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頤墓闕及石刻

高頤墓闕及石刻

高頤墓闕及石刻在四川現存的石闕中,是保存完整、精美的一處。闕身是五層石塊砌築而成,今存的東、西兩闕相距13米,東闕的題款曰:“漢故益州太守武陰令上計史舉孝廉諸部從事高君字貫方”,西闕的題字是:“漢故益州太守陰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廉高君字貫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頤墓闕及石刻
  • 地理位置:四川省雅安市城東7公里許的姚橋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碑文:益州太守髙頥碑
歷史沿革,石刻碑文,建築結構,風格特點,

歷史沿革

高頤墓闕及石刻,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城東7公里許的姚橋為雅安漢闕博物館所在地。東漢建安十四年(209年)建造,為東漢益州太守高頤及其弟高實的墓闕。
高頤墓闕及石刻
高頤墓闕及石刻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頤墓闕及石刻在四川現存的石闕中,是保存最為完整、最精美的一處。
闕身是五層石塊砌築而成,今存的東、西兩闕相距13米,記載了高頤生平。

石刻碑文

益州太守髙頥碑:
君諱頙,字貫方,其先出自帝顓頊之苖胄裔乎,逢伯陵者,殷湯受命,陵有功,食采齊□樂邑,世為正卿,氏采建姓,至髙□為桓公將南陽之師,罸膺求由之,政事斑芳,聲於國畿,理髙滿之危溢當登緄職綏□時(廱)運□未濟,天降□殃,□貞良,
建安十四年八月,於官卒,臣吏播舉而悲叫,梨庻踴泣而忉怛,追恩念義,縗絰墳側,因作頌曰:穆穆我君,帝顓之胄,匡輔齊桓,□無其偶,苖裔流衍,□彼梁州,惟君立莭,卓爾絕殊,
學□從政,□無茹(吊),宰城子牧,惠澤沾優,剖苻典郡,威徳□□,示民敬讓,閼斷苞組,宜享(漢)輔,□徳將舒,乾流□戻,□見隕徂,凡百悽愴,痛乎何,祚爾後嗣,子孫之模。

建築結構

高頤墓闕分東西而闕,兩闕相距13.6米,闕間有高君宋碑及結構圖及巨型石辟邪。
現東闕的主闕斗拱層以上部分和子闕被毀,主闕高約6米,子闕高3.39米。為重檐五脊式仿木結構建築,用多塊紅色長條石英砂岩堆砌而成。轉角斗拱各雕一角獸,界石南、北各雕一饕餮,頂層四周刻貴胄出遊、車蓋弛馬、宴飲行樂等貴族生活場景及張良椎秦皇、高祖斬蛇、季桂掛劍、師曠鼓琴等歷史故事,中層刻九尾狐、三足馬、龍虎、朱雀等,惟妙惟肖。
高頤墓闕及石刻,是研究漢代建築藝術、造型藝術、地震史的珍貴文物。

風格特點

高頤墓闕及石刻在四川現存的石闕中,是保存最為完整、最精美的一處。闕身是五層石塊砌築而成,今存的東、西兩闕相距13米,東闕的題款曰:“漢故益州太守武陰令上計史舉孝廉諸部從事高君字貫方”,西闕的題字是:“漢故益州太守陰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廉高君字貫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