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近紅鮊,Ancherythroculter kurematsui (Sh. Kimura, 1934),鯉科近紅鮊屬的一種魚類,屬分布於長江上游。口端位,下頜較上頜稍長。眼大,吻長與眼徑相等。側線鱗57~63。背鰭起點位於吻端與尾鰭基部的中點。胸鰭末端不達腹鰭基部。臀鰭條3,21~25。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高體近紅鮊
- 拉丁學名:Ancherythroculter kurematsui (Sh. Kimura, 1934)
- 別稱:大眼刁、圓大眼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科:鯉科
- 亞科:鮊亞科
- 屬:近紅鮊屬
- 種:高體近紅鮊
- 分布區域:長江上游
- 命名時間:Kimura, 1934
生活習性,外形特徵,生長與繁殖,
生活習性
個體不大,一般體長為100~200毫米。3~4月產卵。天然數量不多。
外形特徵
背鰭iii-7;胸鰭i—15—16;腹鰭i-8;臀鰭iii-22~26。側線鱗60(10-11)/(4.5-5-V)65。第一鰓弓鰓耙數,外側18~22,內側22~27。下咽齒3行,2.4.4~5.4. 2或2.4 .4~4. 4. 2。脊椎骨4+43-44。鰾2室,後室較長大,約為前室長的1.8~2.1倍。腸管較短,其長度約為標準長的1.0倍。腹腔膜灰白色。標準長為體高的3.3~3.7倍,為頭長的3.9~4.4倍,為尾柄長的6.9~8. 0倍。頭長為吻長的3.4~4.4倍,為眼徑的3.1~3.3倍,為眼間距的3.4~4.4倍,為頭寬的1.9~2.1倍,為眼後頭長的2.2~2.4倍,為背鰭刺長的1.0~1.3倍,為尾柄長的1.9~2.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1~1.3倍。體長形,側扁,頭後背部稍向上傾斜。自腹鰭基部至肛門前有明顯的腹棱。頭較高,上下頜等長。口端位,口裂傾斜,後端伸達鼻孔後緣下方。唇薄。眼大,眼徑約與吻長相當,眼間較窄,稍圓凸。鼻孔距前緣很近,位於眼前緣上方,幾與眼上緣平行。鰓耙細長,排列較稀疏。下咽齒略呈圓錐形,尖端鉤狀。背鰭較長,約與頭長相當,其起點在吻端至最後鱗片的中點,末根不分枝鰭條為硬刺。胸鰭較短,不達腹鰭起點。腹鰭位於背鰭起點的前下方,其末端後伸不達肛門。臀鰭基部長,外緣內凹呈弧形。鱗片排列整齊,較薄,腹鰭基部有三角形的腋鱗。側線在體側中部向腹部微彎曲呈弧形,延伸至尾柄中部,性成熟的雄魚在生殖季節其頭部及胸鰭1--5根鰭條上有許多白色珠星。體背部灰白色,體側下部和腹部銀白色,背鰭和尾鰭灰白色,其餘各鰭為白色。
生長與繁殖
高體近紅鮊鱗片年輪結構呈疏密切割型,年齡特徵顯著。種群由1~4齡共4個年齡組組成,其中以2齡個體為主。體長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60 mm;體重分布主要集中在20.0~50.0 g。總性比為♀∶♂=1.30∶1。體長與鱗徑呈直線關係,體長和體重呈冪函式關係且冪指數接近3,基本符合勻速生長類型,體長和體重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別為Lt=217.38(1-e-0.2867(t+0.757))和Wt=118.15[1-e-0.2867(t+0.757)]2.8103;生長拐點為2.85齡,拐點對應的體長和體重分別為Lt=140.09 mm,Wt=34.37 g。雌雄初次性成熟年齡均為1齡;繁殖高峰期為6~7月。Ⅳ期雌魚的絕對繁殖力為950~8655粒,平均值(3087.90±1602.15)粒;體長相對繁殖力FL為10.00~56.20粒/cm,平均值(24.26±10.16)粒/cm;體重相對懷卵量FW為66.08~197.67粒/g,平均值(116.49±32.05)粒/g;卵徑頻率分布顯示高體近紅鮊為一次產卵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