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棱鯷

高體棱鯷

高體棱鯷(學名:Thryssa hamiltonii)是鯷科、棱鯷屬魚類。體甚側扁,腹部在腹鰭前後均有一排銳利的棱鱗頭略小,側扁。吻鈍,吻長明顯短於眼徑。口大傾斜;上頜骨末端尖但略短,達主鰓蓋骨末緣或僅超出一些;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11-15。體被圓鱗,鱗中大,易脫落,無側線;背鰭前方具1小棘,胸、腹鰭具腋鱗。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12軟條;臀鰭長,具34-37分枝之軟條;尾鰭叉形。體背部青灰色,具暗灰色帶,側面銀白色;鰓蓋後上角具一黃綠色斑駁。背鰭、胸鰭及尾鰭黃色或淡黃色;腹鰭及臀鰭淡色。

高體棱鯷為沿近海表層魚類,棲於沿岸淺水海灣至河口。性格溫順,集群,由於易受驚,游速快,濾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輔以多毛類、端腳類。廣鹽性,能進入河口鹹淡水及下游潮水上限水域。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海域,西起印度,東至印度尼西亞,北至朝鮮。在中國北起福建平潭東庠,南至海南三亞。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Thryssa hamiltonii
  • 別名:漢氏棱鯷、漢密爾頓氏棱鯷、漢氏鮆魚、哈氏劍鰶、突鼻仔、含茜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鯡形目
  • 亞目:鯡亞目
  • 鯷科
  • :棱鯷屬
  • :高體棱鯷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Gray,1835
  • 保護級別:(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 中文學名:高體棱鯷
  • 外文名:Hamilton's Thryssa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高體棱鯷(Thryssa hamiltonii)是在1835年,由英國動物學家格雷(John Edward Gray,1800-1875),在《印度動物學圖解》(Illustrations of Indian Zoology;chiefly select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ajor-General Hardwicke,FRS)的第2卷中,根據采自印度的個體(僅圖,無標本),首次被記載。
高體棱鯷學名的由源,屬名Thryssa是源於一種魚名的希臘語“thrissos=thrissa”的拉丁語“thriss”,而種名hamiltonii則是駐印度之蘇格蘭醫生及博物學家布坎南·漢密爾頓(Francis Buchanan-Hamilton,1762-1829)的拉丁語化人名。
中國“高體棱鯷”的最早文獻,見於1881年法國魚類學家索瓦熱(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巴黎學者會學報》(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philomathique de Paris)第7系列第5期上的報告《有關汕頭魚類的採集品》(Sur une collection de poissons de Swatow (S. China).)中,以Thrissa hamiltoni的學名記載為首個記錄。中國香港有關“高體棱鯷”的最早記錄,見於1958年美國魚類學家博林(RolfLing Bolin,1901-1973)采自新青山魚市場的標本,存於加州科學研究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加州科學院)。
棱鯷屬(Thrissa)是在1829年,由歐洲法國博物學家及動物學家庫維葉(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800-1875),在《動物王國》(Le Règne Animal )的第二版中,以1758年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發表的“髭鯡(Clupea mystus=Coilia mystus;髭鱭/鳳鱭)”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高體棱鯷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Scutengraulis hamiltoni、S. hamiltonii、Thrissa hamiltonii、Stolephorus hamiltonii、Thrissocles hamiltonii、Thryssa hamiltoni、Thryssa hamiltonii,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Engraulis grayi、Thrissocles grayi

形態特徵

背鰭Ⅰ,13~14;臀鰭38~40;胸鰭12~13;腹鰭7。縱列鱗44~49;橫列鱗12~13。
成魚體一般長約20-30厘米,最大可長近30厘米左右。體長為體高的3.6~4.2倍,為頭長的4.8~5.58倍。頭長為吻長的6.24~7.3倍,為眼徑的4.67~5.0倍,為眼間隔的3.63~4.13倍。
體側扁,梳形。頭略小,側扁。吻鈍,吻長明顯短於眼徑。眼側前位。眼間隔圓凸。鼻孔距眼前緣較距吻端為近。口窄長,下位,微傾斜。兩頜約等長,上頜骨向後伸達鰓孔,其末端尖形。兩頜、犁骨和齶骨均有細小齒。鰓蓋骨邊緣光滑。鰓孔大,向下開孔至眼的下方。假鰓不很發達。鰓耙扁針形,9~10+14~15。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11。肛門在背鰭基的下方,距臀鰭很近。
體被圓鱗,易脫落。鱗片呈圓形或近於圓形,前緣圓形或中間微凸,橫溝線9~11條,最末1~2條中間連續。腹部棱鱗10~11+16~17。背鰭前方有一小刺。胸鰭基和腹鰭基各有1個腋鱗。無側線。
背鰭起點約介於吻端和尾鰭基的中間,位於腹鰭的後上方,起點距吻端與距尾鰭基底約相等。背鰭高約等於眼前緣至鰓蓋後緣之間的距離。臀鰭起點在背鰭基末端的下方。胸鰭向後伸達腹鰭基,其長等於背鰭高。腹鰭小,位於背鰭的前下方,起點距鰓蓋後緣較距臀鰭起點為近。尾鰭叉形。
體背部青綠色。體側白色,靠近鰓蓋後上角處有1塊黃綠色大斑。背鰭淡黃色。胸鰭和尾鰭黃色。腹鰭和臀鰭白色。

生活習性

高體棱鯷為沿近海表層魚類,棲於沿岸淺水海灣至河口。性格溫順,集群,由於易受驚,游速快,濾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輔以多毛類、端腳類。廣鹽性,能進入河口鹹淡水及下游潮水上限水域。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海域,西起印度,東至印度尼西亞,北至朝鮮。在中國北起福建平潭東庠,南至海南三亞。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國、汶萊、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日本、韓國、朝鮮、科威特、馬來西亞、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東帝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越南。
高體棱鯷
高體棱鯷分布圖

繁殖方式

高體棱鯷進入鹹淡水產卵,在沿岸溯河於河口及下游繁殖,產浮性卵,卵於鹹淡水海域孵化,幼魚河口及沿岸發育。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高體棱鯷主要通過焚寄網、底拖網及流刺網來捕獲,全年可產,西部沿海產量較豐,體薄肉少,通常曬成魚乾出售,或製成魚粉作為飼料之原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