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革鯻

高體革鯻

高體革鯻(學名:Scortum barcoo)是鯻科、革鯻屬魚類。體側面觀呈紡錘形,體厚而扁圓,頭背部眼後微凹,背漸拱起。背鰭起點在魚體最高處,背緣弧狀彎曲小,腹部大而渾圓,尾柄側扁而短。吻尖圓,吻長與眼徑幾乎相等。頭小,口端位,兩鼻孔前後排列,前鼻孔小圓形,蓋有皮質膜。後鼻孔為橫向短裂孔。鰓耙34,鰓耙內側兩端短。肛門位於體後1/3處。體被櫛鱗,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均被櫛鱗,頭背部無鱗。側線清晰可數,位於魚體側中部偏上,連續並與背鰭平行向後延伸至尾鰭基部。背鰭基部強大。背鰭起點在主鰓蓋骨後上方,鰭棘部基底長為鰭條部基底長的2倍。胸鰭位低,後緣斜圓稍尖。腹鰭起點稍後於胸鰭起點,長度與胸鰭幾乎相等。臀鰭起點於背鰭鰭條部正下方。臀鰭端緣呈圓弧狀。尾鰭短而寬。體背側上半部呈淡藍綠色,腹部呈白色,鰭呈灰褐色,魚體兩側由前向後分布有幾個至數個大的近橢圓形的黑色斑塊,以及多個零星散生的黑色小斑塊,其分布無一定規律。在鰭條部位也偶見黑斑塊。

高體革鯻棲息於水體的中下層,雜食性,自然界幼魚以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環節動物、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為食。成魚則攝食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有機碎屑、麥粒等。原產於澳大利亞格拉斯頓巴庫河上游至昆士蘭東海岸一帶。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Scortum barcoo
  • 別名:寶石鱸、寶石斑、佳帝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鯻科
  • :革鯻屬
  • :高體革鯻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McCulloch & Waite,1917
  • 保護級別:(IUCN 2019年 ver 3.1)——無危(LC) 
  • 中文名:高體革鯻
  • 外文名:Barcoo Grunter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養殖技術,苗種培育,成魚養殖,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 養殖史
20世紀末成為澳大利亞當地人工養殖的優良品種。2001年引入中國進行養殖。中國水產工作研究者經過幾年的努力,陸續在長江水產研究所、山東淡水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繁殖成功,南方地區在廣東番禺、海南澄邁及其他地區都有繁殖基地。

形態特徵

體側面觀呈紡錘形,體厚而扁圓,頭背部眼後微凹,背漸拱起。背鰭起點在魚體最高處,背緣弧狀彎曲小,腹部大而渾圓,尾柄側扁而短。吻尖圓,吻長與眼徑幾乎相等。眼後頭長為頭長的34-42%,頭小,口端位,兩鼻孔前後排列,前鼻孔小圓形,蓋有皮質膜。後鼻孔為橫向短裂孔。上、下頜等長。上、下頜具一行細尖齒,舌上無齒,咽齒細小絨毛狀。具偽鰓,鰓耙34,鰓耙內側兩端短,中間長,內側比外側短。每個鰓耙一側有小細齒。鰓蓋條骨每側各6個,前鰓蓋骨邊緣具細刺24-36個不等,主鰓蓋骨具2-4個棘刺,其前為一個大棘刺,其後為數個小棘刺。鰓蓋膜分離,左、右鰓蓋膜在頤部相連。肛門位於體後1/3處。體被櫛鱗,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均被櫛鱗,頭背部無鱗。側線清晰可數,位於魚體側中部偏上,連續並與背鰭平行向後延伸至尾鰭基部。
背鰭基部強大,與鰭條部相連無缺刻,第1、2棘短,而第l棘又短於第2棘,第7、8、9棘幾乎等長。第6棘最長,剩餘各棘漸短。鰭條排列整齊,末端略呈圓弧狀。背鰭起點在主鰓蓋骨後上方,鰭棘部基底長為鰭條部基底長的2倍。胸鰭位低,後緣斜圓稍尖,末端略長於腹鰭的末端。腹鰭起點稍後於胸鰭起點,長度與胸鰭幾乎相等。臀鰭起點於背鰭鰭條部正下方,鰭棘與鰭條相連。臀鰭端緣呈圓弧狀。尾鰭短而寬,淺凹型,分枝鰭條16條。
體背側上半部呈淡藍綠色,腹部呈白色,鰭呈灰褐色,魚體兩側由前向後分布有幾個至數個大的近橢圓形的黑色斑塊,以及多個零星散生的黑色小斑塊,其分布無一定規律。在鰭條部位也偶見黑斑塊。

生活習性

高體革鯻棲息於水體的中下層,雜食性,自然界幼魚以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環節動物、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為食。成魚則攝食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有機碎屑、麥粒等。養殖條件下很容易馴化、攝食人工配合飼料。生存水溫為9-38℃,生長水溫為18-34℃,最適水溫為22-32℃。對溶解氧的要求不高,只要水體的溶解氧達到3毫克/升以上,就能正常攝食生長。pH值適應範圍是6.5-8.3。

