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化學學報》是1980年創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月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南開大學主辦。
學報重點報導中國高等院校師生和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化學學科及其相關交叉學科領域中的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開發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創造性研究成果。
根據2018年4月學報官網顯示,《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第四屆編委會擁有分類副主編14名、分類編委58名及顧問編委15名。根據2018年4月中國知網顯示,《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總被下載2899912次、總被引15627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280、(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922。根據2018年4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石油學報》載文量為10486,被引量為104537,下載量為781396;2015年影響因子為1.0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 外文名稱: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語言:中文
- 類別:化學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吉林大學,南開大學
- 編輯單位:《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80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國內刊號:22-1131/O6
- 國際刊號:0251-0790
- 郵發代號:12-40
- 屬性: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 編輯部地址:吉林大學前衛南區鼎新樓C526室
- 現任主編:周其鳳
辦刊歷史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編委成員
無機化學(14人) | ||
副主編: | ||
支志明(香港大學) | 馮守華(吉林大學) | 黎樂民(北京大學) |
編委: | ||
卜顯和(南開大學) | 李亞棟(清華大學) | 任詠華(香港大學) |
張洪傑(中科院長春應化所) | 陳小明(中山大學) | 林建華(北京大學) |
蘇寶連(比利時那慕爾大學) | 鄭蘭蓀(廈門大學) | 郭子建(南京大學) |
薛子陵(美國田納西大學) | 戴勝(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 |
分析化學(13人) | ||
副主編: | ||
陳洪淵(南京大學) | 王柯敏(湖南大學) | 龐代文(武漢大學) |
編委: | ||
樂曉春(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 | 江雲寶(廈門大學) | 江桂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楊芃原(復旦大學) | 陳義(中科院化學所) | 邵元華(北京大學) |
邵學廣(南開大學) | 鄒漢法(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夏興華(南京大學) |
董德明(吉林大學) | ||
有機化學(17人) | ||
副主編: | ||
張禮和(北京大學) | 麻生明(華東師範大學) | 劉 育(南開大學) |
編委: | ||
王銳(蘭州大學) | 王彥廣(浙江大學) | 王炳和(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 |
葉新山(北京大學) | 劉克良(軍事醫學科學院) | 何川(美國芝加哥大學) |
李朝軍(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 周其林(南開大學) | 趙玉芬(清華大學) |
侯雪龍(中科院上海有機所) | 祝介平(法國科學院天然產物研究所) | 席振峰(北京大學) |
謝作偉(香港中文大學) | 潘毅(南京大學) | |
物理化學(15人) | ||
副主編: | ||
萬惠霖(廈門大學) | 李 燦(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朱清時(中國科技大學) |
編委: | ||
萬立駿(中科院化學所) | 田中群(廈門大學) | 關乃佳(南開大學) |
江雷(中科院化學所) | 李澤生(吉林大學) | 麥松威(香港中文大學) |
吳雲東(香港科技大學) | 張紅星(吉林大學) | 遲力鋒(德國明斯特大學) |
趙東元(復旦大學) | 趙新生(北京大學) | 韓布興(中科院化學所) |
高分子化學(13人) | ||
副主編: | ||
江明(復旦大學) | 楊玉良(教育部) | |
編委: | ||
李子臣(北京大學) | 伍青(中山大學) | 危岩(美國爵碩大學) |
楊柏(吉林大學) | 張希(清華大學) | 陳群(華東師範大學) |
陳學思(中科院應化所) | 傅強(四川大學) | 潘才元(中國科技大學) |
薛奇(南京大學) | ||
顧問編委(15人): | ||
王夔(北京大學) | 計亮年(中山大學) | 劉若莊(北京師範大學) |
吳養潔(鄭州大學) | 沈之荃(浙江大學) | 沈家驄(吉林大學) |
卓仁禧(武漢大學) | 查全性(武漢大學) | 俞汝勤(湖南大學) |
徐如人(吉林大學) |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研究發表
影響因子
榮譽表彰
文化傳統
- 辦刊特色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主編 | 周其鳳 |
常務副主編 | 裘式綸 |
參考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