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退賄

高調退賄

高調退賄是2010年9月的退賄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調退賄
  • 時間:2010年9月
  • 屬性:清單
  • 類型:退賄
高調退賄,發布時間,發布網站,主要內容,發布人簡介,社會反映,意義,

高調退賄

圖片圖片
清單詳情

發布時間

“在2010年9月的一次公務中,我獨自收到3個企業給我的現金(好處費)。現在,我通過郵政匯款如數退還給他們,並希望今後企業不要這樣……”這段文字的發布時間是2010年10月17日,出現在鹽城經貿信息網的《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中。它的作者叫張翕飛,鹽城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行業處副處長,副科級幹部。2011年3月17日,他再次將另外3筆“退禮”清單曬了出來。他退回的6筆好處費,總計9000元。這個“退賄清單”一經公布,就在單位內外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震動”。

發布網站

曬出自己“退賄清單”的地方,是一個名為“鹽城經貿網”的網站(由張翕飛自己投資創辦)在2009年之前的6年間,這個網站曾是鹽城市經信委(原經貿委)的官方網站。而這個引起關注和熱議的《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就出現在這個網站的置頂位置,醒目扎眼。隨後,這個帖子又被他複製轉帖到天涯、人民網強國論壇上,引起不小的關注度。

主要內容

在“宣言”中,張翕飛先後兩次曬出6張退還禮金的匯款收據。一次是2010年10月17日,共3張,1張3000元,2張1000元;第二次是今年的3月5日,共3張,1張2000元,2張1000元。6次總計退回禮金9000元。張翕飛說,這些“好處費”的來源,大都是一些企業為了爭取省、市的獎勵或扶持,就通過這種方式來爭取機會。不過,在曬出的匯款憑證上,他隱去了送禮人的姓名和單位。

發布人簡介

1991年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張翕飛被分配到鹽城市機械冶金工業局,2001年到合併後的鹽城市經貿委工作。去年2月,他被任命為新成立的鹽城市經信委行業處副處長。雖然他只是一個副科級的“小吏”,但相對來說,行業處卻是個“要權在握”的處室,承擔著鹽城機械、紡織、化工、電子、建材等行業產業政策的貫徹與落實工作。
張翕飛坦言,在到新崗位之前,他也曾有機會接觸過官場“潛規則”,即收取當事人感謝費、好處費,但是從來都不主動謀求這種收入。“和別的同事在一起,人家收了自己不收‘說不過去’,甚至‘駁同事的面子’。”
這位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出身的技術人員,曾是鹽城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在他看來,公務員利用特權謀取不當利益,對其他行業的從業職員有不良的示範作用,“醫生、教師、法官等擁有特殊權力的人,都有利用權力謀取不當利益的便利”,他認為由此導致的職業道德滑坡顯而易見。
42歲了依然單身、曾和單位對簿公堂……在同事眼中,張翕飛是個充滿個性、特立獨行的人,甚至還有人認為他“思維異於常人”。而對此評價,張翕飛不置可否:“我有自己的觀點,不然做不出這樣的事。”張翕飛還說,自己家中只有7旬老母,自己每月工資4300元左右,生活還算過得去,沒有必要拿這些錢。“即使生活有困難、過不去,也不能拿這樣的錢。”他說。
張翕飛自稱,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他從來都是“認真學習中央的有關決定和會議精神的”,平時,他也愛思考一些關於官場和社會方面的問題,2010年10月17日,他在鹽城經貿網上發帖《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並且創建“風清氣正公務員QQ群”,意在呼籲更多“廉潔從政”的公務員聚到一起談心得、話理想。
在《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的最後,他這樣寫道:有人說我此舉是沽名釣譽,我不認可這一說法。默默地做這件事情,只能說是潔身自好、獨善其身;大張旗鼓地做這件事情,或者叫“沽名釣譽”吧,才能產生應有的社會效果,才能更快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其客觀效果是符合全體人民的利益的,應當得到全社會的肯定。我希望有更多的公務員有這種“沽名釣譽”的勇氣,這將是公眾的福音。

