間諜網路則確保了各級情報的準確送達和高效利用。
內容簡介
圖文並茂,呈現日本不同歷史時期的戰爭動機與實戰表現
著意探查和歸納軍國主義的歷史源流和社會土壤
警惕日本潛在的軍國化傾向,認真做好戰略、戰術軍事預案
著意探查和歸納軍國主義的歷史源流和社會土壤
警惕日本潛在的軍國化傾向,認真做好戰略、戰術軍事預案
作者簡介
姜子釩,“鳳凰觀天下”系列作者,自幼喜愛軍事,出沒於國內各大軍事論壇,見解精闢,多有令人出乎意料之語。
圖書目錄
第一章伺機而動的黑手
狼熊之戰中隱者的榮耀
不容小覷的鬼魅
暗殺史達林之“獵熊計畫”
出豕敗御的“藍色機密”
敗不旋踵:東西海岸線上的初次交鋒
吉川猛夫:珍珠港背後的推手
戰爭賭徒山本五十六
日本間諜的搖籃
第二章摸向中國的魔爪
帶著面具的探路者
在華間諜的悲慘命運
成就日本的三分諜報
慘遭失敗的暗殺計畫
誘降行動的反撲
汪偽76號特工總部
第三章千手千面女間諜
川島芳子:致命的罌粟花
南造雲子: “帝國之花”的凋敝
東條枝子:反問計的犧牲品
中島成子與雙面間諜“沈碧慧”
第四章悍將的滔天罪行
明石元二郎:天才特工
川島速浪: “滿蒙獨立”的策劃者
河本大作:皇姑屯事件的製造者
土肥原賢二:被絞死的甲級戰犯
佐佐木到一:南京大屠殺的主犯
芝原平三郎:杭州情報組主任
狼熊之戰中隱者的榮耀
不容小覷的鬼魅
暗殺史達林之“獵熊計畫”
出豕敗御的“藍色機密”
敗不旋踵:東西海岸線上的初次交鋒
吉川猛夫:珍珠港背後的推手
戰爭賭徒山本五十六
日本間諜的搖籃
第二章摸向中國的魔爪
帶著面具的探路者
在華間諜的悲慘命運
成就日本的三分諜報
慘遭失敗的暗殺計畫
誘降行動的反撲
汪偽76號特工總部
第三章千手千面女間諜
川島芳子:致命的罌粟花
南造雲子: “帝國之花”的凋敝
東條枝子:反問計的犧牲品
中島成子與雙面間諜“沈碧慧”
第四章悍將的滔天罪行
明石元二郎:天才特工
川島速浪: “滿蒙獨立”的策劃者
河本大作:皇姑屯事件的製造者
土肥原賢二:被絞死的甲級戰犯
佐佐木到一:南京大屠殺的主犯
芝原平三郎:杭州情報組主任
序言
在東亞地區的近代歷史上,素有軍國傳統的日本是影響這一地區和平的一大不穩定因素。這不僅僅是由於日本在二戰中窮兵黷武,帶給鄰國莫大傷害,更由於迄今為止,它仍然擁有極具威脅性的戰爭殺傷力,且歷來對侵略歷史缺乏真正的反省。
2012年以來,日本與中、俄、朝、韓等國因島嶼之爭不斷引發糾紛,國內右翼勢力喧囂塵上。東亞地區的和平會不會因此受到干擾,甚至被打斷,自然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日本在巨大的國際及國內壓力下,會不會鋌而走險選擇戰爭?日本自衛隊的軍力會不會輕易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在短期之內迅速膨脹,一如往昔之彪悍?對於這些問題,人們或許有所預期,卻很難得出確切的答案,因此,重新回顧日本的戰爭歷史,在當下顯得更有意義與必然。
“軍國日本”系列叢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了日本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戰爭動機與實戰表現,同時也著意察探和歸納軍國主義在日本歷史上的源流以及它所生長的特殊的社會土壤。
日本軍國主義對於戰爭的狂熱,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追尋,與公元12世紀末興起並延續數百年的武家政治不無淵源。源賴朝創立鎌倉幕府之後,武士取代公卿躍升為統治階層,國內尊武之風盛行,在社會上形成了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普遍信念。室町幕府末年的戰國亂世是此種心理最典型的體現,常態下恪守等級制度、強調服從與盡忠的日本社會,對這一時期大規模出現的下級武士僭越、背叛、謀殺領主並取而代之的所謂“下克上”事件,竟無真正意義上的批判和牴觸,而是靈活地默認了權力更迭。日本社會裡存在如此的文化基礎,即,愈是在非常態的歷史時期,愈容易把武力征服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順位,表現出一種遵從強者邏輯行事、弱者任其凋零的赤裸裸的叢林作風。
