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一個國家的科技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高等教育適應社會需要,在不斷推動社會進步過程中,自身發展形成的一類大學形態。研究型大學在世界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在培養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發展階段,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需求,是我國從“經濟大國”發展為“科技大國”,從“ 高等教育大國”發展為“高等教育強國”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產生若干
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由之路。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一流大學密切相關,又有所不同,是從不同角度對大學的一種評價。一般來說,一流大學強調的是水平、地位,是相對性概念,具有在一定範圍、一定
評價指標體系下相對性排名的性質;研究型大學強調的是類型,具有一定的絕對性,是達標性評價指標體系下的概念。例如三十年前,我國有國內的一流大學,但當時沒有一所大學能稱得上研究型大學。世界一流大學一般都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一個國家對其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也是由多種類型、多種層次的高等院校共同實施的,它們互相不能取代,也都不可或缺。充滿活力、能夠不斷適應社會需要,具有強大競爭力的高等教育應當在辦學目標、辦學模式以及人才培養目標、模式、手段等方面都是多樣化的。
總體要求
世界主要已開發國家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特別是
美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形成,以及在美國演變為世界最發達和唯一霸權國家過程中所起的獨特作用,可以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示。美國的研究型大學在以下幾個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是精英教育,培養國家棟樑之才,許多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都畢業於這些大學,或在這些大學從事過科研、教學;二是基礎研究,能夠不斷產生獲諾貝爾獎量級的科技創新成果;三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四是對地區、甚至美國的文化、政治產生一定影響。上述這些是美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
美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可以說是相對於其它大學所具有的巨觀特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從“高水平”和“研究型”兩個方面對大學提出了要求。這種要求的基礎是人才培養,這是任何一所大學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說教學理所當然地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基本活動和功能。“高水平”和“研究型”兩者都有客觀衡量標準,外人無法加封,也不可以自封。關於“
高水平大學”,一般來說各方面認識上的差距不大,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培養高質量高層次人才;二是實現國家重大科技目標;三是整體實力具有國際競爭力。要有這三方面的體現,必須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包括相當數量國際學術界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的師資隊伍,也要能夠源源不斷地吸引充足的優質生源。
關於研究型大學的特徵,我國學者已有一些很有見地的研究。下面結合美國對研究型大學的評價和我國的具體情況,從可操作的評價角度,談一些關於研究型大學的主要衡量標準的個人看法,首先要有充足的研究(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開發經費。研發經費對學校運行的貢獻,包括管理費、研發補貼,以及轉化為學校固定資產(設備、房產等)的經費部分(一般來說約占研發總經費的30%左右),應大體與國家給學校的教育事業撥款相當,而且其中基礎和
套用基礎研究經費應不低於套用開發類經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縱向課題經費不能比橫向課題經費低;二是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應大體相當,或者學校折合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教師人數相當;三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數量之比不低於1:1.25(美國研究型大學的該比值平均是1:2)。與此相關的是每年授予學位,特別是博士學位的數量(美國常用一定數量學科每年授予博士學位數進行衡量)。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其從事科技創新的人的比例不能太低。這就如同化學反應一樣,沒有一定的濃度不行。當然我們也不能脫離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階段,過分追求這個比例。我們的一些名牌大學本科生的生源非常好,因此本科生的比例目前還可以再大一些;四是要能夠不斷產出足夠數量的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成果,或者說要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包括科研成果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數量,有國際影響力的教師,如國際學術會議程式委員、特邀報告人及會議、分會
