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譯加烏喬。阿根廷和烏拉圭彭巴草原上的騎手與牛仔,其遊牧生活頗富傳奇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楚人
- 外文名:gāo chǔ rén
- 生活方式:遊牧生活
- 地點:阿根廷和烏拉圭
- 別名:加烏喬
組成簡介,組成結構,發展歷史,
組成簡介
高楚人(gāo chǔ rén)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曾處於全盛時期,迄今仍不失為與北美西部牛仔相媲美的民間作品中的主角。巴西南里約格蘭德(Rio Grande do Sul)州的牛仔與居民亦稱高楚人。
組成結構
高楚人一般是歐洲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後裔,間或也有白人、黑人或黑人與白人的混血後裔。他們的民歌和傳說形成「高楚文學」,成為阿根廷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世紀後期,亦即高楚人的盛期之後開始,阿根廷作家對他們進行了歌頌。如埃爾南德斯(Jose Hernandez)的史詩《高楚人馬丁·菲耶羅》(El gaucho Martin Fierro,1872)、吉拉爾德斯(Ricardo Cuiraldes)的小說《堂塞貢多·松勃拉》(Don Segundo Sombra,1926)等。
發展歷史
18世紀中期,當英國、荷蘭、法國、葡萄牙的商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周圍的邊境地區從事利潤很大的皮革和牛脂走私生意時,高楚人開始捕獵逃散的大群牛馬。過去,這些牛馬一直到處遊動,奇蹟般的繁殖,在廣闊無際的彭巴大草原上平安出沒,未遭獵捕。高楚人的武器是套索、刀和帶球繩索(寶拉〔bola〕)。高楚人大體上以肉食為生。他們的服裝有一種圍護胸腰的毛制上衣,一種毛制寬大的防水衣,還有手風琴摺疊式袋狀長「燈籠」褲,長可及踝,能蓋住長統皮靴的頂部。這種服裝迄今仍為阿根廷牛仔們所喜用。高楚人居住泥敷的草蓆頂小屋,睡於皮革堆上。他們的婚配很少有什麼儀式,宗教信仰主要是多年相傳的迷信思想再加上一層天主教的色彩。他們的休閒活動有賭博、飲酒、彈吉他、唱一些拙劣的詩歌,詩歌主題大多是有關他們狩獵、戰爭及求愛等方面的勇猛精神。
到18世紀末期,私有牧主已占有這些彭巴草原上的半野生的牲畜,雇用高楚人進行放牧。到19世紀後期,彭巴草原已經被圈成許多大莊園。土地的集約使用代替了舊式的畜牧經濟,純種牲畜代替了雜群放牧,並以苜蓿作為飼料。過去自由自在的高楚人變成了農場僱工。
19世紀初期,高楚人是拉布拉他地區軍隊的主力。他們曾參與推翻西班牙殖民政權與長達數十年之久的軍閥(caudillo)混戰。一群難以控制的騎手,稱為「狙擊兵」(montonera),曾參加歷次內戰,往往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外的省份的聯邦軍閥領導下進行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