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基礎》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向大學生介紹部分社會科學學科及其成果,主要介紹美學的由來與發展,美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美學研究的任務與方法,美的生成機制,審美活動的本質和特徵及中西方美學等,內容全面、系統、合理、科學。《美學基礎》可以用作高職高專院校文學、哲學、藝術學等專業基礎課程教材,也可用作其他專業的通識課程或文化素質課程教材,還可供其他美學與藝術理論愛好者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美學基礎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173頁
- 開本:16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
- 作者:孟唐琳 竇俊霞
- 出版日期:2010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22075857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一、美學產生的歷史回顧
二、美學的界說
三、美學在當代的歷史使命
第一章 永恆之謎的探尋
第一節 西方美學史對美的認識
一、畢達哥拉斯學派談美
二、蘇格拉底談美
三、柏拉圖談美
四、亞里士多德談美
五、其他美學家說美
第二節 中國古代美學
一、儒家美學思想
二、道家美學
三、禪宗美學
第三節 當代中國的研究
一、美在典型說
二、美的客觀性和社會性統一說
三、美的主客觀統一說
第二章 人的美感
第一節 美感的形成與發展
一、美感的起源與人類的社會實踐緊密相連
二、美感隨著人類社會的演變而不斷豐富
三、美感的差異性和共同性
第二節 美感的心理因素
一、感覺和知覺
二、聯想和想像
三、情緒和心境
四、理解第三節 美感的特徵
一、直覺性
二、愉悅性
三、超越性
第四節 美感形成的心理過程
一、人的一般心理活動
二、審美心理活動的基本過程
第五節 美感的心理學理論
一、移情說
二、距離說
三、格式塔同形同構說
第三章 優美和崇高
第一節 優美
一、美學史上對優美的認識
二、優美的美學特徵
三、優美的具體表現
第二節 崇高
一、美學史上對崇高的認識
二、崇高的美學特徵
第三節 優美與崇高的比較
第四章 悲劇性和喜劇性
第一節 悲劇性
一、美學史上的悲劇
二、悲劇的本質
三、悲劇的類型
第二節 喜劇性
一、喜劇的本質
二、喜劇性美感的特徵及功用
三、喜劇性美感的類型
第五章 自然美
第一節 自然美的形成與發展
一、自然美的形成
二、自然美的發展
第二節 自然美的類型及其構成
一、風光美的類型
二、風光美的構成
第三節 自然美的鑑賞
一、自然美的特徵二、自然美的鑑賞
第四節 自然審美的意義
一、強化人珍惜生命的意識
二、培養人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陶冶人的高雅情操
四、提高人的審美能力
第六章 社會美
第一節 社會美的形成、發展及特徵
一、社會美的形成與發展
二、社會美的特徵
第二節 人的美
一、人的外在美
二、人的內在美
第三節 社會生活美
一、生產勞動美
二、社會變革美
三、日常生活美
第七章 藝術美
第一節 藝術美的性質
一、藝術美是自然美、社會美的升華與轉型
二、藝術美是心理情感的結晶與跡化
三、藝術美是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
第二節 藝術美的特徵
一、獨特性
二、形象性
三、情感性
四、典型性
五、理想性
第三節 藝術美的審美功能
一、娛樂功能
二、認識功能
三、教育作用
四、調節補償作用
第四節 藝術美的分析
一、美是一種價值
二、美不能以物理手段觀測出來
三、美的基礎是感知
四、美的愉悅感來自人類的文化意識
五、美的價值具有超越性
六、人類文化對其審美對象具有選擇性
七、審美價值涵括三個層面
八、性選擇是人體美的起點和終點
九、人體裝飾標誌著藝術美的起源
十、面相表情可以表現人的性格
第八章 門類藝術美學
第一節 表演藝術的美
一、表演藝術的含義
二、表演藝術的審美特徵
三、表演藝術的審美功能
第二節 造型藝術的美
一、造型藝術的含義
二、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徵
三、造型藝術的審美功能
第三節 語言藝術的美
一、語言藝術的含義
二、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徵
三、語言藝術的審美功能
第四節 綜合藝術的美
一、綜合藝術的含義
二、戲劇藝術的審美特徵及審美功能
