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毓浵(1877—1956年),字淞荃,號潛子,男,直隸靜海(今屬天津)人。光緒二十八年鄉試解元,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二甲二十七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毓浵
- 別名:字淞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1877
- 出生日期:1956
生平,軼事,著作,評價,
生平
高毓浵於清光緒三年農曆七月二十六日(公元1877年9月3日)出生,26歲殿試,進士及第,入翰林院為庶吉士。
高毓浵未至十歲便讀完五經,過目不忘,為時人所讚嘆。潛公自幼秉庭訓、奉母儀,得到了良好的親職教育和文化薰陶。潛公兩歲時,便在母親的教導下開始識字讀經,且每夜燈下學習不輟。為備科舉之用,8歲的高毓浵便開始習作八股文,到10歲開始出外,拜劉曉山為師,研讀“四書”,繼續學習寫作八股文和“試帖詩”。11歲又從師研讀《春秋左傳·公羊·榖梁三傳》始習考證之學。是年,即公曆1887年,高毓浵之二伯父高崇基出任廣西巡撫,此時高崇基在滄州的公館由其子高令詳(字理卿,行二)留守,高毓浵為高令詳六弟,遂被召納寄宿於館內,且供給食用之費。高崇基的書齋中藏書甚豐,高毓浵便設榻於齋內,通宵達旦,遍覽群書,而不知疲倦。由是,高毓浵大開眼界,自感受用不盡者即在於此。
15歲首次參加科舉考試,由於沒有考試經驗而落榜。過了兩年復報考縣級科舉考試,名列第一,既而參加“院試”一級的科考,又名列第一,考中秀才。“院試”一級的第一名也稱“解元”,即人們常說的“連中三元”的頭一個“元”。這一年高毓浵17歲,為農曆甲午年(公曆1894年)。由於中日甲午戰爭,高毓浵未能於當年的秋季去參加鄉試。至25歲(時為1902年)應歲科試,取得第一,為優貢。當年秋季又參加會試,再得第一,稱為“會元”。次年參加殿試:進士及第,入翰林院為庶吉士。高毓浵自稱:“應試資斧,皆出理卿伯兄所助。”1904年,27歲的高毓浵住入北京進士館,並參加進士館開設的“法政進修班”學習,以適應變法的需要。高毓浵在“進士館”進修兩年左右肄業後,於29歲前後任翰林院編修,併兼任京師大學堂教習。1907年被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學習西方數理化等科學知識。回國後在京師大學堂講授西方文化、歷史。1912年清政府退位,翰林淪落草野。自清朝滅亡翰林院解散後,在近50年的時間裡,高毓浵除任過一段時間的江蘇省督軍公署秘書長外,其謀生方式和其他多數翰林遺老一樣,基本上是以賣字為主。因為,從進士中選拔翰林,主要以書法好為標準。皇宮裡裝飾的筆墨作品絕大多數出自翰林之手。1914年高毓浵離開北京,南遊至南京,浮家泛宅,居無定所,12年後到了上海。在上海居10年後,又回到北京。於20年後,即1956年5月在北京去逝,虛歲80整。
軼事
高毓浵是天津最後一位翰林,自幼愛作詩文,後半生多在吟詠唱和中度過。曾於上海集會於“海上瀛洲會”,會址便設在潛公住所。在北京除繼續活動於詩社,還組建了“國學書院”,並與友人創辦了《國學書院叢刊》,刊發了大量研討國學的論文。高毓浵書法精深、獨到。定居北京時,其書法多為天津榮寶齋收購,榮寶齋曾出過高毓浵書扇面集。新中國成立後,夏衍任文化部副部長時,曾對高毓浵書法大加讚賞。文化部還把將要頒發的獎狀,交由高毓浵書寫。高毓浵雖自得中入京以後,萍蹤於外,但始終不忘故里,曾在靜海留下不少墨寶。如為靜海縣城文廟題寫過“大成殿”;為唐官屯文昌閣題寫過“文教昌明”;為滄州青縣高家公館題寫過“光祿大夫第”匾額,等等。其中,唯“大成殿”匾額沒有署名,並告誡後人題寫“大成殿”匾額不可署名。1929年至1934年,高毓浵還曾應邀任《靜海縣誌》總纂。
著作
高毓浵一生勤奮博學,除通曉經史子集、醫卜星相及甲骨文、鐘鼎文等國學外,還兼通數理化等西學,且著述頗豐,主要有《潛子文鈔》四卷、《潛子駢體文鈔》四卷、《潛子詩鈔》十六卷、《微波詞》一卷、《春秋大事表補》二卷(此書先由北京圖書館收藏,現藏北京紫竹院圖書館)、《讀〈左傳〉隨筆》一卷、《共和詩》一卷、《清詩三百首上編》六卷、《投筆集箋》二卷、《硯北小品》一卷、《潛庵輯古佚書》十二卷等。
評價
在《潛子駢體文鈔》的序言中稱高毓浵:“吏隱江介不廢著書,鉛槧為命,窮搜二酉之藏,縹緹等身,徑比六丁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