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銘(中國科學院空間套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

高銘,出生於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中國科學院空間套用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套用系統總指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64年
  • 職業:航天研究員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套用系統總指揮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個人簡介,人物事跡,

個人簡介

高銘,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國科學院空間套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是當代科技發展的制高點——載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統中唯一一位女總指揮。在她的參與主持下,載人航天套用系統圓滿完成了神舟2、3、4、5、6、7號的套用試驗任務。
她1999年被任命為套用系統總調度,2001年起擔任副總指揮,2006年起擔任總指揮,組織制定了載人航天套用系統技術研製和質量控制、計畫高度等工程管理規範,倡議並主持建立了套用系統工程研製調度制度,保證了工程各條戰線的統一步調和計畫完成;主持制定了各次飛行試驗任務中套用系統的大型試驗、發射場測試發射和有效載荷在軌試驗的組織指揮方案。她曾兩度當選載人航天突出貢獻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軍武器裝備科技進步二等獎等。2009年1月18日,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榮譽稱號。
2012年11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空間套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任期5年)。

人物事跡

高銘1994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總體部(空間中心)從事載人航天套用系統工程管理工作,任副研究員、研究員,並歷任總師辦主任、計畫處處長、工程業務部主任、空間套用系統總調度。2006年任空間套用系統總指揮,光電研究院副院長。
高銘作為載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統領軍人物中唯一的女性,她憑藉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執著的追求、堅韌的意志和聰慧的頭腦,立足於女性寥若晨星的航天事業。在她的參與主持下,載人航天套用系統圓滿完成了神舟二號到七號的套用試驗任務。神舟五號飛行成功後,她榮獲三部委頒發的突出貢獻者獎章,神舟六號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之後,她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在她身上體現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不凡氣度。
1994年高銘剛進入套用系統總體部時,僅僅是一名普通計畫管理者,1998年在一次國際合作交流談判中,一口流利的英語結合她精熟的專業知識,以及她不卑不亢、機敏靈活,大方得體的談判技巧贏得了對方的尊重,也展示了她的管理潛力。
1999年她被任命為套用系統總調度,開始參與全系統的組織管理決策層的工作。在工程實踐中,她虛心聽取老同志意見,敢於提出創新建議,在推動建立並完善套用系統組織管理體系和工程管理體系,組織制定載人航天套用系統技術研製和質量控制、計畫調度等工程管理規範,推進實現了科學研究與技術研製有機結合的規範化的工程管理等各方面貢獻著力量。
2001年高銘出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套用系統副總指揮,當時的她只有36歲。
2006年中國科學院領導和載人航天工程大總體放心地把空間套用系統總指揮這副重擔交到了這個年輕女性肩上。
高銘接任總指揮時,正是載人航天二期工程起步時期,套用系統任務多線並舉、套用技術領域廣泛、參與單位多、工程技術基礎差異大等一系列工程管理難度比起一期工程更加突出,她在總結分析一期工程管理經驗積澱的基礎上,大膽提出了應對新的套用任務、新的任務安排模式以及新的任務承研團隊等新變化情況下的管理策略,在加強總體設計能力、強化驗證能力、提升專業技術領域的總體指導能力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總體管理改革,通過提升總體的系統技術和專項支持技術,指導分系統的研製,通過技術手段保障技術、質量控制措施的實現。在工程管理上,強調了滿足崗位能力要求的崗位責任制,實現了各任務線的相對獨立的技術、質量、計畫三位一體的總體隊伍配置,專項技術支持共享,形成專業方向保持領域的不斷發展,為工程研製提供更先進的專業支持。
神舟七號發射試驗是載人航天工程二步一階段的首發試驗,也是她擔任總指揮後的第一次發射試驗。此次套用系統安排了兩項套用任務,第一項是進行小衛星在軌的釋放和伴飛試驗,第二項是進行固體潤滑材料的外太空暴露實驗。小衛星體積小、重量輕、研製周期短,安全性要求極高。在專家對伴星安全性提出置疑、項目面臨夭折之時,高銘組織技術人員列出可能的危險源清單,一一排查,進行了5類30次專項安全性驗證試驗,贏得專家的肯定,認為伴星不會對飛船和航天員造成安全性影響,一致同意放行。然而,神七套用任務道路上的攔路虎卻遠遠不止安全性問題一個。小伴星,難就難在這個小字,承擔研製任務的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大膽採用了創新設計思想,採用了不少國內首次飛行試驗的新技術、新產品,但是年輕的研製隊伍缺少航天工程經驗,在初樣研製中的元器件質量複查時某個關鍵元器件等級不滿足要求。
多年的實踐經驗,讓高銘警覺到這不是一件小事,當年神舟三號發射前,由她親自處理的“電容工藝缺陷事件”再次浮現在她的面前。這次關鍵元器件等級不合格,她無需多說,“換!”。小伴星高度集成,技術難度之大,超出了原先的預計。到2007年4月總體組織的衛星初樣綜合測試中發現了15個質量問題。高銘毫不猶豫,要求嚴上加嚴,必須全部歸零,問題解決了,可是初樣研製進度卻整整推遲了4個月。
神七發射絕不可能推遲,套用系統面對方方面面的壓力,高銘向工程總體和科學院領導立下軍令狀:“我們堅決保證按期交付高質量的正樣產品,堅決不拖工程進度的後腿”。為此,她組織套用系統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應急管理方案,從指令設計師系統流程、計畫流程、總體調度、質量控制等方面進一步細化,有效地保證了正樣產品質量,還搶回了時間進度。
當2008年1月伴星正樣產品按時運抵北京交付飛船系統時,全部接口驗收符合要求,飛船系統的領導同志禁不住感慨:“科學院這才真是‘放衛星’啊,9個月生產了一顆衛星的正樣飛行產品,如果按正常進度,少說也得一年多啊!”  高銘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細節決定成敗”,產品研製出來了,卻不等於成功,軟體系統測試,軟體第三方測評,老練試驗,正樣狀態確認測試……
每一次測試和試驗,她都要求技術人員對數據一個個進行精細判讀,不放過任何一個小小的變化,發現的所有問題都要準確歸零。由她擔任總調度建立起來的調度會制度從未間斷,套用系統8個月的苦戰,堅持又好又快。充分的準備工作,科學院發射場試驗隊堅持嚴、慎、細、實的作風,使得在發射場測試試驗中,套用系統沒有再出現一個質量問題,真正做到不帶任何問題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