髽辮失笑

《髽辮失笑》是劉基寫的一篇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髽辮失笑
  • 作者:劉基
  • 類型:古文
  • 時期:元末明初
作者介紹,原文作品,釋義,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著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原文作品

介葛盧髽,白狄辮,皆朝於魯,遇於沈猶氏之衢,相睨而失笑。從者歸而語諸館,交訾焉。魯人使執渠略與蛄蜣以示之,弗喻。公山弗狃欲伐季氏,問於冉有,冉有曰:“盍召仲尼?”公山弗狃使召仲尼。”或謂其人曰:“子之從夫子也,粲衣而鑿食,會將恆其故而豐其新矣,而召仲尼焉,至必授之政,將繩子以纆,子其悔哉!”乃陰嗾使者易其禮,仲尼不至。將起師,冉有曰:“盍聞諸公乎?”弗聽。遂以費人攻季氏問昭公焉。師入,驚公宮,季桓子挾公以登台,使行人辭諸費人曰:“先君之事,先大夫有之,雖然盟主實有命,今斯之事君惟謹。君惠優渥,蔑有二命,二三子不念魯國,不謀於君,而怫臨以兵,其若君與社稷何?且吾聞之:鳶不嚇鳥,袒裼不責夷踞。惟二三子圖之。”費人曳戈而走,公山弗狃出奔齊。君子曰:“公山之伐季氏也,其猶介葛盧之咻狄乎?雖欲召仲尼,雖蒙於其人而弗果,其無成也宜哉。”

釋義

【註解】
① 介葛盧:春秋時東夷國君,僖公二十九年朝於魯,能通牛語。
② 髽:梳在頭頂兩旁的髻,亦稱“髽髻”。
③ 白狄:部落名。在今陝西舊延延安府境及山西舊汾州府西境。
④ 訾(zi):訾議,評論人之短處。
⑤ 渠略(qu lue):蟲名,亦作“蜉蝣”。其成蟲的生存期極短。
⑥ 蛣蜣qiang):昆蟲名,背有堅甲,即鞘翅,全身暗黑色,喜食糞,並能摶成執。
⑦ 公山弗狃(niu):公山,複姓。
⑧ 季氏:春秋魯之季孫氏也,魯自文公以後,季氏世執國政,權勢日重,公室日卑。至昭公不勝其忿,以兵伐之,不勝,出奔於齊,其後家臣陽虎擅權,季氏始衰。
⑨ 冉有:即冉求。春秋魯國人,字子有,孔子的弟子,居政事之科,仁為季氏宰。
⑩ 粲(can)衣而鑿(zuo)食:粲,鮮艷,燦爛。鑿,通“?”,舂糙米為精米。穿鮮艷的衣服並吃精米。
纆:亦作“墨”。繩索。
嗾(sou):使狗聲,亦即謂使狗。比喻慫恿別人作壞事。如嗾使。
費:春秋魯邑名,今山東費縣。
辭:責備。
優渥(you wo):豐足,優厚。
蔑(mie):無。
怫(fu):形容憂愁或憤怒。
袒裼(tan xi):脫去上衣,露出內衣。
咻(xiu):吵,喧擾。
【譯文】
介葛盧頭頂上留著髽,白狄部落首領的頭上梳著辮子,他倆都去向魯國朝拜,在沈猶氏在街道上相遇了,兩人相互斜視就忍不住地發笑了。隨從的人回來就在旅館中談論,相互說長道短,魯人派人捉蜉和蜣蛣展示給他們看,他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這時公山弗狃正要討伐季氏,向冉有詢問,冉有說:為什麼不去召見仲尼?“公山弗狃派人去召見仲尼。有人對那個使者說:“你隨從夫子,穿鮮艷的衣服並且吃精米,將會永久保持過去那樣還要增加新的了,而一旦召來仲尼,他必定教給他(公山弗狃)執政辦法,這樣將用繩索束縛你,你那時要後悔的呀!”於是就暗中唆使那個使者更換了聘禮,結果仲尼不來了。將要起兵,冉有說:“何不聽聽昭公的意見呢?”公山弗狃不聽,於是用費地的人攻擊季氏向魯昭公問罪了。軍隊攻入,驚動昭公的宮室,季桓子就挾持昭公登上高台,派使者責備費人說:“搶先君王的事變,先前的大夫有這樣乾的,雖然如此,但君王是盟主就握有權命,如今這件事你們尤其要謹慎從事。君王對你們恩惠優厚,況且沒有第二權命,那兩三個小子不考慮魯國,不同君王商量,就怒氣沖沖地兵臨城下,他們又能把君王和國家怎么樣呢?況且我聽過這樣的事:老鷹不被烏鴉所恐嚇,脫衣露體不被邊遠地方的人所責怪。這事只不過是由兩三個謀劃的。”費人聽了這番話就拖著兵器逃跑了,公山弗狃逃奔齊國。君子說:“公山弗狃討伐季氏,豈不是就像介葛盧和白狄的少吵小鬧一樣嗎?公山弗狃雖然想召仲尼,但終於被他的使者蒙蔽而沒有結果,他沒有成功是應當的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