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IgD綜合徵

高IgD綜合徵又稱高免疫球蛋白D-周期性發熱綜合徵(HIDS),為周期性發熱性綜合徵的一種,是以反覆周期性高熱、明顯腹痛及多種皮膚損害為主要症狀並伴有明顯血清IgD增高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臨床極為罕見。患者常於10歲以內發病,大部分為1歲以內發病,發病率無性別差異。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高IgD綜合徵
  • 別名:高免疫球蛋白D-周期性發熱綜合徵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1歲以內
  • 常見病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 常見症狀:反覆發熱,多形性紅斑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此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由於位於12q24的甲羥戊酸激酶(MVK)基因突變導致。MVK參與膽固醇和非固醇性異戊二烯的合成,患者體內MVK濃度並不下降,但其活性顯著低下,MVK活性下降導致異戊二烯缺乏,從而使白介素-1β合成過多,促使體溫升高,體溫升高進一步降低MVK活性,產生惡性循環。IgD升高可能僅為HIDS的一種附帶現象而非致病原因,可見於各種嚴重炎症反應和遺傳性周期性發熱綜合徵。感染和免疫接種可能是促進發病的誘因。

臨床表現

1.幼年發病
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6月齡。
2.反覆發熱
發作時表現為寒戰,繼以高熱,體溫在39℃以上,持續3~7天,無熱間歇期不穩定,常在4~8周。
3.皮膚損害
常見皮損為多形性紅斑,也可有丘疹、風團、環形紅斑、紫癜、丹毒樣皮損,持久性隆起性紅斑少見。典型皮損為多個直徑為0.5~2.0cm的紅斑,皮疹較大者可呈邊緣不規則的環形,較小者可為孤立丘疹。皮疹多在發熱時出現,間隔期消退,每次發作時皮損類型不同,發病亦可無皮損而有發熱。
4.其他
頸部淋巴結腫大,多關節受累的對稱性關節炎,腹痛伴發腹瀉或便秘,嘔吐,肝脾腫大,少見胸腔累及和澱粉樣變性

檢查

1.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增多,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
2.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查
IgD水平升高,可伴有IgA升高。部分患者IgD水平可正常。
3.尿甲羥戊酸檢查
發作時尿中甲羥戊酸升高。
4.基因檢查
MVK基因V377Ⅰ位和I268T兩個位點可發生突變。
5.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可見大量漿細胞,細胞中含IgD。

診斷

Drenth1994年診斷標準:①發熱期:紅細胞沉降率快,白細胞計數增多;突然發熱(至少38.5℃);反覆發作,IgA升高;②持續性IgD升高(>100IU/ml),需進行2次檢查,2次間隔至少1個月;③頸淋巴結腫大;④腹部不適症狀(嘔吐、腹瀉、腹痛);⑤皮膚表現(紅斑、丘疹);⑥關節痛和(或)關節炎;⑦脾大。
臨床可通過收集患者家族史可幫助診斷。血清學檢查中IgD升高,發作時尿液甲羥戊酸升高,MVK基因存在突變,三者均滿足即可診斷HIDS。IgD不升高的患者稱為荷蘭型周期熱。

鑑別診斷

FMF患者無淋巴結腫大,腹部症狀明顯,發作時常有便秘。
2.成人still病
此病皮疹為橘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粟粒大,分布於軀體及四肢近端,血中IgD不升高。
3.藥疹
有用藥史,皮損以一種形態為主,抗組胺藥治療有效,血腫IgD不增高。

治療

此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亦無預防發作的藥物,故臨床治療以對症處理為主。
秋水仙鹼、免疫球蛋白、環孢素、萘普生、沙利度胺等藥物可緩解症狀,部分有關節表現的高IgD綜合徵患者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和糖皮質激素治療後療效顯著,氨苯碸對持久性隆起性紅斑有效。
昔伐他汀可緩解炎症,縮短發熱時間,降低尿中甲羥戊酸,無不良反應;TNF-α拮抗劑可緩解HIDS急性期症狀;有報導依那西普和阿那白質素對此病有效;同種異體骨髓移植有效見個案報導。

預後

高IgD綜合徵可持續終身,但不影響生存壽命,發作頻率和強度可隨年齡增長而減弱,可數月甚至數年不發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