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遼西高蹺歷史悠久,早在清朝中期河南、山東一帶的高蹺秧歌便傳入遼西地區並在錦州市太和區的女兒河鄉、大薛鄉、營盤鄉、新民鄉及其周邊地區廣泛流傳。遼西高蹺是城鄉祭祀、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融合了中原秧歌的精華。清朝末年錦州近郊村屯中有位高蹺秧歌會“會頭”(也叫“拉花”)姓郭,人稱“郭拉花”,每逢農曆臘月二十三他就出面組建高蹺秧歌隊,春節期間在村里打場表演。正月十五,全體高蹺秧歌隊員還要陪同村裡的德高望者去拜祭火神,並由高蹺隊把火神請出沿街巡遊祈求平安。經過後來的傳承與發展逐漸形成了遼西高蹺這一具有遼西特色的民間舞蹈形式。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遼西高蹺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表演分“拜廟”、“過街”、“打場”三部分。
從前高蹺出會演出首先要拜廟。1949年後,拜廟活動逐漸取消。
過街是在從出發地到演出地或遷移場地的路途中為展示陣容而進行的表演,高蹺隊以會旗在前引路,大篩鑼、五棒鑼開道,由耍公子領頭分兩豎排行進。表演主要是走“拐杖子”、“擰麻花”、“串門”、“蛇蛻皮”等隊形。
打場即在固定場所的定點表演。遼西高蹺雖然裝扮各種戲曲人物,但除個別地區外,一般是“扮戲不演戲”,即高蹺隊在耍公子率領下先“圈大場”再走各種花場(隊形)。當高蹺間歇時則穿插表演“老漢推車”、“耍獅子”、“跑驢”、“撲蝴蝶”等節目。高蹺再度表演時為了進一步烘托氣氛,包頭坐在公子的肩上舞動手絹和扇子,稱做“人上人”(亦稱“節節高”),接著表演“大混場”,拉花公子包頭和醜公子為一組,仙女、麻姑、老壽星成一組,《西遊記》《白蛇傳》等戲曲人物各為一組,座鼓婆和老丫頭,漁婦和漁翁各為一組,分別組圈進行表演,相互扭逗。在整體中不同角色又有不同的扭法和即興表演,表演進入高潮時,全體“駕象”使表演的氣勢更加磅礴。
演奏特點
整體特點
遼西高蹺在表演上以美、浪、俏、哏、逗為突出特點。
美:包括扮相、服飾、線條、舞姿、畫面、旋律及造型。
浪:主要是表演者的氣質和神態、舉手、投足、眼神姿態,把表演者豐富的情感以及浪的手法表現出來。
俏:要求扮相俏麗、打扮得體、瀟灑大方、動作舒展、自然俊俏。
哏:要求表演者見景生情、滑稽幽默、表情有趣、引人發笑。
逗:表演者互相配合一般由上裝和下裝以腳體和眼神相逗趣表達愛慕之情。
節奏特點
扔:右蹺向前邊一步,左蹺向右側扔起,在4/4拍第3、4拍完成。
跨:左蹺向右蹺前方大跨一步,右蹺向後“彈”起在1、2拍完成。
蹲:左蹺在前向右前方上一步,右蹺撤到左側兩蹺交叉,膝關節彎曲,臀部下蹲兩拍,整個動作4拍完成。
別:做完蹲動作後,以知蹺為重心,直立後右蹺向後“別”接作“擰”動作,此動作在1、2拍完成。
擰:左蹺向右蹺後方插去,原地硬“擰”360°成為“燕子大翻身”,動作在3、4拍完成。
伴奏樂器
遼西高蹺的伴奏以大鼓和嗩吶為主,大鑔、小鈸、捧笙、三几子等為輔,演奏曲目有《娃子》《小翻車》《柳青娘》《句句雙》《滿堂紅》《紡棉花》《大姑娘美》等。
人物形象
遼西高蹺的人物扮像非常講究,一般分為上裝(小姐)和下裝(公子),此外還有戲曲人物和神話人物,如:孫悟空、沙僧、豬八戒、青蛇、白蛇、濟公、鐵拐李、傻柱子、小老媽等。
服裝特徵
遼西高蹺的服裝和古裝戲曲服裝基本一致。下裝內穿彩衣彩褲、腰系彩帶,外為小生道袍;上裝為裙襖,頭戴花山用綢巾包裹;其它角色如西遊記、小放牛、白蛇傳、七仙女下凡等均和古裝戲曲服裝雷同化。
表演道具
遼西高蹺以高蹺為主要表演道具,它多以硬木製作,蹺高有0.9米、0.95米、1米、1.1米、1.2米,最高的兩種高蹺為1.8米、2.4米。蹺腳為圓柱形,上粗下細,底部有鐵箍並在高蹺底部正中釘有馬掌釘用以防滑。遼西太和高蹺秧歌和其周邊地區不同的是蹺高不同。周邊地區的蹺高都在0.5米或0.5米以下,而唯有遼西太和高蹺在0.9米以上,由於高蹺隊員的個頭在上蹺之後要求平均,所以蹺高有所差別,最高的1.8米和2.4米用作特色節目表演。
