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鳳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
人物簡介,個人生平,學習,創作,作品,作品評價,紀念館,
人物簡介
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山東膠縣人,是畫史上"揚州八怪"之一。他詩書畫印均有聲於當時,晚年右手病廢,用左手書畫刻印,毅力驚人。他的篆刻拙中有勢,具有個性,為世所重。"家在齊魯之間"作於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雄渾厚重,樸拙大氣,印文內容與他的里籍相符,應是他的自用印。高鳳翰傳世印章的實物僅有數件,故此印尤為世人所重。
高鳳翰 '家在齊魯之間'石章
![高鳳翰 '家在齊魯之間'石章 高鳳翰 '家在齊魯之間'石章](/img/6/5d1/zUDOykTZwADNyUjM4EDMjN2YkJ2Y5Ym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高鳳翰(1683—1748)字西園,號南村,自稱南阜山人,山東膠州人。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鹽分司。去職後流寓揚州。工于山水,花卉,山水師法宋人,近趙令穰、郭熙一路, 中年以後,到了江南,與揚州畫派畫家如金農、鄭燮、高翔、李方膺、邊壽民等相往還,畫風相互影響,多作花卉樹石,筆法奔放,縱逸不拘成法。亦能畫人物,造型準確,神態瀟灑秀逸。晚年則趨於奔放縱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發,堅持用左臂,自號後尚左先、丁巳殘人,艱苦力學,書、畫為之一變,生拗蒼勁,更富奇趣,為時所稱。傳世畫跡有南京博物院藏《層雪爐香圖》軸、中央美術學院藏《秋山讀書圖》軸等。
高鳳翰雕像
![高鳳翰雕像 高鳳翰雕像](/img/e/0bb/iBDZ4gDMkRTZzU2N3cDO4QjM3YWM3UW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個人生平
高鳳翰(1683—1748)清朝,字西園,號南阜,別號因地、因時、因病等40多個,晚署南阜左手,膠州(今山東膠縣)諸生(一作濟寧人)。雍正五年(一七二七)舉孝友端方, 官徽州績溪知縣。早歲知名,嘗奉漁洋(王世禎)遺命,為私淑門人。後又受尹元孚(會一)、盧雅雨(見曾)知遇。工書、畫,草書圓勁。善山水,縱逸不拘於法,純以氣勝,兼北宋之雄渾,元人之靜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嗜硯,收藏至千餘,皆自銘,大半手琢。究心繆篆,印宗秦、漢,蒼古樸茂,鄭燮印章,皆出沉凡民及其手。晚病痹,用左手揮灑,筆愈蒼辣,因鐫「丁巳殘人」、「尚左生」二印。有南阜詩鈔、硯史。卒年六十六。自撰生礦志。
高鳳翰作品
![高鳳翰作品 高鳳翰作品](/img/4/39c/2EzNklDM3cDMkNWMjVzNiRjZyEzMlF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學習
高鳳翰天資聰穎,童年時代就從家中藏書中學到不少東西。後來受當地名儒李世錫的指教,奠定了國學基礎,對其後來在藝術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幫助。19歲那年,高鳳翰參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濟南參加鄉試,後又兩度赴省,但屢試不中。後至45歲,高鳳翰方由膠州牧黃之瑞薦舉應“賢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縣縣丞。在官場派系鬥爭中,高鳳翰受誣下獄,經歷了一番磨難。後雖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對仕途失去了興趣。去官為民後,高鳳翰僑居揚州,寄宿佛門僧舍。55歲時,他右手病殘,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號“後尚左手”,刻制“丁己殘入”石章一枚,標誌在丁已年病苦廢右手。他在揚州同“揚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們資助和自己賣畫,維持了幾年流浪生活。59歲,高鳳翰返歸故里,8年後病逝。
創作
作品
高鳳翰的詩成名較早,青年時代即負盛名。他的詩頗得明士王士禎的首肯,曾受漁洋遺命為私淑弟子。高鳳翰文思敏捷,一次在兩江總督尹繼善舉行的酒宴上,以雁名題,高鳳翰提筆立就,其中不乏佳句,令友人交口稱讚。他的詩、書、畫、印被人稱為四絕。高鳳翰的藏硯也被人們肯定。高鳳翰的傳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圖》軸等,並著有《南阜山人詩集》、《硯史》等書。高鳳翰在一黑陶罐上的詩刻和畫有三足陶器的《博古圖》花軸因起山東大學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後人們按圖上提供的信息往膠州三里河求索,終於發掘出一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址。青島百花苑置有他的雕像。
作品評價
工于山水,花卉,山水師法宋人,近趙令穰、郭熙一路,中年以後,到了江南,與揚州畫派畫家如金農、鄭燮、高翔、李方膺、邊壽民等相往還,畫風相互影響,多作花卉樹石,筆法奔放,縱逸不拘成法。亦能畫人物,造型準確,神態瀟灑秀逸。晚年則趨於奔放縱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發,堅持用左臂,自號後尚左先、丁巳殘人,艱苦力學,書、畫為之一變,生拗蒼勁,更富奇趣,為時所稱。傳世畫跡有南京博物院藏《層雪爐香圖》軸、中央美術學院藏《秋山讀書圖》軸等。工書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鑑賞,曾收藏秦漢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萬餘方,各制有譜錄,又收藏硯石至千百方,並制有銘詞,手書後大半自行刻鑿,著有《硯史》等行世。亦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
紀念館
紀念館分為故居和附屬設施兩部分,故居分為石鰲館、北堂、春草堂、西亭和南齋五大部分。
高鳳翰紀念館位於膠州市南關辦事處南三里河村委西。1993年由市政府投資興建,1994年對外開放,1995年被青島市市委、市政府命名為"青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95年起連續被授予青島市和膠州市"精神文明"單位稱號。為了進一步完善館內的設施,1998年以來膠州市政府繼續投資對紀念館進行了全面完善。紀念館現占地17畝,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隸屬膠州市博物館。2001年9月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點。高鳳翰紀念館是一處主要以收藏高鳳翰的藝術作品、研究高鳳翰的生平及藝術成就並向人們(尤其是中小學生)進行宣傳教育為目的的文化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