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節書院位於滸山橫河以西客星山,為紀念東漢隱士嚴子陵,慶元知府劉黻始建書院,以范仲淹記嚴子陵祠堂語,名之為高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節書院
- 地理位置:滸山橫河以西客星山
- 建築年代:南宋鹹淳六年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出滸山城往南十里,沿橫河向西,一脈山嶺如翠屏蜿蜒起伏,直至餘姚、慈谿兩市交界處戛然而止,孤峰突起,卓然獨立。
此峰名為陳山,又叫客星山。其東北趾有一地喚作嚴陵塢,據初唐《十道志》記載,是嚴子陵避光武帝之聘時的隱居處。漢建武十九年(43),嚴子陵歸葬客星山,這兒就一直沒有冷落過,失意或者得意的士大夫們都從嚴子陵身上獲得某種精神寄託。他們在山巔建靈瑞塔,墓旁建高風閣,墓道建絲風亭、遂高亭、蒼雲亭、客星庵,一步步營造著精神的聖殿,在表彰先賢氣節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標榜著自己的價值取向和人格追求。
此峰名為陳山,又叫客星山。其東北趾有一地喚作嚴陵塢,據初唐《十道志》記載,是嚴子陵避光武帝之聘時的隱居處。漢建武十九年(43),嚴子陵歸葬客星山,這兒就一直沒有冷落過,失意或者得意的士大夫們都從嚴子陵身上獲得某種精神寄託。他們在山巔建靈瑞塔,墓旁建高風閣,墓道建絲風亭、遂高亭、蒼雲亭、客星庵,一步步營造著精神的聖殿,在表彰先賢氣節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標榜著自己的價值取向和人格追求。
歷史沿革
南宋度宗鹹淳六年(1272),距宋亡國僅有九年的風雨飄搖之際,一位叫劉黻的溫州人出任沿海制置使、知慶元府事。他在視察浙東沿海防守途中,拜謁了嚴子陵墓,認為“學校不興則禮儀不明,禮儀不明則人心縱恣,亂之所由階也。故撥亂致治,其機必由學”,於是發心創建書院,以范仲淹記嚴子陵祠堂語,名之為高節。經過邑人何林與嚴子陵四十世孫嚴天德的規劃設計,當時的餘姚縣令陳維嘉派人在高風閣左面平整出山地百餘丈,政府撥款購置建材、召集工匠,於當年十一月六日正式開工。第二年七月,一座規模宏敞、氣勢開闊的書院終於建成,“前為夫子祠,鄉賢之著以次附享夫子燕居堂。堂旁各建堂三間,左為思賢,右為義悅堂。堂之前,東西各建二齋,左為剛、木,右為毅、訥,每齋舍房二十五間,可容生徒二百餘員。繚以垣,梯以級,雖不事文飾,而翼然可藏修”。同時重修高風閣、遂高亭和絲風亭,形成講學有齋堂,祭祀有祠殿,游息有亭閣的規制。劉黻為了保障書院的正常運作,覆定海縣入官田一百八十畝,歲征賦得五十石,籍慶元府莊米得三百石,以充作奉祀養士之需。同時向上級請示,聘請“得程朱正傳”的學者嚴天德任山長,主持書院的春秋祭祀和日常教學事務。後由徐興隋繼任。不久,宋亡元興。
幸運的是,元朝統治者對研究、傳播理學的書院採取了保護政策,戰爭對院舍沒有形成危害。在歷任山長的主持下,高節書院一直相沿辦學。無論是山陰的張澍,金華的王藥,還是邑人岑翔龍,都為高節書院的發展付出了心血,清源人卓彌高還撰有《思賢堂記》,以激勵生徒思慕前賢、勤學務實。大德三年(1299),知州張德珪重修書院,新建大成殿,殿後為夫子祠,供奉嚴子陵塑像,東西夾室奉祀鄉賢。書院規制進一步擴展,生徒日眾,弦歌不輟。
一座書院的存在,一定有一種文化情結在起作用。胡助說,嚴子陵“出處去就,世莫能窺。鴻飛龍臥,隱然為世道重”。他的文化人格構成了這座書院的風骨,形成了文化建築性靈四溢的魅力,他精神已經融進了書院的一草一木之中。
元代前期這沒有開設科舉取士的三四十年間,高節書院的師生們秉承了嚴子陵的隱退理想,專心於講學明道,不僅把理學家的學術和理想加以發揚光大,也替異族統治下的漢人保存了一份珍貴的遺產,真正落實了對“聖賢一脈”的傳承。
此後近五十年,即至正初年,常山汪文景出知餘姚,見書院房舍坍塌,牆垣剝落,“即欲撤而新之”。於是,他首先捐俸倡儀,那些同僚吏佐得知訊息,紛紛爭相出資以助。不巧碰到朝廷下令,暫緩土木建築,不得已擱置了兩年。至正六年(1346)八月五日,高節書院正式開始重修,由暫署的山長楊瑛監管工程建設,州司吏胡彥壽負責資金出納。次年七月十六日落成,增建儀門四間,重修祭祀嚴子陵的夫子殿和游息之所高風閣,恢復講會之處義悅堂,創建懷仁、輔義、尚道、著德四齋,修補石階,粉刷牆面,油漆廊檐,祠廟煥然一新。
