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簫

鬼吹簫

鬼吹簫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破血調經、祛風除濕、化痰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月經不調、風濕性關節炎、哮喘、黃疸肝炎、水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鬼吹簫
  • 拉丁學名:Leycesteria formosa Wall.
  • 別稱:炮仗筒、空心木、野蘆柴
  • 二名法:Leycesteria formosa Wal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川續斷目
  •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 :鬼吹簫屬Leycesteria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西部、貴州西部、雲南(西南部除外)和西藏南部至東南部
形態特徵,原生態,形狀,植物識別,分布範圍,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原生態

灌木,高1-2 (-3) 米,全體常被或疏或密的暗紅色短腺毛;小枝、葉柄、花序梗、苞片和萼齒均被彎伏短柔毛。葉紙質,卵狀披針形、卵狀矩圓形至卵形,長 (4-) 6-12 (-13) 厘米,先端長尾尖、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至近心形或闊楔形,邊常全緣,有時波狀或具疏齒或有不整齊淺缺刻,上面被短糙毛,中脈毛較密,下面疏生彎伏短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5-12 (-15) 毫米。
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每節具6朵花,具3朵花的聚傘花序對生,中央1花無柄,側生2花具極短的柄,總花梗長 (8-) 10-25 (-30) 毫米;苞片葉狀,綠色、帶紫色或紫紅色,每輪6枚,最下面一對較大,闊卵形、卵形至披針形,長達2 (-3.5) 厘米,先端短尖至尾尖;小苞片極小,長不足1毫米;萼筒矩圓形,長3-4毫米,密生糙毛和短腺毛,萼檐深5裂,裂片圓卵形、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1-3 (-5) 毫米,常2長3短;花冠白色或粉紅色,有時帶紫紅色,漏斗狀,長 (1.2-) 1.4-1.8厘米,外面被短柔毛,裂片圓卵形,長5毫米左右,筒外面基部具5個膨大成近圓形的囊腫,囊內密生淡黃褐色蜜腺;雄蕊約與花冠等長,花葯矩圓形;花柱稍伸出花冠,柱頭盾狀;子房5室。
果實由紅色變黑紫色,卵圓形或近圓形,直徑5-7毫米,具宿存萼齒;種子微小,多數,淡棕褐色,廣橢圓形至矩圓形,稍扁平,長1.2-1.5毫米。花期 (5-) 6-9 (-10) 月,果熟期 (8-) 9-10月。

形狀

鬼吹簫(Leycesteria formosa),其他名稱有開花肉豆蔻,奶奶的捲髮,雉漿果,忍冬科植物,落葉灌木或半灌木。小枝中空。單葉對生。穗狀花序,具葉狀苞片,每輪具花2~6;萼齒5,花冠漏斗狀,裂片5,整齊;雄蕊5;子房5~8(10)室。漿果,萼齒宿存。種子小,多數。 約8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地區。

植物識別

Airy-Shaw 曾根據產於雲南西部和東南部的、萼裂片長僅達1毫米(極少可達2毫米)的標本定名為短萼變種 L. formosa var. brachysepala。但從尹文清60-1294(采自雲南騰衝)的二份同號標本來看,其中一份果實的萼裂片長0.5-1.5毫米,而另一份的幼果萼齒長達3-5毫米,與原變種萼裂片的長度存在著過渡現象,故此變種不能成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貴州西部、雲南(西南部除外)和西藏南部至東南部。也分布於印度、尼泊爾、錫金和緬甸。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山谷、溪溝邊或河邊的林下、林緣或灌叢中,海拔1100-3300米。

主要價值

藥 名:
鬼吹簫
來 源:
為雙子葉植物藥忍冬科植物鬼吹簫的全株。
功 效:
破血調經、祛風除濕、化痰平喘、利水消腫。
主 治:
用於月經不調、風濕性關節炎、哮喘、黃疸肝炎、水腫。
性味歸經:
苦,涼。入肺、肝、腎三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9~15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外洗
考 證: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