走入近世後,明治維新這場變革進一步強化了日本社會對武力的尊崇。正如戴季陶在其名著《日本論》中所指出的,軍國主義不可能限于思想上的表現,而一定要成為一種制度,軍事組織的力量成為政權重心,日本在明治時期不但完成了軍國主義的制度化,而且是以驚人的高效完成了這一進程。據日本學者估算,在天皇制的最初十年,軍事費占到全部經費的80%以上。在國內一般機械工業尚無影子時,日本的炮兵工廠、橫須賀造船廠已發展為世界一流的大工廠,軍事上必要的鐵路、電話、電報等設施在完全無視經濟需要的情況下被迅速建立,對鄰國軍事情報的蒐集和運用,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精細程度。即便如此,山縣有朋1880年向天皇遞交《鄰邦軍備略》時,還在指責政府分不清“強兵”與“富國”的本末關係,對軍備擴張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而伴隨著軍隊近代化改革完成、參謀本部設立、陸海軍大臣武官制等一系列事件,軍界巨頭們得以掙脫政府內閣的制衡,真正可以隨心所欲地放手行事了。
軍國化進程的結束對日本未來的戰略選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武力的運用,除了擴張,自然再無他途。孱弱的亞洲諸鄰被徹底拋棄,以西方列強殖民策略為學習對象,日本決意侵吞琉球群島、台灣島、朝鮮半島甚至中國大陸,在東亞建立由其主導的新秩序。鑒於東亞戰略與清國、俄國兩大國存在重大衝突,日本挑動事態,主動求戰,日清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接連爆發。這兩場戰爭中,日本最終得勝雖有僥倖成分,但世界各國卻不得不悚然心驚地承認,這一尚武之國對於戰爭技巧的純熟運用,以及開國短短數十年內其軍國化的軍隊表現出的驚人戰力提升!日本躋身於世界一流強國之列,但也從此在擴張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戰功煊赫的日本軍部在極端民族主義的刺激下,對外擴張的衝動更難扼制,軍國主義演變為無理性的戰爭狂熱。1937年全面侵華後無法迅速打垮中國,又在北進的諾門坎戰役中遭到重挫,日本不得已將戰略目標轉向東南亞。憑藉著與德、意兩國結盟,以及用一紙中立條約穩住蘇聯,它孤注一擲,在西太平洋上挑戰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在各國盟軍的聯手打擊下,終至一敗塗地。上帝欲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在發動了一場與其綜合國力極不相稱的、不斷擴大的戰爭後,日本終將絞索套上了自己的脖子。
歷史雖已證明軍國主義道路必將日本引向滅亡,但在今天,亞洲各國對日本的軍國化傾向仍應保持適當警惕,並認真做好戰略及戰術的軍事預案。在這一方針指引下,“軍國日本”系列從書著重選擇了幾個關鍵性的時點,從戰爭本身出發,展現戰爭細節,剖析軍國文化。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幫助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軍國日本,或許不失為一種珍視二戰成果、維護地區和平較好的方式。
2012年以來,日本與中、俄、朝、韓等國因島嶼之爭不斷引發糾紛,國內右翼勢力喧囂塵上。東亞地區的和平會不會因此受到干擾,甚至被打斷,自然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日本在巨大的國際及國內壓力下,會不會鋌而走險選擇戰爭?日本自衛隊的軍力會不會輕易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在短期之內迅速膨脹,一如往昔之彪悍?對於這些問題,人們或許有所預期,卻很難得出確切的答案,因此,重新回顧日本的戰爭歷史,在當下顯得更有意義與必然。
“軍國日本”系列叢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了日本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戰爭動機與實戰表現,同時也著意察探和歸納軍國主義在日本歷史上的源流以及它所生長的特殊的社會土壤。