主持人數量,以及國外留學生比例等。總之,要更加強調面向世界。同時,在評價科技產出時既要考慮學校的產出總量,也要考慮人均產出。上述四點只是一些外延指標,或外延特徵。對於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來說更重要的是內涵特徵,是辦學觀念和思路,要有真正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辦學觀念,要有辦出自身優勢和特色的辦學思路,要建立起名副其實的研究型大學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運行機制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不同於社區性大學,也不同於一般的以教學為主的大學,後者擔負著實現大眾化高等教育的重擔,其重要性同樣與日俱增。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有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觀念和思路,以下幾點是值得考慮的:1.要有樹優勢、爭一流、創名牌的意識。不僅創名牌,更要珍惜名牌。要在學科建設中有所為有所不為,辦出特色,創出優勢;要通過學風建設樹立起優良的學習風氣、治學風氣和學術風氣;要通過校園建設建成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綠色大學。更要樹立質量第一和創名牌、保名牌的辦學意識。2.堅持吸引、匯集和孕育學術大師。要能吸引、匯集一批大師,形成一種環境和群體,同時還能夠自身孕育一流大師。3.堅持選拔一流生源,不因各種暫時小利而降低標準。同時堅持一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數量比。4.重視學校的學術氛圍、校園文化和大學精神的培育。要培育濃厚、自由、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科學、民主、創新的大學精神。研究型大學的學術氛圍要濃厚、自由,但濃厚、自由並不必然會帶來百家爭鳴。濃厚、自由的學術氛圍是形成百家爭鳴局面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百家爭鳴還需要有高水平的不同學術流派、敢想敢說的精神和習慣,我們在這方面與美國的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研究型大學更要有獨具特色、不隨波逐流、要創造一種文化的精神。5.重視高水平的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這是毋庸置疑的。6.重視學生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其個性的發展。
上面所說的是觀念和思路,但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套與上述觀念相適應、能夠實現上述思路的大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相對於上面所講的六點,以下幾種機制是至關重要的:一是民主的決策機制;二是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的能力和機制;三是吸引國內外高水平人才,即面向國際招攬人才的機制和校內科學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四是吸引和培養國外留學生的能力和機制;五是鼓勵學術爭鳴,激勵創新的機制;六是鼓勵基礎研究和高水平
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七是以學生為本的服務型管理機制;八是本科生儘早參與科研的機制 。
總而言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有非同一般的、能夠辦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觀念和思路,要有名副其實能夠實現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功能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例如,多年來我們一直都在致力於提高生師比,都在壓縮管理人員的數量,從提高辦學效益的角度這是必要的。
美國大學的生師比大體上平均為15:1,我國2001年大約是16:1,其中地方所屬大學平均16.1:1,
教育部直屬高校平均15.9:1,這說明兩者的人均教學工作量幾乎相同。但是教育部所屬高校的科研工作量卻是地方高校的10倍左右,考慮到研究生參與科研這一因素,也有數倍之差。這隱含著一個嚴重問題,就是這些學校的教學、科研和教師健康狀況三者當中將會有一項受到影響,或者教學質量下降,或者科研水平不高,或者教師健康狀況惡化。作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始終應是如何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國家棟樑之才。在管理方面主要考慮能否提供高質量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務,而不能單純追求高生師比。正如甲級醫院的醫護人員與住院患者的比例一定高於一般醫院,因為他要提供更周到、更優質的服務。再如關於本科生儘早參與科研的問題。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學的基礎,高質量的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學良好聲譽的基本保證。那么研究型大學的本科教育是否也應當與一般大學的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呢,回答是肯定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本科生除了會受到更好的學術氛圍、校園文化和大學精神的薰陶,獲得更多的高水平教師的授課,特別是高質量基礎課以外,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上也應有所不同,要更加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研究型大學的本科生應當比較早地接觸科研,因為他們可以有條件做到這一點。
環境條件
為了增強學校的辦學活力和對社會需求的主動適應能力,需要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我們之所以要搞市場經濟,要把企業推向社會,要政企分離,就是要增強企業的活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大學同樣有這個問題,需要活力、需要適應能力。有活力、有適應能力就能有競爭力,而只有具有了必要的辦學自主權,才可能有辦學活力。世界各國大學的辦學自主權大小不一,和其國情、大學發展歷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有關。美國大學的辦學自主權比較大,
西歐、
