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外輻射加熱管,是以耐高溫稀有金屬製成的絲狀輻射體,經特殊工藝繞制後封閉在特種透明石英玻殼內,再經抽真空並充以惰性混合氣體製成,具有高強度、高熱效、高穿透性、低能耗的顯著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紅外輻射加熱管
- 產品簡介:絲狀輻射體
- 輻射:多被表層皮膚吸收
- 發現:公元1800年
產品簡介:,關於紅外輻射:,紅外線漫談:,遠紅外線的發現:,遠紅外輻射器的形狀:,波長範圍:,
產品簡介:
以耐高溫稀有金屬製成的絲狀輻射體,經特殊工藝繞制後封閉在特種透明石英玻殼內,再經抽真空並充以惰性混合氣體製成。這種加熱管在通電後產生的一定波長的紅外線輻射能量,具有高強度、高熱效、高穿透性、低能耗的顯著特點。它完全克服了普通乳白玻璃紅外加熱管不抽真空、熱慣性大、溫度控制精度低、熱效率低、壽命短的固有缺陷。利用這種加熱管制成加熱器、熱風器、烘箱、烘道等加熱設備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加熱周期,節約加熱能源,降低生產成本,因而得到了廣泛的套用。並且,利用紅外輻射加熱技術不論是對被加熱工件還是對環境都沒有污染。因此,高紅外輻射加熱管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產品”。
關於紅外輻射:
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由德國科學家霍胥爾於1800年發現,又稱為紅外熱輻射,他將太陽光用三稜鏡分解開,在各種不同顏色的色帶位置上放置了溫度計,試圖測量各種顏色的光的加熱效應。結果發現,位於紅光外側的那支溫度計升溫最快。因此得到結論:太陽光譜中,紅光的外側必定存在看不見的光線,這就是紅外線。也可以當作傳輸之媒介。 太陽光譜上紅外線的波長大於可見光線,波長為0.75~1000μm。紅外線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2.5-3)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2.5-3)~(25-4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25-40)~l000μm 之間。
真正的紅外線夜視儀是光電倍增管成像,與望遠鏡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價格昂貴且需電源才能工作。
紅外線漫談:
紅外線波長較長, (無線電、微波、紅外線、可見光。。波長按由長到短順序),給人的感覺是熱的感覺,產生的效應是熱效應,那么紅外線在穿透的過程中穿透達到的範圍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層次?如果紅外線能穿透到原子、分子內部,那么會引起原子、分子的膨大而導致原子、分子的解體。真的是這樣嗎?而事實上呢?紅外線頻率較低,能量不夠,遠遠達不到原子、分子解體的效果。因此,紅外線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間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內部,由於紅外線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內部,會使原子、分子的振動加快、間距拉大,即增加熱運動能量,從巨觀上看,物質在融化、在沸騰、在汽化,但物質的本質(原子、分子本身)並沒有發生改變,這就是紅外線的熱效應。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紅外線的這種激發機制來燒烤食物,使有機高分子發生變性,但不能利用紅外線產生光電效應,更不能使原子核內部發生改變。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能用無線電波來燒烤食物,無線電波的波長實在太長無法穿透到有機高分子間隙更不用說使其變性達到食物烤熟的目的。
通過上述我們知道:波長越短,頻率越高、能量越大的波穿透到範圍越小;波長越短,頻率越低、能量越小的波穿透達到的範圍越大。 (南京希達電子專業生產高遠紅外輻射加熱管)
遠紅外線的發現:
遠紅外線的發現 公元1800年德國科學家"霍胥爾"發現太陽光中的紅外線外側所圍繞著一種用肉眼無法看見的光源,波長介於5.6-1000UM的「遠紅外線」,經過這種光源照射時,會對有機體產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究報告指出,在紅外線內,對人體有幫助4-14微米的遠紅外線,能滲透人體內部15CM,從內部發熱,從體內作用促進微血管的擴張,使血液循環順暢,達到新陳代謝的目的,進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及治癒率。 但是根據黑體輻射理論,一般的材料要產生足夠強度的遠紅外線,並不容易,通常必須藉助特殊物質作能量的轉換,將它所吸收的熱量經由內部分子的振動再發放較長波長的遠紅外線出來。(南京希達電子專業生產遠紅外線加熱管)
遠紅外輻射器的形狀:
0按形狀分為單管、欒管、歐米茄型、U型、圓形、梨型、螺旋型等等。按顏色可分為有色(分好幾種)和透明,按功能可分鎢絲加熱絲、鎳鉻合金絲髮熱絲、碳纖維發熱絲等等,可製造紅寶石套管有效的濾掉了短波紅外線,而輻射長波紅外線。還可以分為鍍金反射層和鍍白反射層,以增加其輻射能力,使其更加高效節能。目前廣泛使用的還是以鎢絲和碳纖維為主體發熱材料的紅外線輻射器。
波長範圍:
近紅外線| (Near Infra-red, NIR)| 700~ 2,000nm | 0.7~2 MICRON
中紅外線 | (Middle Infra-red, MIR)| 3,000~ 5,000nm | 3~5 MICRON
遠紅外線| (Far Infra-red, FIR)| 8,000~14,000nm | 8~14 MI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