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村(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高良村(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良村位於高平市寺莊鎮西北部,全村占地面積約4031畝,建築面積600畝,總人口1130人,其中黨員44人,村幹部7人。

高良村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優美,自然環境與歷史遺存得天獨厚。轄區內文化設施齊全,現有圖書閱覽室、村文化廣場、小遊園、衛生室、監控室、籃球場、便民服務中心、文化舞台等硬體設施,基本能滿足民眾文化需求。全村環山而建、依河而居,生態環境良好,擁有成片梨園,是生態養生的不二之處。民眾文化活動如火如荼,在重大節日和農田時節之餘,宣傳及文藝活動有聲有色,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宣傳和活躍村民業餘文化生活。其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彌足珍貴,影響著高良村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目前,全村現有炎帝老廟遺址、炎帝廟、關帝廟、觀音廟、佛堂、奶奶廟、大法家廟7個廟宇,是炎帝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據廟內碑文明確記載初次維修於金大定24年,距今已有834年歷史,此廟毀於文革,現鎮政府和村委正致力於炎帝文化宣傳和炎帝老廟修復工作。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高良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良村
  • 外文名稱:GAOLIANG
  • 別名:高良
  • 行政區類別: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電話區號:0356
  • 郵政區碼:048400
  • 地理位置:高平市寺莊鎮西北部
  • 面積:約4031畝
  • 人口:1130(2015年)
  • 方言:晉語、高平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區
  • 著名景點:西羊頭山、炎帝老廟遺址、炎帝廟
  • 車牌代碼:晉E
村名由來,村情概況,經濟產業,名勝古蹟,西羊頭山,炎帝老廟遺址,炎帝廟,文化名人,

村名由來

上古時期,高平境內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曾經是神農炎帝居留興稼穡,啟商賈,辟釀造的地方,故而以神農氏族的圖騰一羊,命名為西羊頭山。與此同時,將西羊頭山山下聚居之處喚作“膏粱”。這就是高良村最早的名字。“膏粱”是五穀的代名詞,其泛指五穀。高良村也因炎帝在此在這裡興稼穡播五穀而得名“膏粱村”。

村情概況

高良村位於高平市寺莊鎮西北部,全村占地面積約4031畝,建築面積600畝,總人口1130人,其中黨員44人,村幹部7人。
高良村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優美,自然環境與歷史遺存得天獨厚。轄區內文化設施齊全,現有圖書閱覽室、村文化廣場、小遊園、衛生室、監控室、籃球場、便民服務中心、文化舞台等硬體設施,基本能滿足民眾文化需求。全村環山而建、依河而居,生態環境良好,擁有成片梨園,是生態養生的不二之處。民眾文化活動如火如荼,在重大節日和農田時節之餘,宣傳及文藝活動有聲有色,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宣傳和活躍村民業餘文化生活。其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彌足珍貴,影響著高良村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目前,全村現有炎帝老廟遺址、炎帝廟、關帝廟、觀音廟、佛堂、奶奶廟、大法家廟7個廟宇,是炎帝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據廟內碑文明確記載初次維修於金大定24年,距今已有834年歷史,此廟毀於文革,現鎮政府和村委正致力於炎帝文化宣傳和炎帝老廟修復工作。

經濟產業

山西高平科興高良煤業有限公司
位於高平市寺莊鎮高良村南側,距高平市約1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現有員工800餘人,現開採3#煤層,礦井採用立井開拓,採煤工作面實行綜掘綜放,集煤炭開採、儲運、加工、銷售為一體,是高平市主要煤炭支柱企業之一。
高良村
公司的前身為高良煤礦,2002年被上級批准為30萬噸/年改擴建礦井,2005年經省市驗收投產,2006年達產達效,2009年在全市的煤炭資源整合中,產能提升為45萬噸/年。自投產以來,該礦在高平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全體幹部職工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緊緊圍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這箇中心,使銷售收入和利稅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逐年提升,累計為國家創稅2億多元,為公益事業投入1500餘萬元。先後被評為“晉城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高平市納稅5000萬元以上企業”、“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單位”、“抗洪搶險先進單位”“平安創建工作先進集體”等。
在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時,職工生活大為改善,礦山環境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日新月異。井上以安全指揮中心為心臟,瓦斯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和產量監控系統一應俱全,井下全部實現機械化開採,本質安全型礦井己成雛形;以“雙基”建設為標準,制定出企業《管理標準》《工作標準》《技術標準》,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各項標準趨於完善;以內部報刊、安全文化宣傳欄、大螢幕顯示屏、廣播等為載體,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建立健全了以安全文化為主體的文化氛圍體系,使企業文化迸發出無限的生機活力,新興崛起的高良煤業己成為高平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高平市高良選煤有限公司
地處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寺莊鎮高良村,風光秀美,交通便捷。公司積極發展生產,研發高新科技項目,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為國民生產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良村(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整個工藝過程敘述如下:儲煤場原煤經給煤機均勻給入原煤帶式輸送機,由帶式輸送機將原煤運至篩分破碎車間。原煤在篩分破碎車間內,經篩孔為50mm的園振動篩予先篩分,+50mm的物料經手揀雜物及特大塊矸石後進入破碎機,破碎至-50mm,與原煤分級篩下-50mm原煤一同運至主廠房。

