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苦水高高蹺)

高蹺(苦水高高蹺)

高蹺(苦水高高蹺),甘肅省永登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苦水高高蹺起源於元末明初,到現在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它是一門永登縣祖輩相傳的民間表演藝術,也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社火中一個傳統的保留節目,其蹺腿的高度達3至3.3米,居中國之冠。

2006年5月20日,高蹺(苦水高高蹺)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蹺(苦水高高蹺)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甘肅省永登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項目編號:Ⅲ-9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表演過程,表演道具,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苦水高高蹺的表演歷史悠久,相傳從元末明初就已開始。苦水高高蹺有個有趣的民間傳說:在苦水街東,有一道嶺叫長山嶺,形象酷似一條巨龍。在明代以前,這裡和大通河流域一樣,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相傳元末時期,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途經苦水時,發現長山嶺是一道長龍,當即斬斷了龍身,趕走了龍魂,至今長山嶺還有“斬龍峴”的地名紀念此事。劉伯溫斬斷龍脈後,長山嶺綠色植被就枯萎了,成為荒山禿嶺。苦水街的人們盼望龍魂回歸,讓長山嶺重披綠裝,就從元末明初開始興起了二月二鬧社火的習俗。而苦水高高蹺就是從那時起逐漸形成的。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主要形式
苦水高高蹺的表演主要以傳統秦腔本戲為內容,表演者身著傳統戲劇服裝,畫上秦腔戲劇臉譜,手持刀、槍、劍、戟、錘、矛等武器以及扇子、手絹等飾物,踩上高蹺,排成長隊,在太平鼓隊的引導下上街表演。高蹺上的演員有扮無唱,凌空表演絕活,似空中雜技。踩蹺時演員要掌握“鬆緊合適幫蹺腿,沉踏穩實不慌張,膽大心細邁步穩,用勁挺腰自遠望”的方法要領。踩高蹺的人數多少,由劇中人物多少決定。劇中人物多,踩高蹺的人就多;人物少,踩高蹺的人就少。傳統中踩高蹺都是男子的專利,而今,苦水街的青春女子也加入踩高蹺的行列,給苦水高高蹺增添新的色彩。
高蹺(苦水高高蹺)
苦水高高蹺
人物扮相
苦水高高蹺一開始主要裝扮的是天神和農民信仰的有關農業方面的神,如玉皇大帝、雷神、山神、土主、牛王、馬祖等,臉上要戴面具。後來逐漸演變為秦腔傳統劇目中的人物角色,生、旦、淨、末、醜一應俱全。
表演劇目
苦水高高蹺常表演的劇目有:《升官圖》《回荊州》《大登殿》《彩樓配》《西遊記》《水滸傳》《黃河陣》《楊家將》《財神圖》《春秋筆》《火熖駒》《五福堂》等三十餘本傳統秦腔劇目。