不久,新任知州郭文煜繼續整頓高節書院產業,勘定恢復雲柯海濱地四百十六畝、汝仇湖田四十五畝。山長金止善勘復院田近四百畝。如此豐厚的田產,在當時的書院裡堪稱翹楚。當然,書院的產業,除了官府撥置之外,還有士民官紳的捐置,如士人童祥及王太君妙真都曾捐贈私產,充實學贍。
自此以後,高節書院又經歷了近二十年的興盛。歷任山長桂彥良、劉彬、應仲珍、胡秉常、陶安、丁誠、陳子昌等相繼主持院事,講學其間。尤其是朱子學者陶安掌任期間,所到之處,學生景從,浙東、西的學者紛紛前來執經受學,就連僧侶、道士也來聽講,姚江文風為之一振。陶安對高節書院頗具感情,為便於士子登山求學,鋪築了上山的石蛋路,還將自己的文集命名為《姚江類鈔》。而餘姚人對其也心存感激,將這位書院的山長奉祀在名宦祠內,這無論是在當時還是以後,都是很少見的事。
可惜隨著明王朝的正式建立,高節書院的發展不得不驟然停止。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下令改天下山長為訓導,書院田均收繳入官,書院級格即刻下降,經濟命脈完全被政府所掌控。緊接著洪武五年,朝廷對書院採取了進一步的禁絕措施,革罷訓導,遣散學員。從此,書院建築雖存,奉祀、教學全廢。洪武中葉,千戶劉巧住將書院拆毀,材料運至三山所(今屬滸山街道)營建演武廳,一代名區,遂廢為楨荊之地。天順、成化年間,監司雖然多次要求府、縣重建書院,但都沒有成功。直到如今,高節書院廢址依舊隱然野莽之間。
幸運的是,元朝統治者對研究、傳播理學的書院採取了保護政策,戰爭對院舍沒有形成危害。在歷任山長的主持下,高節書院一直相沿辦學。無論是山陰的張澍,金華的王藥,還是邑人岑翔龍,都為高節書院的發展付出了心血,清源人卓彌高還撰有《思賢堂記》,以激勵生徒思慕前賢、勤學務實。大德三年(1299),知州張德珪重修書院,新建大成殿,殿後為夫子祠,供奉嚴子陵塑像,東西夾室奉祀鄉賢。書院規制進一步擴展,生徒日眾,弦歌不輟。
一座書院的存在,一定有一種文化情結在起作用。胡助說,嚴子陵“出處去就,世莫能窺。鴻飛龍臥,隱然為世道重”。他的文化人格構成了這座書院的風骨,形成了文化建築性靈四溢的魅力,他精神已經融進了書院的一草一木之中。
元代前期這沒有開設科舉取士的三四十年間,高節書院的師生們秉承了嚴子陵的隱退理想,專心於講學明道,不僅把理學家的學術和理想加以發揚光大,也替異族統治下的漢人保存了一份珍貴的遺產,真正落實了對“聖賢一脈”的傳承。
此後近五十年,即至正初年,常山汪文景出知餘姚,見書院房舍坍塌,牆垣剝落,“即欲撤而新之”。於是,他首先捐俸倡儀,那些同僚吏佐得知訊息,紛紛爭相出資以助。不巧碰到朝廷下令,暫緩土木建築,不得已擱置了兩年。至正六年(1346)八月五日,高節書院正式開始重修,由暫署的山長楊瑛監管工程建設,州司吏胡彥壽負責資金出納。次年七月十六日落成,增建儀門四間,重修祭祀嚴子陵的夫子殿和游息之所高風閣,恢復講會之處義悅堂,創建懷仁、輔義、尚道、著德四齋,修補石階,粉刷牆面,油漆廊檐,祠廟煥然一新。
不久,新任知州郭文煜繼續整頓高節書院產業,勘定恢復雲柯海濱地四百十六畝、汝仇湖田四十五畝。山長金止善勘復院田近四百畝。如此豐厚的田產,在當時的書院裡堪稱翹楚。當然,書院的產業,除了官府撥置之外,還有士民官紳的捐置,如士人童祥及王太君妙真都曾捐贈私產,充實學贍。
自此以後,高節書院又經歷了近二十年的興盛。歷任山長桂彥良、劉彬、應仲珍、胡秉常、陶安、丁誠、陳子昌等相繼主持院事,講學其間。尤其是朱子學者陶安掌任期間,所到之處,學生景從,浙東、西的學者紛紛前來執經受學,就連僧侶、道士也來聽講,姚江文風為之一振。陶安對高節書院頗具感情,為便於士子登山求學,鋪築了上山的石蛋路,還將自己的文集命名為《姚江類鈔》。而餘姚人對其也心存感激,將這位書院的山長奉祀在名宦祠內,這無論是在當時還是以後,都是很少見的事。
可惜隨著明王朝的正式建立,高節書院的發展不得不驟然停止。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下令改天下山長為訓導,書院田均收繳入官,書院級格即刻下降,經濟命脈完全被政府所掌控。緊接著洪武五年,朝廷對書院採取了進一步的禁絕措施,革罷訓導,遣散學員。從此,書院建築雖存,奉祀、教學全廢。洪武中葉,千戶劉巧住將書院拆毀,材料運至三山所(今屬滸山街道)營建演武廳,一代名區,遂廢為楨荊之地。天順、成化年間,監司雖然多次要求府、縣重建書院,但都沒有成功。直到如今,高節書院廢址依舊隱然野莽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