名勝古蹟

西羊頭山

西羊頭山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寺莊鎮高良村。古謂西羊頭山,俗稱神頭嶺。山之陰,有傳說的仙女河依山而過;山之陽,有史載的古泫谷水傍山而流。山上良田阡陌相連,梨果彎腰迎賓,叢林野花點綴其間。雖不能說是人間仙境,卻也秀色可人。
高良村(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在神頭嶺這一區域內,既有神農炎帝的遺存,也流傳著諸多與農耕文化脈息相同的故事傳聞,同時民間存在著許多炎帝文化元素極濃的民風民俗。
在神頭嶺實地考察中發現,神頭嶺背坡約二百餘米處,尚存有炎帝老廟遺址一處,碑碣石刻三通,為周邊高良村、賈村、釜山村三個村莊合力修建。其廟宇年度久遠,已無從考證,三塊碑碣石刻,兩塊較為完整,一塊為兩半截,分別為金代、清代和民國時期所立。同時在周邊村莊還發現有保存完好的炎帝廟宇四座,穴居兩處。其中高良村炎帝廟建在舊村東北一高台上,為一進院,大約始建於明早期,廟內原有石碑四通,均系歷代維修碑,現在一村民山牆上。賈村炎帝廟位於村東南,為一進院落,始建不詳(約為清朝早期),有部分破損。2006年,村上集資加於補修,廟內有清代、民國補修遺碑兩塊,新立碑一塊。

炎帝老廟遺址

高良村(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在神頭嶺實地考察中發現,神頭嶺背坡約二百餘米處,尚存有炎帝老廟遺址一處,碑碣石刻三通,為周邊高良村、賈村、釜山村三個村莊合力修建。其廟宇年度久遠,已無從考證,三塊碑碣石刻,兩塊較為完整,一塊為兩半截,分別為金代、清代和民國時期所立。同時在周邊村莊還發現有保存完好的炎帝廟宇四座,穴居兩處。其中高良村炎帝廟建在舊村東北一高台上,為一進院,大約始建於明早期,廟內原有石碑四通,均系歷代維修碑,現在一村民山牆上。賈村炎帝廟位於村東南,為一進院落,始建不詳(約為清朝早期),有部分破損。2006年,村上集資加於補修,廟內有清代、民國補修遺碑兩塊,新立碑一塊。

炎帝廟

高良炎帝廟,為清代年間建築,位於寺莊鎮高良村村北,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692平方米。創建具體年代不詳,2003年維修,現存為清代建築風格。一進院落,中軸線上建有山門、正殿,兩側有耳殿、配殿、耳房。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椽懸山頂,七檁前浪是架構,其中廊深兩椽,柱頭斗栱三踩單昂。
高良村(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文化名人

宋德仁
宋德仁(1917─1987) 高平市寺莊鎮高良村人。他一生從事果樹事業,在梨樹的栽培、修剪、嫁接和防治病蟲害方面,既有較深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被人們稱為“梨仙”。宋德仁自幼家境貧寒,童年時只上過一年多國小。解放後,他積極參加了農校學習,提高文化知識,同時自修了《園藝學》、《植物栽培學》、《果樹栽培技術》等專業知識,重點鑽研梨樹病蟲害的防治及果園管理方面的技術。在長期的實踐中,他總結創造了“秋深耕、春淺犁、立冬驚蟄刮粗皮;勤澆水、多施肥、防病蟲噴藥劑,病枝枯枝早除去,保證年年結大梨”的經驗。他還潛心研究了防治梨樹“十蟲三病”的措施和辦法。1980年,宋德仁經過整整30年的研究實踐,終於完成了“關於梨樹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草履介殼蟲發生髮展規律”的科研課題,1986年,他研究的“梨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獲得成功。宋德仁研究成果在山西、山東、河北等省廣泛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宋德仁十多次榮獲省、地、縣“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是山西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高平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省、縣政協委員。
高良村(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