日本軍國主義對於戰爭的狂熱,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追尋,與公元12世紀末興起並延續數百年的武家政治不無淵源。源賴朝創立鎌倉幕府之後,武士取代公卿躍升為統治階層,國內尊武之風盛行,在社會上形成了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普遍信念。室町幕府末年的戰國亂世是此種心理最典型的體現,常態下恪守等級制度、強調服從與盡忠的日本社會,對這一時期大規模出現的下級武士僭越、背叛、謀殺領主並取而代之的所謂“下克上”事件,竟無真正意義上的批判和牴觸,而是靈活地默認了權力更迭。日本社會裡存在如此的文化基礎,即,愈是在非常態的歷史時期,愈容易把武力征服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順位,表現出一種遵從強者邏輯行事、弱者任其凋零的赤裸裸的叢林作風。
走入近世後,明治維新這場變革進一步強化了日本社會對武力的尊崇。正如戴季陶在其名著《日本論》中所指出的,軍國主義不可能限于思想上的表現,而一定要成為一種制度,軍事組織的力量成為政權重心,日本在明治時期不但完成了軍國主義的制度化,而且是以驚人的高效完成了這一進程。據日本學者估算,在天皇制的最初十年,軍事費占到全部經費的80%以上。在國內一般機械工業尚無影子時,日本的炮兵工廠、橫須賀造船廠已發展為世界一流的大工廠,軍事上必要的鐵路、電話、電報等設施在完全無視經濟需要的情況下被迅速建立,對鄰國軍事情報的蒐集和運用,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精細程度。即便如此,山縣有朋1880年向天皇遞交《鄰邦軍備略》時,還在指責政府分不清“強兵”與“富國”的本末關係,對軍備擴張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而伴隨著軍隊近代化改革完成、參謀本部設立、陸海軍大臣武官制等一系列事件,軍界巨頭們得以掙脫政府內閣的制衡,真正可以隨心所欲地放手行事了。
軍國化進程的結束對日本未來的戰略選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武力的運用,除了擴張,自然再無他途。孱弱的亞洲諸鄰被徹底拋棄,以西方列強殖民策略為學習對象,日本決意侵吞琉球群島、台灣島、朝鮮半島甚至中國大陸,在東亞建立由其主導的新秩序。鑒於東亞戰略與清國、俄國兩大國存在重大衝突,日本挑動事態,主動求戰,日清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接連爆發。這兩場戰爭中,日本最終得勝雖有僥倖成分,但世界各國卻不得不悚然心驚地承認,這一尚武之國對於戰爭技巧的純熟運用,以及開國短短數十年內其軍國化的軍隊表現出的驚人戰力提升!日本躋身於世界一流強國之列,但也從此在擴張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戰功煊赫的日本軍部在極端民族主義的刺激下,對外擴張的衝動更難扼制,軍國主義演變為無理性的戰爭狂熱。1937年全面侵華後無法迅速打垮中國,又在北進的諾門坎戰役中遭到重挫,日本不得已將戰略目標轉向東南亞。憑藉著與德、意兩國結盟,以及用一紙中立條約穩住蘇聯,它孤注一擲,在西太平洋上挑戰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在各國盟軍的聯手打擊下,終至一敗塗地。上帝欲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在發動了一場與其綜合國力極不相稱的、不斷擴大的戰爭後,日本終將絞索套上了自己的脖子。
歷史雖已證明軍國主義道路必將日本引向滅亡,但在今天,亞洲各國對日本的軍國化傾向仍應保持適當警惕,並認真做好戰略及戰術的軍事預案。在這一方針指引下,“軍國日本”系列從書著重選擇了幾個關鍵性的時點,從戰爭本身出發,展現戰爭細節,剖析軍國文化。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幫助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軍國日本,或許不失為一種珍視二戰成果、維護地區和平較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