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
基本保持了宋金建築風貌
景德寺在高都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80米,東西寬42.2米,占地面積3376平方米,寺為二進院落布局。其院落的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一次為前殿、中殿和正殿,軸線西側為廂房,東側為廊房,正殿的兩側為耳殿。
主殿又稱法堂殿、三佛殿,裡面曾供奉著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此殿的前檐柱上有宋元祐二年(1087年)及金泰和五年(1205年)的題記,對該殿的建築年代提供了直接證據。
主殿的南面是中殿,相距20餘米。中殿又稱轉佛殿、大雄寶殿,裡面曾供奉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據記載此殿於明代重修。中殿的南面是前殿,裡面曾有四大天王、彌勒佛和韋馱菩薩,在修建糧站時遭到破壞,據記載前殿重修於元代。
景德寺基本保持了宋金時期的建築風貌,尤其是主殿內室後側使用了大內額,只在當中間使用了兩根金柱,為典型的減柱造。內額、後金柱用材碩大,後金柱為木質,下為方形,柱頂石上作覆盆狀。這在晉城現存同時期的建築中極為少見。
歷史記載
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古剎
明朝萬曆年間的《澤州志》曾有記載:景德寺在城東高都鎮,唐建。此外,清朝的《澤州府志》和《鳳台縣誌》也有記載:景德寺在城東高都鎮,舊志雲唐建,舊名慈善,內有宋牒。
創建於千年之前的寺院,為何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才被發現?澤州縣高都鎮文化站站長葛小才介紹說,其實不能叫發現,熟悉高都的人都知道這裡有座景德寺。只不過前兩次全國文物普查,僅把一些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古蹟納入普查範圍。1956年景德寺被改建為“糧站”後,原有的宏偉建築和屋檐上的雕刻全被磚瓦和木板封蓋起來,就這樣,景德寺“躲”過了前兩次的文物普查。
“隨著時間的推移,磚瓦和木板擋不住時光的銷蝕,開始漸漸脫落,柱礎,門墩、碑首逐漸露了出來,恰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開始,於是,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此。”葛小才興奮地說。
站在高都村的街口遠遠望去,景德寺被封裝起來的外觀四四方方,和其他民房沒什麼兩樣,只是牆壁被刷成白色後,碩大的“白盒子”總是讓人覺得有些蹊蹺。特別是“白盒子”頂端的那些琉璃瓦,依然完整而動人,在空中默默訴說著什麼。
一些石雕被敲壞了面孔,讓人覺得非常遺憾。葛小才介紹說,在上世紀“文革”期間,景德寺所有裸露在外面的石刻石雕,都被人用斧頭砍去,所以現在屋檐角上的石雕變得殘缺不全。不過,景德寺被當做糧站使用後,整個外觀被磚瓦和木板包圍後,幸運地躲過了那個特殊的年代。這么多年過去了,一些木板脫落後,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德寺內三個大殿的檐柱和柱頭沒有被雨水腐蝕或風化,檐柱、斗拱及殿內梁架因被封堵均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佛像曾經全身貼滿黃金
村里老人們經常提起景德寺里的佛像,“法堂殿這些佛像在寺院被改建為糧站倉庫時,就被毀掉了。據說當時的佛像很高大,很雄偉,大概有四五米高,全身上下用純金貼起來,很是氣派。”
村民范雷寶回憶說:“日軍侵華時期,日本鬼子進了村,還特意來這裡用刺刀刮佛像上的黃金,後來修糧站時,村裡的人用特殊方法先把佛像上剩下的黃金剝離下來,然後推倒了佛像。”村民們說,這些佛像就這樣被毀掉了,現在想來實在太可惜了!
主殿東廂房內的十八鐵羅漢也很有氣勢。82歲的村民焦天寶回憶說,用鐵打造的十八個羅漢,並排在一起,姿態各異,形態逼真。但到了1948年,有個兵工廠的分廠從漳東村搬到了高都村,製造武器鐵是必需品,當時特別缺乏,不得已就將十八個鐵羅漢融化後做成了手榴彈。
明清時景德寺被當做交易市場
高都村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高都村不僅景德寺一座寺院,在其西邊有關帝廟,東邊有文廟,文廟前面有一座大牌坊,關帝廟前有一條小河,河上有小橋,過了小橋有座海潮庵。
根據老人們的回憶分析,高都村當年應該有一個很大的寺廟建築群,同時供奉著儒、釋、道三家。葛小才分析說,據記載,這裡鼎盛時期寺院裡住著100多個和尚。既然有關帝廟和海潮庵,很可能還有道士和尼姑居住。
讓村里老人記憶最為深刻的是關帝廟。因為老人們經常聽他們的上輩人說,明末清初,關帝廟被村里人稱為會館。因為高都在那個年代屬於商業重鎮,所以南來北往的商賈經常在此聚集。隨著來這裡的商賈越聚越多,慢慢地,商賈們將物品交易開始蔓延到景德寺院內。後來,把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八定為舉行廟會的日子,商人們也就把寬敞的景德寺院當做交易市場了。
葛小才說,這些寺廟曾在高都一帶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僅是重要的經濟活動場所,更是人們宗教信仰、祈吉避凶等精神活動的場所,為研究高都一帶地域文化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原材料。
專家點評
晉城市博物館館長表示,景德寺現存布局基本完整,後殿(正殿)基本保持了宋金建築風貌。其建築結構特點主要有三:一是殿宇平面面闊五間,這在晉城現存同時期的建築中極為少見;二是殿內採用減柱造,僅當間使用金柱兩根,大大擴展了殿內使用空間;三是梁架採用草、明栿組合,在原有的平棊(天花板)以上,梁架用粗木,幾乎不做加工。平棊以下,從殿中的視線所能及的,都刻削為月梁,與宋《營造法式》所載做法幾近相同。
地圖信息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南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