除了高蹺以外,表演者還有相應的手持道具,上裝左手為扇、右手拿手絹,下裝右手拿扇、左手提道袍,其它角色和古裝戲曲中人物一致。
傳承方式
遼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一為家族傳承,如大薛鄉三屯村第一代傳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傳了五代;二為師徒傳承,如營盤鄉范屯村第一代傳人朱有餘(1864年出生)傳了四代;三為自然傳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深受民眾喜愛,許多愛好者在不斷觀看演出中自學成才,成為新軍。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遼西高蹺是一種具有獨特民俗風情、雅俗共賞的娛樂活動,始終保持了傳統秧歌原汁原味的東西,具備了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文化和歷史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遼西高蹺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特別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特高高蹺”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保護措施
錦州市太和區組織專業人員對遼西高蹺進行了全面調查,走訪了健在的老藝人,蒐集並保存了大量有關遼西高蹺的寶貴資料,其中包括文字資料和影像資料,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檔案資料。
錦州市太和區成立了遼西太和高蹺秧歌研究學會,撰寫了有關遼西高蹺的論文和作品。已完成的有:《遼西高蹺秧歌的起源與發展》《遼西高蹺秧歌走進文化市場的思考》《遼西高蹺秧歌的旗語與表演形式》等。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錦州市太和區文化發展中心獲得高蹺(遼西高蹺)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高蹺(遼西高蹺)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錦州市太和區教育和文化旅遊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展演
1997年,錦州市太和區遼西高蹺秧歌隊應邀赴香港參加香港回歸慶典。
2000年,錦州市太和區高蹺藝術團參加全國奧運選拔賽開幕式。
2005年,遼西高蹺應邀參加了第八屆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並作為開場大戲進行了盛裝表演。
2006年1月,遼西高蹺的各種資料、圖片及物品在
錦州市博物館展出。
2006年8月,遼西高蹺參加了遼寧省十運會開幕式的演出。
獲得榮譽
1990年,錦州市太和區農民高蹺藝術團參加了北京第四屆“龍潭杯”民間花會大賽並獲獎。
1991年,錦州市太和區農民高蹺藝術團參加了首屆中國瀋陽國際秧歌節獲得二等獎,同年藝術團參加全國優秀秧歌瀋陽一毛杯大賽獲得優秀獎。
1993年,錦州市太和區農民高蹺藝術團參加了第三屆中國·瀋陽國際秧歌節獲“銀玫瑰”獎。
2000年,遼西高蹺隊參加第四屆“龍潭杯”中華優秀花會大賽獲得表演獎。
2002年,遼西高蹺在遼寧省廣場舞蹈秧歌大賽中獲得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