三、影視藝術的審美特徵及審美功能
第九章 美的培育
第一節 美育的由來
一、中國美育思想
二、西方美育思想
第二節 美育的內涵與功能
一、陶冶情性、塑造心靈
二、開啟智力
三、培養意志
四、增進健美
第三節 當代社會實施美育的意義
一、美育對重建當代人的人生價值觀的啟迪
二、美育對人格境界的提升
三、美育可以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第四節 美育的實施
一、家庭美育
二、學校美育
三、社會美育
第十章 人生的境界
第一節 詩意的人生
一、人生的支點
二、體味生命的意蘊
三、人詩意地棲居
第二節 創造的人生
一、美的創造性表現在對對象世界的精神再造
二、美的創造性表現在對人生的創造
三、美的創造性表現在社會實踐和藝術創造活動中
參考文獻
文摘
什麼叫做美感或美感經驗呢?美感是人們對美的感受、體驗、觀照、欣賞的評價,以及由此而在內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滿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內心的結構所產生的和諧感,暫時擺脫了物質的束縛後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美感是特殊的瞬間性人生經歷,代表著人生意義的瞬間生成。這看起來有點神秘,但其實在每個人都不陌生。讀一首敲擊心扉的小詩、看一方生養於斯的水土、見一巧笑倩兮的佳人、聽一支美妙悠揚的樂曲,甚至漫步花園時為一陣襲來的芳香所陶醉,所有這些都是美感的真實存在。
如同美一樣,美感在日常語言和理論語言中有非常複雜的意義,往往是模糊的和歧義的。人們一般將美感分成狹義的美感和廣義的美感。狹義的美感是指具體的審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結構及其運動方式,它表現為主體在欣賞美的對象時綜合的心理反應。這是審美心理現象中的相關於感覺的個別環節。人們描述這種審美感覺時把它作為感覺的一般特性,同時也指出它作為審美感覺而不同於一般感覺的特性。廣義的美感則是指人類的審美意識系統,它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尤其是審美實踐中形成並不斷發展起來的審美心理結構、心理功能、心理活動和觀念形式的總和。具體包括審美能力、審美需要、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審美態度和審美感受等,因此它可以等同於整個審美心理。但現代審美心理的研究具有十分寬廣的領域,除了實驗心理學外,如精神分析理論、格式塔學說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對於審美心理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認識美感,既要對美感的心理活動探幽燭微,又要把審美意識系統還原到人類社會實踐的歷史中,去研究美感的來龍去脈。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了解美感,準確把握審美活動的特徵。
序言
全書觀點新穎,論述細緻,個案分析具體,表述流暢。書中附有關於重要美學家、美學現象、美學流派或者一些前沿問題的討論等插文,這是專為學生更加真切地進入審美活動的詩性天地而特別設計的。這些“插文”具有採光的效果,讓學員獲得一種通透和開闊的視野。
為照顧到理工科學員及同等文化學歷者自學的方便,本書在理論闡釋、行文用語時,力求清晰通暢、通俗易懂。
本書由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孟唐琳、竇俊霞主編。本書的緒論和第一章由平頂山學院的馬亞敏和趙依晗編寫;第二章到第八章由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孟唐琳、李學軍、竇俊霞、張健、王雲霞、薛大平和開封大學的苗靖老師等參與編寫;第九章和第十章由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的王三明編寫;全書由孟唐琳和竇俊霞進行統稿,李學軍協助統稿工作。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化學工業出版社和有關院校的領導給予了很多的關心和支持,在此謹表示我們的敬意和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和時間限制,書中疏漏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有關專家、同行和廣大讀者給予批評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