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冶煉工藝

高爐煉鐵是現代煉鐵的主要方法,鋼鐵生產中的重要環節。這種方法是由古代豎爐煉鐵發展、改進而來。高爐煉鐵技術經濟指標良好,工藝簡單,生產量大,勞動生產率高,能耗低。

高爐冶煉是把鐵礦石還原成生鐵的連續生產過程。鐵礦石焦炭熔劑等固體原料按規定配料比由爐頂裝料裝置分批送入高爐,並使爐喉料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焦炭和礦石在爐內形成交替分層結構。礦石料在下降過程中逐步被還原、熔化成鐵和渣,聚集在爐缸中,定期從鐵口、渣口放出。
鼓風機送出的冷空氣在熱風爐加熱到 800~1350以後,經風口連續而穩定地進入爐缸,熱風使風口前的焦炭燃燒,產生2000以上的熾熱還原性煤氣。上升的高溫煤氣流加熱鐵礦石和熔劑,使成為液態;並使鐵礦石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煤氣流則逐漸冷卻。下降料柱與上升煤氣流之間進行劇烈的傳熱、傳質和傳動量的過程。
下降爐料中的毛細水分當受熱到100~200即蒸發,褐鐵礦和某些脈石中的結晶水要到500~800才分解蒸發。主要的熔劑石灰石和白雲石,以及其他碳酸鹽和硫酸鹽,也在爐中受熱分解。石灰石中[kg2]CaCO[kg2]和白雲石中MgCO的分解溫度分別為900~1000和740~900。鐵礦石在高爐中於 400或稍低溫度下開始還原。部分氧化鐵是在下部高溫區先熔於爐渣,然後再從渣中還原出鐵。
焦炭在高爐中不熔化,只是到風口前才燃燒氣化,少部分焦炭在還原氧化物時氣化成CO。而礦石在部分還原並升溫到1000~1100時就開始軟化;到1350~1400時完全熔化;超過1400就滴落。焦炭和礦石在下降過程中,一直保持交替分層的結構。由於高爐中的逆流熱交換,形成了溫度分布不同的幾個區域。
①區是礦石與焦炭分層的乾區,稱塊狀帶,沒有液體;
②區為由軟熔層和焦炭夾層組成的軟熔帶,礦石開始軟化到完全熔化;
③區是液態渣、鐵的滴落帶,帶內只有焦炭仍是固體;
④風口前有一個袋形的焦炭迴旋區,在這裡,焦炭強烈地迴旋和燃燒,是爐內熱量和氣體還原劑的主要產生地。

液態渣鐵積聚於爐缸底部,由於比重不同,渣液浮於鐵液之上,定時從爐缸放出鐵水出爐溫度一般為1400~1550,渣溫比鐵溫一般高30~70。
煤氣流沿高爐斷面合理均勻地分布上升,能改善煤氣與爐料之間的傳熱和傳質過程,順利地完成加熱、還原鐵礦石和熔化渣、鐵等過程,達到高產、低耗、優質的要求。
高爐中鐵的還原 高爐中主要被還原的是鐵的氧化物:FeO(赤鐵礦),FeO(磁鐵礦)和FeO(浮氏體,從0.04到0.125)等。每得到1000公斤金屬鐵,通過還原被除去的氧量為:赤鐵礦429公斤,磁鐵礦382公斤,浮氏體(按FeO計算)286公斤。
主要還原劑 焦炭中的碳和鼓風中的氧燃燒生成的CO氣體,以及鼓風和燃料在爐內反應生成的H是高爐中的主要還原劑。約從400開始,氧化鐵逐步從高價鐵還原成低價鐵,一直到金屬鐵。
間接還原 氧化鐵由[kg2]CO[kg2]還原生成[kg2]CO[kg2]或由[kg2]H[kg2]還原生成HO的過程。還原順序為:[kg2]FeO─→FeO─→FeO─→Fe(低於570時,FeO不穩定,還原順序為:FeO─→FeO─→Fe)。從圖2[Fe-O-C體系氣相平衡組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