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基準面

高程基準面

又稱“水準零點”,是地麵點高程的起算面。不同地點上,通過驗潮站長期觀測所得的平均水面存在差異,如中國青島、黃河口、吳淞口、坎門等驗潮站所測得的各平均海水面均不相同,為統一全國的高程系統,選用一個平均海平面為高程基準面。中國規定採用青島驗潮站求得的1956年黃海平均海水面為全國統一高程基準面,由其他不同高程基準面推算的高程均歸化到統一高程基準面上。凡由該基準面起算的高程,統稱為“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程基準面
  • 別名水準零點
  • 產生時間:1956年
  • 周期:18.61年
  • 水深:l0m以上
  • 標準:1985國家高程基準
定義,各地情況,

定義

高程基準面:就是地麵點高程的統一起算面,由於大地水準面所形成的體形——大地體是與整個地球最為接近的體形,因此通常採用大地水準面作為高程基準面。
大地水準面是假想海洋處於完全靜止的平衡狀態時的海水面延伸到大陸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閉合曲面。事實上,海洋受著潮汐、風力的影響,永遠不會處於完全靜止的平衡狀態,總是存在著不斷的升降運動,但是可以在海洋近岸的一點處豎立水位標尺,成年累月地觀測海水面的水位升降,根據長期觀測的結果可以求出該點處海洋水面的平均位置,人們假定大地水準面就是通過這點處實測的平均海水面。
長期觀測海水面水位升降的工作稱為驗潮,進行這項工作的場所稱為驗潮站
根據各地的驗潮結果表明,不同地點平均海水面之間還存在著差異,因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只能根據一個驗潮站所求得的平均海水面作為全國高程的統一起算面——高程基準面。

各地情況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我國根據基本驗潮站應具備的條件,認為青島驗潮站位置適中,地處我國海岸線的中部,而且青島驗潮站所在港口是有代表性的規律性半日潮港,又避開了江河入海口,外海海面開闊,無密集島嶼和淺灘,海底平坦,水深在l0m以上等有利條件,因此,在1957年確定青島驗潮站為我國基本驗潮站,驗潮井建在地質結構穩定的花崗石基岩上,以該站1950年至1956年7年間的潮汐資料推求的平均海水面作為我國的高程基準面。以此高程基準面作為我國統一起算面的高程系統名謂“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
“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的高程基準面的確立,對統一全國高程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對國防和經濟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從潮汐變化周期來看,確立“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的平均海水面所採用的驗潮資料時間較短,還不到潮汐變化的一個周期(一個周期一般為18.61年),同時又發現驗潮資料中含有粗差,因此有必要重新確定新的國家高程基準
新的國家高程基準面是根據青島驗潮站1952~1979年19年間的驗潮資料計算確定,根據這個高程基準面作為全國高程的統一起算面,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