社會反映

在“曬單”後,張翕飛說全單位只有一位領導走路遇到自己時,說了一句“看到了,寫得蠻好”,而其他領導和同事,一直對此諱莫如深,特別是在說到一些“敏感”話題時,似乎都在迴避他。張翕飛的同事大都不願對他做評價。大家都知道他將自己的退賄清單曬到了網上,但提起此事,同事們都很敏感地謝絕了採訪。一名同事說,他和張翕飛不是一個處室,自到經信委工作以來,對他的了解也只是聽別人議論,“總體感覺這個人有點怪。特別是幾年前因為經貿網的事還和單位打過官司,大家都和他保持一定距離。”而另一位同事則認為張翕飛不善於交際和溝通,生活的圈子非常小,“他個性有點‘硬’,有時候所作所為讓我們看不懂……”
在網上,不少網友都在“力挺”他的這種“高調退賄”:“有你這樣的公務員是人民的福氣”,“到我們這兒來做公務員吧”,“如果是真的,那么他可能會比較孤獨,我們希望這個人官運長久,不要受到同僚的排擠和上級領導的不待見”……但網上一些質疑他是“沽名釣譽”、“作秀”的聲音也不少。“如果你也是一名公務員,我希望你也能做一次(沽名釣譽的事情),做的人多了,效果才有,社會風氣才能好轉。”張翕飛這樣回復那些質疑者。他說自己這樣做,“就是想讓老百姓知道,幹部隊伍里還是有人是不收禮、不貪財的。”
要說,公開退賄算不得什麼新聞。前幾年,許多地方建立了旨在方便領導幹部自覺上繳“禮金”的“廉政賬戶”,既可實名也可匿名。從大量總結材料上看,此項制度一經推出便成效斐然。果真如此?未必。順舉一例,因犯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的湖南株洲前環保局局長文鐵軍,亦曾上繳“市紀委紅包禮金7.18萬元”。不過,上繳歸上繳,受賄歸受賄,文鐵軍經法庭查明的違法所得人民幣129萬元、2000美元。
這也意味著,退賄或曰上繳“禮金”的“廉政賬戶”機制,因缺乏應有的約束力量,更大程度上只能寄希望於個人的主觀自覺。所以,這一機制走不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廉政建設怪圈,自然不可能從根本上阻遏像文鐵軍這類拿上繳“禮金”作腐敗幌子的行為。正是置於這樣的現實環境,所以面對張翕飛這類領導幹部主動曬“退賄清單”之舉,一些人不是抱以讚許,反倒質疑其作秀。想想也不難明白,缺乏制度約束,儘管張翕飛主動“惹火燒身”,但旁人沒有辦法了解到,張翕飛到底是一個子兒不落地全額退賄,還是選擇性地公布幾張清單,像文鐵軍那樣掩人耳目。
從大的方向看去,領導幹部能夠主動從幕後走到台前,能夠主動公開面對公眾考問,這樣的行為值得讚賞,也是廉政建設努力的方向。當然,對張翕飛曬“退賄清單”行為的準確評判,絕非單憑表面,而應依靠健全的機制,一方面給張翕飛的行為賦予更準確的內涵,另一方面“逼”著更多公權支配者自覺效仿這類“良行”,並逐漸壯大為社會的普遍性“良俗”。否則,僅憑張翕飛的單槍匹馬,很難說他日不會被潛規則薰陶“感染”,同化為潛規則的捍衛者,或者是淘汰出局。
好的制度,應當激勵約束對象積極向善,還要力避敢於挑戰潛規則者被碰得頭破血流,更要令這些敢於打破陳規陋習者嘗甜頭得實惠,唯此,潛規則才可能被打回原形,並為社會所唾棄。具體到張翕飛曬“退賄清單”之舉,既要倡導張翕飛這樣有助於抑制灰色收益的主觀“創意”,更要在領導幹部財產申報公示等廉政建設機制上下足功夫,以制度的建立健全,推動社會廉政建設向前發展。

意義

他,張翕飛,身為一名政府官員,儘管地位不算顯赫,但總也掌握著一定的權力,而權力在某些時候就意味著利益。於是,就有了來自方方面面的打點與賄賂。只是,他採取了一個較為“極端”的方式,除了把所收賄款予以退還外,還在網上曬出“清單”,此舉自然引起一片譁然。或許在同事們眼中,他的確是一個“另類”,是難以相處的人;或許在更多人眼中,他是在“沽名釣譽”,是在標榜甚至是炒作自己。然而,從社會良序發展和百姓辦事訴求角度來說,這樣的“高調退賄”,顯然是需要弘揚的。退回的雖只是9000元錢,但它的示範意義和警醒作用,應當要遠大於此。
自省與改過,是中國傳統道德中重要的修養方法,也是為官者所要遵循之“道”。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退賄請罪”的先例。齊國有一位丞相叫田稷子,自幼家境貧寒,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他成為齊國丞相之後,一直奉養孝敬母親。有一回,田稷子帶了一些黃金回家,田母見數目較大,心中生疑,便問:“這些金子是從哪裡來的?”田稷子一時語塞,在母親再三追問下,他承認是下屬託自己辦事特意贈送的,本想帶回家中給母親添置一些衣服。田母聽後,非常生氣,立刻把金子推到一邊,厲聲訓斥說:“帶回不義之財,敗壞了為官的名聲,你離殺身之禍也就不遠了!”田稷子十分後悔,他連忙收起黃金,向齊王請罪。齊王聽田稷子述說了母親訓斥的經過,又見田稷子決心改過,於是便赦免了他。自此之後,田稷子記取教訓,清廉為政,為後人所讚揚。
而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張翕飛的“高調退賄”與陳游標的“高調行善”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雖說兩者都引起了一定的爭議,但不可否認,其中的積極意義和正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民政部部長在褒揚陳游標的善舉時表示,“無論是高調行善,低調行善,只要有利於慈善事業的發展,都可以認同,都可以提倡”。同樣的,“高調退賄”對於懲治和打擊腐敗,也有著“高調”的自律和示範意義,而且更加能夠起到威懾和警示作用——“高調退賄,就是要讓公眾監督,讓行賄者畏懼,讓受賄者惴惴不安。”
日前,溫家寶總理在人大會議閉幕後會見中外記者時,語重心長地說:“當前,我以為最大的危險在於腐敗。而消除腐敗的土壤還在於改革制度和體制。我深知國之命在人心,解決人民的怨氣,實現人民的願望就必須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總理的話猶在耳畔,值得警醒、反思。
“退賄不稀奇,高調才珍貴”,這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承諾,會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不受賄不行賄”。我們不能要求大家都像張翕飛那樣“高調退賄”,其實,能夠做到“獨善其身”已經不容易了。但我們更希望能有一種“溫暖”的良知和一種“高調”的氛圍,讓為官者可以時時警醒自己做一位“德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