分布範圍

原產於澳大利亞格拉斯頓巴庫河上游至昆士蘭東海岸一帶。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領地)。
高體革鯻
高體革鯻分布圖

繁殖方式

性成熟年齡雄魚為3齡,雌魚為4齡。體重1.1-2.5千克,相對懷卵量為72-123粒/克,絕對懷卵量為8-23萬粒。繁殖季節在夏季,當水溫達到23℃以上時,寶石鱸在水流中進行交配產卵。受精卵透明、漂浮性。未吸水膨脹的卵徑在0.8毫米左右。

養殖技術

苗種培育

高體革鯻剛出膜魚苗很小,全長只有1.6毫米左右,活動能力也弱,加上其魚苗需攝食活餌料,環境條件適應範圍狹窄等特點,人為控制難度較大。因此,高體革鯻育苗效果不穩定。僅就其大規格苗種培育技術介紹如下。
  • 池塘準備
選擇面積2-3畝,水深1.5米左右的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厚10厘米左右,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pH6.8-7.5,溶解氧4.5毫克/升以上。每池配備水泵1台。在高體革鯻夏花魚苗放養前15天,每畝用150千克生石灰進行乾法清塘,殺滅塘內的敵害生物和病原菌。放養前7天,每畝水面投放經腐熟發酵的有機肥300千克,接著注水0.6米。注水時注水口用60目的篩絹網過濾,以防敵害生物進入池內。待池塘內的枝角類、橈足類、輪蟲和水蚯蚓等繁育達到高峰時投放夏花魚種。
  • 夏花投放
一般在5月中、下旬,池塘水溫達20℃以上時放養夏花。夏花規格為體長2.5厘米以上。放養時先將魚苗倒入盛有50毫克/升食鹽水的盆內消毒10分鐘,然後連魚帶水一起倒入培育池內。每畝投放量以2500-3000尾為宜。魚苗下池3天后開始投餌,先投餵鯉、鯽魚苗,每畝每天投放體長1.2厘米左右的鯉、鯽魚苗8萬尾。
  • 飼料及投餵
高體革鯻為肉食性魚類,可用小魚蝦、野雜魚肉塊、新鮮動物內臟等餵養,經過馴化可投餵粗蛋白35%以上的人工配合顆粒飼料。日投餵量在前期魚體較小時,為魚體總重的8-10%,中後期隨魚體長大,為魚體總重的6-8%。根據高體革鯻不喜強光的習性,應在早、晚2次投喂,投餵時掌握“慢、快、慢”的原則,一直餵到多數魚離開投料點為止,一般每次投餵時間在30分鐘左右,防止飼料沉底浪費並污染水質。
當魚苗生長到5厘米以上時即開始馴食,投餵活魚苗2天后,第三天開始投餵新鮮碎魚塊。採用拋投馴化的方式,先少量投喂,再逐步加大投餵量,4-5天后即可完全適應。上午7-8時投全天量的3/5,下午16-17時再投2/5。
  • 水質管理
夏花魚苗應淺水下池,一方面可提高池塘單位水體的餌料密度,有利於魚苗攝食;另一方面可提高水溫,有利於促進魚苗生長。隨著魚苗的快速生長,逐步加深池水,14天后將水深加到1.5米。以後每7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6-1/5。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觀察魚苗的攝食、活動、生長及池塘水質變化情況。下午13-14時用水泵沖水增氧1.5小時,並定期測量溶氧、pH值變化等,以便及時調整投飼量、搞好魚病的預防工作。
經過30天時間的精心培育,高體革鯻魚苗規格全長可達9厘米以上,這時要及時將魚苗起捕分養,開展成魚養殖。