日本較小。我國大學的辦學自主權經過2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在許多方面是相當大的,某些方面比西歐、日本大。但是確實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特別是在學科建設和招生等方面。大學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互動的,大學的發展不可能獨立於社會。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形成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有利於形成研究型大學的外部環境。這主要是對政府和社會而言的。良好的外部環境大體上有這樣幾個要素:一是完善的法制環境。學校依法辦學,政府依法監管,公民依法接受高等教育;二是良性的競爭環境。良性的競爭環境一定是公正公平的、互相促進的競爭環境,絕不能是惡性的、不正當的競爭;三是巨觀的政府調控;四是有力的社會監督。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擴大,政府管理逐步巨觀以後,社會監督就越來越重要了。對學校辦學行為的監督,社會輿論、新聞媒體和教育中介機構是可以發揮作用、有所作為的,而且有時比政府直接干預更合適。
發展趨勢
經過二十多年改革開放,“七五”“八五”重點建設,特別是“九五”以來國家“211工程”和“教育振興行動計畫”的實施,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發展,與此同時我國高校的科技實力和競爭力水平也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並呈現出有利於形成研究型大學的幾個明顯的發展趨勢:
1.高校正在迅速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特別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二十多年來,高校科研經費每年均有較高增長,尤其是近幾年增長有加快的趨勢。高校的科研經費從1996年的47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74.7億元,每年平均增長近26%,2001年經費中政府資金88.2億元,占50.5%。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課題中,2001年面上項目高校占76%,重點項目占56%。“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高校占50%以上。這說明隨著我國
科技管理體制和科研經費支持機制的改革,我國的科技創新工作將越來越向高校集中,特別是基礎研究的重擔將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這反映出我國科技資源的配置和隊伍的建設正在接近國際上的通行格局和模式,這方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正在趨向成熟。
2.正在逐步形成一批有較強科技實力和較高科技水平的高校。我國實現國家目標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機構明顯地向有較高水平的60所左右大學集中。2001 年科研經費超1億的高校有46所,其中超2億的高校21所。這些高校占我國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但獲得的科技經費占高校科技經費近70%。我國高校的106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48個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90%以上建在這些學校。這些高校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均在1:4以上,而且培養了我國70%多的博士生(這與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約80%的博士生培養比例大體相當)。在美國,除社區性大學外,可授學士學位的大學1600多所,其中可授博士學位的有400所左右,可授碩士學位的800多所, 研究型大學有120多所。在我國644所可授學士學位的高校中,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245所,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475所,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55所。我國的大學與美國的大學在規模和學科綜合性上雖然沒有直接的可比性,但也形成了類似的層次結構,這是一種客觀趨勢。
有人認為這一結構是在
計畫經濟體制下由政府重點投入形成的,不完全是公平競爭的產物。這也許不無道理,但畢竟是在我國具體國情下,經過幾十年、近百年發展形成的,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會逐步形成良性競爭的機制。
3.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式趨向於“二元化”,通過教學活動和科技活動兩種不同的方式共同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高等教育早期主要是通過單純的課堂教學培養人才,經過多次教育改革,發展為課堂教學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在則是教學活動加科技活動,科技活動逐漸成為高水平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這個趨勢反映了社會對人才的規格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高校培養的人才能儘快進行創新活動。同時,高校增加了博士生和碩士生兩個人才培養層次,他們的培養更加離不開科技活動。對某一位教師來說,科技活動多了可能會影響他在教學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安排,但從學校人才培養的整體上看,科技活動和教學活動是統一的,都要對人才培養起作用。
我國高等教育,特別是高校科技的發展趨勢表明我國形成研究型大學的條件正在逐步成熟。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醞釀構建
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大學
科技創新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每一所大學都應在大學科技創新體系中發揮作用,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無疑將是其主體。“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江澤民同志今年在
北京師範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又號召不斷推進教育創新。我們要與時俱進、適應需要、因勢利導,逐步在我國推動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教育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為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