表演過程

永登縣苦水鎮苦水街還保留著古老而獨具特色的高高蹺儺社火藝術,它共舉行4天。
第一天正月三十日清早,整個苦水街民眾傾家出動清掃屋舍、院落、街道,各家門口掛彩燈,準備迎接高高蹺天神。中午過後,南街栽掛幡桿,北街栽踩表桿。此桿一般高過四至五丈,桿的過心要一尺左右。桿栽好後,桿上要掛“幡條”“表條”。幡條與表條上寫著奉請天神名位。被請的有滲金佛祖、本方土主、山神、牛王、馬王、蟲蝗、花果、水草諸神。幡表掛好後,鳴炮,鑼鼓喧天,太平鼓、扇子鼓敲起,舉行敬奉諸天神降臨儀式。儀式舉行完畢後,由天神撒食,食品有糖果、核桃、棗兒等。此食品用筐懸掛在幡桿與表桿面端,食物從空中落下後,人們都爭搶吃此食品,特別是青年未育媳婦,據說吃了可以懷孕得子。
第二天二月初一,南北兩街的“把式”分別到集中社火窩點練踩高高蹺。由德高望重的老社火頭為大夥“秘傳”踩高高蹺“絕技”。捆綁在人腳上的松木高蹺腳九尺多高,加上人的高度就有一丈四五,每走一步約三至四尺長,加上手執武器,表演各種動作,確實是一個“絕活”演出,稍有不慎就有摔倒腳折的危險。所以踩高高蹺的表演者,是智慧加膽量的最強者。最後選定當年參加鬧高高蹺的表演者,並分配他們擔任各種角色。主要角色有天帝、天官、天神、包公、財神等,這些人物均穿各色蟒龍袍;天將、神帥、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岳飛、二郎神都穿戰將虎靠;佛祖、老子、姜子牙均穿八卦道袍。
高蹺(苦水高高蹺)
苦水高高蹺
第三天二月初二是高高蹺社火出街和民眾斬妖魔吉日。正當午時,高高蹺天神社火隊在舞龍隊、太平鼓隊、扇鼓隊的帶領下,從南北不同方向匯集到苦水街,各位天神手舞寶刀、金戈和法器,腳用九尺紅布罩著,高高的天神與民眾匯成巨大的人流,形成了驅邪除魔、戰勝惡魔妖道的壯觀場面。
第四天二月初三是苦水街鬧高高蹺社火收場之日,此日下午要舉行倒幡桿馬倒踩儀式。表演者要在倒桿前脫掉社火服裝,將散落在地上的幡條、表條與鬧社火的廢棄之物集中焚掉,灰塵撒到山間或河水中求得來年好運。

表演道具

苦水高高蹺以高蹺為主要表演道具,苦水高蹺的突出特點是它的高,一般在9尺到1丈那么高,也就是說有3米多高,加上表演者的身高,其高度可達4.7米-5米。製造高蹺的材料是上好的松木,腳蹬用柳木。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苦水街的高高蹺是一項充滿刺激的高難度、危險性較大的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儘管不愁後繼乏人,但面臨的問題很多,比如,高高蹺藝術資料的挖掘整理、表演者的安全保險、表演道具服飾以及場地等,這都需要民間、政府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高蹺(苦水高高蹺)
苦水高高蹺
傳承人物
巨海全,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甘肅省永登縣申報,項目名稱:高蹺(苦水高高蹺)。
保護措施
2001年-2002年,由苦水籍詞曲作家楊昭亮經多年研究創作的電視音樂片《千禧龍抬頭在鄉村》和《龍抬頭鄉情》對苦水高高蹺作了生動的介紹,苦水高高蹺才有了正式的文字和音像記載。
2008年,苦水鎮投資近50萬元建成了苦水高高蹺保護基地。
2009年,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苦水鎮共同投資近50萬元,在苦水街村建成了占地近250平方米的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苦水高高蹺傳承基地。
高蹺(苦水高高蹺)
苦水高高蹺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永登縣文化館獲得“高蹺(苦水高高蹺)”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高蹺(苦水高高蹺)”項目保護單位永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4年7月,苦水高高蹺在首屆蘭州市農民藝術節上亮相表演。
2009年9月,苦水高高蹺應邀參加榆中首屆民俗文化節展演。
2010年8月,苦水高高蹺在上海世博會上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1989年,苦水高高蹺參加蘭州市政府組織的春節“三縣五區”社火進城表演活動,獲得優秀組織獎。
2000年6月,苦水高高蹺參加國家旅遊總局主辦、甘肅省旅遊局承辦的“敦煌百年·黃河風情”旅遊節,獲得特色獎。
高蹺(苦水高高蹺)
苦水高高蹺
2005年春節,苦水高高蹺在甘肅省精品社火表演蘭州賽區獲得表演特色獎。
2008年,在蘭州文化廟會的非物質文化展演項目中,苦水高高蹺獲得表演特等獎。
2009年6月,苦水高高蹺參加“中國成都第二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並獲得“太陽神鳥”金獎。
影片拍攝
2007年5月,甘肅衛視、文化影視頻道拍攝苦水高高蹺大型專題節目。
2008年5月,蘭州電視台《蘭州往事》欄目組在苦水拍攝苦水高高蹺專題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