成魚養殖

高體革鯻生長較快,當水溫上升至20℃時,投放當年3-5厘米大的優質苗種,只要精心飼養管理,一般經4-5個月的飼養,至10月中、上旬就可達到400-500克/尾的商品魚規格。池塘養殖畝產可達750-1000千克,網箱和工廠化養殖產量與效益更高。
  • 養殖方式
  1. 池塘養殖:養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溶氧豐富,池塘面積3-5畝,水深1.5-2.5米,配備增氧機,進、排水渠齊全。池塘單養的放養密度為1000-3000尾/畝,池塘混養的放養密度為30-50尾/畝。
  2. 網箱養殖:根據高體革鯻的生活習性,網箱養殖選擇在常年水深10米以上,流速0.02-0.2米/秒的水域設定網箱。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0-40尾。要求避開主航道、環境安靜、風浪小、水質清新、無污染、交通方便、電力供應有保障。
  • 魚种放養
就近選擇體質健壯、遊動活潑、規格整齊、無病無傷的5厘米以上大規格魚種。高體革鯻魚種對水溫變化較敏感,在魚种放養時溫差以不超過±2℃為宜。進塘(箱)前套用2-3%的食鹽水浸洗7-8分鐘。
  • 飼料投餵
飼料要求為浮性全價配合顆粒料,飼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在35-40%。投餵時首先要進行l周的攝食馴化,每天馴化2次,一般在7-8時和16-17時進行,按照“慢、快、慢”的節奏和“少、多、少”的原則掌握投飼速度與投餵量。投餵量應根據水溫、魚種規格及其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每次投餵時先敲擊飼料桶或盆,增強投餵的條件刺激,馴食以魚不再集群搶食為止。水溫在18-20℃時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2.5%,21-35℃時為魚體重的3-7%。
  • 日常管理
高體革鯻養殖時注意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尤其是網箱養殖,要勤查網箱網眼是否暢通,是否破損,防止附著的泥沙、藻類過多,堵塞網眼,影響水體交換;高體革鯻養成也像加州鱸一樣,飼養一段時間後,個體間會出現規格差異,應及時分規格養殖,避免兩極分化,影響產量;高體革鯻屬溫水型魚類,水溫低於15℃時就應該做好出售或保溫越冬準備,避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 病害防治
應堅持“以防為主、健康管理”原則。魚种放養和每次分箱時都套用食鹽或二溴海因等藥物藥浴,每隔20天左右套用15毫克/升的生石灰和0.3毫克/升二溴海因潑灑消毒。發現的高體革鯻病害主要有下列幾種。
小瓜蟲病是高體革鯻的常見病,由小瓜蟲寄生魚體皮膚及鰓組織引起,可採用乾辣椒粉與生薑煮水方法進行潑灑治療。
②出血性敗血症
主要症狀:該病由海豚鏈球菌感染所致。病魚眼球凸出,腹部腫脹,肛門突出、紅腫,解剖後可見血性腹水,肝臟腫大、土黃色、質脆,脾臟深紫色、體積偏大,腸內無食物、彈性差、易斷,膽囊腫大,鰓發白。背鰭、尾鰭基部發紅。肝腎組織受損較嚴重。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各種規格魚均易感染,是高體革鯻常見病害。
防治方法:用聚維酮碘、二氧化氯等進行水體消毒;同時,每100千克飼料中加180克土黴素,連續投餵7-10天。
③愛德華氏菌病
主要症狀:發病初期,魚體食慾減退,體色發黑,常在水面緩游,時而躥游,此時病魚體側近尾部、或頭的頂部、或鰓蓋後部出現發紅的塊狀腐爛病灶,並充血發炎,體側後半部常見鼓起淡灰色的凸起,內有血水,有的病魚出現兩個眼或一個眼鼓凸。解剖病魚可見肌肉多處滲血發紅,胃空,腎臟、脾臟或肝臟出現白色細小的點狀物(多見腎臟及脾臟同時呈現白色點狀物),膽囊色深腫大,肝臟顏色異常。白色點狀物經接種培養及組織切片觀察,有愛德華氏菌。高溫季節,平均水溫達到28℃時會引發此病。
防治方法:在集約化養殖時,應勤排污,早換水,嚴把飼料質量關,不用劣質魚粉,不投發霉變質飼料。平時預防可每隔10-15天潑灑1次含氯消毒劑,治療時除用消毒劑全池殺菌外,飼料中還拌餵土黴素5-6天。
④體表潰爛病
主要症狀:該病由氣單胞菌引起,病魚體表和鰓部會分泌大量黏液,嚴重時可形成白膜;體色發黑或變灰白,體表病灶部位和鰭條充血,嚴重時出現潰瘍和脫鱗;有的病魚眼球凸出或混濁發白。魚體因受傷、凍傷等應激原刺激後感染致病菌均可繼發此病。
防治方法:內服外用相結合。每100千克魚體每天用20克恩諾沙星拌餌投喂,連續投餵3-5天;病重時每隔15-20天重複防治1次。同時外用含氯消毒劑全池潑灑,嚴重時隔天再用1次。為了讓池塘內全部的魚都能夠攝食到藥餌,餵藥前停食1天,餵藥時藥餌的日投飼率應減少20-30%。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高體革鯻為澳大利亞一種重要的淡水經濟魚類。據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1998)的研究報導,魚體含肉率為58.3%,肌肉蛋白質含量為18.9%;與200多種海產品相比,其ω-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為24.83毫克/克,是海水魚含量的2倍,大西洋鮭的3倍。超過雞肉和牛肉含量的100倍。ω-3不飽和脂肪酸是保持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ω-3不飽和脂肪酸不但能夠促進兒童腦細胞生長、智力發育,還能防止老年痴呆、智力障礙、記憶力低下、免疫力下降等。此外,ω-3不飽和脂肪酸還能促進膽固醇代謝,增強血管彈性,降低血脂,減少血栓產生,具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功能以及抗癌、抗炎症的作用。因此高體革鯻與銀鱸、蟲紋雪鱸、線紋尖塘鱧被列為澳大利亞四大餐桌魚類,並且銷往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地。
高體革鯻是一種含肉率高的魚類,其肌肉蛋白質、脂肪及EAA含量均較高,尤其是脂肪含量是其他魚類的近兩倍。根據FAO/WHO的理想模式和AAS、CS的分值。高體革鯻肌肉必需胺基酸組成相對比較平衡,尤其賴氨酸的含量極為豐富,EAA雖低於雞蛋蛋白質模式,但明顯高於FAO/WHO模式。分析表明,高體革鯻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肉味鮮美、易於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優良淡水魚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