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築結構,建築特點,史料記載,
建築結構
景德寺在高都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80米,東西寬42.2米,占地面積3376平方米,寺為二進院落布局。其院落的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一次為前殿、中殿和正殿,軸線西側為廂房,東側為廊房,正殿的兩側為耳殿。
主殿又稱法堂殿、三佛殿,裡面曾供奉著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此殿的前檐柱上有宋元祐二年(1087年)及金泰和五年(1205年)的題記,對該殿的建築年代提供了直接證據。
主殿的南面是中殿,相距20餘米。中殿又稱轉佛殿、大雄寶殿,裡面曾供奉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據記載此殿於明代重修。中殿的南面是前殿,裡面曾有四大天王、彌勒佛和韋馱菩薩,在修建糧站時遭到破壞,據記載前殿重修於元代。
建築特點
景德寺基本保持了宋金時期的建築風貌,尤其是主殿內室後側使用了大內額,只在當中間使用了兩根金柱,為典型的減柱造。內額、後金柱用材碩大,後金柱為木質,下為方形,柱頂石上作覆盆狀。這在晉城現存同時期的建築中極為少見。
景德寺現存布局基本完整,後殿(正殿)基本保持了宋金建築風貌。其建築結構特點主要有三:一是殿宇平面面闊五間,這在晉城現存同時期的建築中極為少見;二是殿內採用減柱造,僅當間使用金柱兩根,大大擴展了殿內使用空間;三是梁架採用草、明栿組合,在原有的平棊(天花板)以上,梁架用粗木,幾乎不做加工。平棊以下,從殿中的視線所能及的,都刻削為月梁,與宋《營造法式》所載做法幾近相同。
史料記載
明萬曆《澤州志》載:景德寺在城東高都鎮,唐建。清《澤州府志》因之。清《鳳台縣誌》載:景德寺在城東高都鎮,舊志雲唐建,舊名慈善,內有宋牒。在青蓮寺的釋迦殿後檐石柱上有篇題記,可以說是景德寺的最早記錄:
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高都村的景德寺,曾與碧落寺、顯慶寺、松林寺並稱“古澤州四大名寺”。據史料記載,景德寺創建於唐代,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這座聞名於高都鎮方圓百里的古寺,被用作國庫儲存了糧食。當時人們用磚瓦覆蓋白漆刷其表面,讓本來宏偉的建築變成了一座座呆板的、四四方方的“白盒子”。
半個世紀過去了,隨著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動的展開,隱藏在“白盒子”內的千年古剎才撩開了神秘面紗。
景德寺是創建於千年之前的寺院,1956年景德寺被改建為“糧站”後,原有的宏偉建築和屋檐上的雕刻全被磚瓦和木板封蓋起來,前兩次全國文物普查,僅把一些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古蹟納入普查範圍。就這樣,景德寺“躲”過了前兩次的文物普查,直到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