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站立幾乎有一米高的鬃狼是南美最大的
犬科動物 。肩高74-78厘米,頭體長1.2-1.3米;體重20–23千克。它們有著一件長長的、金紅色的“外套”, 在體側皮毛是紅褐色,而在背部和腿部為黑色,在尾巴尖部、喉嚨處為白色,與眾不同的鬃毛可以豎起,當遇到危險或準備進攻時,鬃狼會擴大身體輪廓,以顯示自己。吻部、腿爪和耳尖黑色,而耳朵內側和尾部的中部是白色。
“鬃狼”的名稱來源於它從頭後部到肩膀的特有
鬃毛 般的黑色皮毛條,當感知到危險時,這些鬃毛會直立豎起。鬃狼有大直立的耳朵和長而尖的口吻,外觀與
紅狐 相似。身體苗條,耳朵大而直豎。腿長而細就像踩著高蹺,這有利於它們在高高的草叢中向四周瞭望。特有的極細長的腿讓鬃狼立刻就能辨認出來,並且以其狐狸般的屬性贏得了響亮的綽號“高蹺上的狐狸”。 這種獨特的特徵被認為是一種適應,以幫助動物在其棲息地的高草上方能名更清晰的看到遠方。由於它們不狩獵大型獵物,所以犬齒比較不發達。
棲息環境 鬃狼主要棲息在高草原、灌木叢等地,以開放的樹叢和濕地為主,也喜歡在較稀疏的乾燥的灌木叢內活動,有時也在農田和牧場出沒。鬃狼更喜歡在高草原,森林低矮的灌木叢和開放的沼澤地區棲息。 在巴西,這個物種位於熱帶高草草原(cerrado)地區,這是一片開闊的林地和熱帶稀樹草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
生活習性 領地 雄鬃狼和雌鬃狼配偶關係比較固定,通常共享一片領地(大約27平方公里),但是除了交配期以外通常獨自覓食。鬃狼用尿液和氣息標誌領地,領地主人嚴密地監視自己的領土,在領地之間流浪的雄性鬃狼時時刻刻想著取領地主人而代之。
活動 鬃狼每天出巢狩獵若干次。一般它們都會在午夜過後,大約從凌晨3時半開始出外活動,直到清晨6時左右,鬃狼的活動達到最高潮。過了7時半,太陽升起,鬃狼就不再活動,返回
巢穴 休息,或是在小山岡上睡約4個小時。中午12時過後,鬃狼又開始活動,不過,並不像清晨時那么劇烈。在午後大約活動6-7個小時,但並不急著停止。到夜間的11-12時左右,是一天中最後的活動期。
食性 鬃狼主要在夜間捕食。是雜食性的動物。食物包括各種水果、齧齒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如犰狳、兔子、鳥類、爬行動物、腹足類和其他陸生軟體動物、昆蟲、魚類和節肢動物。偶爾也包括草原鹿(Ozotoceros bezoarticus ),有時候會偷竊家禽和小家畜。
鬃狼的食物來源中有一種是和番茄很像的狼果(lobeira),它一年四季都生長,被認為可以提供抗巨型腎蠕蟲(Dioctophyme renate )的藥物作用。並且經常從農場偷盜自由放養的雞。
叫聲 鬃狼可以發出三種類型的叫聲。一種是在黃昏時經常聽到的叫聲;另一種是高音哀鳴;最後一種是打鬥時的咆哮。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秘魯,在烏拉圭可能已經滅絕。
鬃狼分布圖 繁殖方式 鬃狼平時成對或單獨居住,
繁殖季節 雌雄鬃狼在一起比較常見。北半球飼養的鬃狼在10月和2月繁殖,南美洲在8月和10月。交配期持續1-4天,懷孕期約65天,每胎1-5隻幼崽,最高記錄據觀察是7隻。9日左右新生兒睜眼,4周左右開始吃固體食物,11周毛髮從黑變紅,15周斷奶。1年左右完全長成,達到
性成熟 。野生的鬃狼很少被看見和它們的幼崽在一起。飼養狀態下壽命約15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狹窄、有限,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已被列為生存近危的物種。
鬃狼在其分布範圍內的許多地區都受到法律的保護。該物種在阿根廷被列為瀕危物種;在巴西屬於脆弱類別,在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禁止狩獵。該物種被列入美國瀕危物種清單。
保護區:該物種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和秘魯設立了許多保護區。
圈養:截至2012年1月,共有150個機構共圈養394隻鬃毛狼(182隻雄性,211隻雌性,一隻未知)。
在阿根廷,GAAG(Grupo ArgentinoAguaráGuazú或Maned Wolf Argentine Group)成立的國家戰略是制定、管理、執行和監測阿根廷鬃狼保護行動計畫。該小組由16個機構成員組成,其中包括省級和國家政府機構,動物園,非政府組織和來自大學和博物館的研究小組。在2002年至2011年期間,GAAG開展了10個區域研討會,旨在:
為自然棲息地中的鬃狼提供保護;
優先考慮野外衝突和圈養問題;
優先考慮非原生境和原生境保存的戰略和行動;
制定野外保護和圈養管理的建議;
制定有效的鬃狼的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護策略;
驗證保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自2005年以來,已開發了五個品種為主的項目,包括在鬃狼分布的八個省份中的五個。對農民和牧場主進行的大量調查提供了有關物種分布以及人們對鬃狼的態度的有價值的信息(Songsasen和Rodden,2010)。正在進行的教育計畫旨在改變對這種野生食肉動物的消極看法(Soler 2008,Orozco et al。2013)。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