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蹈遠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gāo dǎo yuǎn yǐ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蹈遠引
- 拼音:gāo dǎo yuǎn yǐn
- 性質:漢語成語
- 解釋:指遠離官場,隱居起來
高蹈遠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gāo dǎo yuǎn yǐn。
高蹈遠舉、高蹈遠引 目錄 1 成語注釋 2 成語出處 3 成語用法 成語注釋 編輯 舉:起飛;蹈:踩上。 [1] 成語出處 編輯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舉遠蹈,不受世紛,而至於躬耕乞食,其忠義亦足見...
成語辨析 編輯 近義詞:高舉遠引、高蹈遠引、高蹈遠舉 [1] 成語用法 編輯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退隱 [1]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高舉遠去的概述圖(1) 參考資料1. 高舉遠去 .漢辭網[引用日期2020-07-23] ...
他既不能違心從俗,向權奸屈服,就只好潔身自好,高蹈遠引了。於是他毅然辭京還山,離開朝廷這個黑自不分,是非顛倒的污濁世界,到廣闊的天地中去尋找他乾淨的樂土,自由的世界。他唱道:“嚴陵不從萬乘游,歸臥空山釣碧流。自是...
那特寫的滿構圖、濃烈的色彩和雄健的筆力,在整體上烘托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和疾馳速動的節奏,表現出頑強向上、奮力拚搏的鬥爭精神,這便一反古人畫梅那潔身自好、高蹈遠引的君子之象和冰清玉潔、可愛不可褻的女子氣質。題材來源 作品...
那特寫的滿構圖、濃烈的色彩和雄健的筆力,在整體上烘托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和疾馳速動的節奏,表現出頑強向上、奮力拚搏的鬥爭精神,這便一反古人畫梅那潔身自好、高蹈遠引的君子之象和冰清玉潔、可愛不可褻的女子氣質。 作品主題取自...
明人孫大雅為白樸《天籟集》作序雲:“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謬。顧其先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遠引以抗其節,又不欲使爵祿以乾其身,於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孫序此說,倒頗中白樸作品肯綮,揭示出白樸玩世滑稽背後深藏著的...
朝廷卑禮厚幣來延聘他,他在宋朝有多大的前程,要裝模作樣,高蹈遠引,這便是不中抬舉了。 ★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2]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概述圖冊(1) 參考資料 1. 卑禮厚幣 .知網[引用日期2017-08-13] 2. 卑...
元王逢撰。逢字原吉,自稱席帽山人,江陰人。當至正間被薦不就,避地吳淞江,築室上海之烏涇。適張氏據吳,東南之士鹹為之用。逢獨高蹈遠引。古籍簡介 《梧溪集》·七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四庫提要 。及洪武初,徵召甚迫...
直以太平盛日,君親之心兩隆,苟潔一身出處,節義斯系,豈仁人高蹈遠引,為離世絕俗之行,而必與箕穎埒素黃綺同芳哉!白駒之詩,紫芝之詠,皆不得已而長往者也。然則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耳目斷絕,今得妙手郁然出...
第十四章 高蹈遠引 第十五章 萍水偶逢 第十六章 求賢若渴 第十七章 蓄意滋事 第十八章 倉皇而逃 第十九章 剪枝竭流 第二十章 一葉知秋 第二十一章 諄諄教導 第二十二章 稀世之珍 第二十三章 心其忌之 第二十四章 ...
由此觀之,止之為義,非特專主辭祿去位,閉門卻掃,與夫高蹈遠引,遯(遁)世無悶之謂也。歷觀前人,處止之義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遠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惡盈好謙而止者,有委心乘化,樂天知命而止者,如漢之留侯與二疏及晉...
雖然它在形式與精神訴求上是高蹈遠引的,但它的敘述、它的語言卻是最完美的,它是一切快餐類文字所為之形穢、自慚與默然失色的。一篇純文學就能讓所有閱者生出各異的共鳴與收穫,更是他山之不及。事實上,我並未想要出《只因吾心》...
“公(指向大坤)弟兄始困於明玉珍,繼迫於明將傅友德,而廷芳、景仁、大亨先後戰敗,殉難報國,復仇難言,惟有解卸兵權,高蹈遠引耳。父子游湖南辰、常,吹角齊軍,建邦立帝,僭稱王號,曰‘向王天子’。”“子三:至道、至德...
第六章高蹈遠引清麗澄囊——隱逸詩家的無奈與堅守 第一節晚唐文人辛酸而艱難的仕隱選擇 第二節從“清麗”到“苦吟”的詩風流變 第三節五代宋初方外詩家的人格與詩格 第七章世亂情迷詞體遂盛——西蜀、南唐及宋初詞壇的嬗變 第...
第四節 高蹈遠引大美為真/74 ——楊曉陽大寫意繪畫中的古典美學精神 第三章 楊曉陽輯評/95 薛永年/96 邵大箴/104 王鏞/105 汪為勝/107 賈平凹/112 第四章 楊曉陽談藝錄/119 第一節 畫之境/120 第二節 “大美為真...
始困於明玉珍繼迫明將傅友德,而廷芳、景仁、大亨先後戰敗,殉亂報國,復仇難言,惟解卸兵權,高蹈遠引,耳父子游湖南辰常吹角齊軍,建邦立帝,明洪武二年(1369),率士上山進洞,潛稱王,曰:向王天子,攻州克縣,聲勢甚熾...
況乎以一時之喜怒,一人之愛僧,而欲視天下高蹈遠引之士,混俗和光之徒,皮毛臭穢之夫,如周丘其人者哉!故得位非難,立位最難。若但取一概順己之侶,尊己之輩,則天下之士不來矣。今誦詩讀書者有矣,果知人論世否也!平日視孟...
他表現的不是優美的山光水色和傳說中高蹈遠引、渴慕山林的逸土高人,而是粗獷、崇高、雄強、大氣的自然風光和實實在在、普普通通的現實社會中的人,將人們的思緒引向對自然界加以改造的現實社會中有著血肉之軀的、活生生的勞動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