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供求形勢與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分析

高校畢業生供求形勢與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分析,本文針對這些問題的闡述分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認識人才市場需求、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提供了參考與借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校畢業生供求形勢與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分析
  • 外文名: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for college graduates and higher education Restructuring
  • 類別:教育
  • 發布時間:2008年
本期主題:就業形勢分析
編者按: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559萬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人才供求態勢如何,目前我國勞動力結構處於一種什麼狀況,若干年後我國的人才需求情況如何?
高校畢業生供求形勢與高教結構調整
連結: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人才供求態勢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高等教育有了較大發展。上世紀80年代末,毛入學率上升到4%;上世紀90年代末,毛入學率進一步上升到9%,但每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還不到100萬人,人才供求比在1∶2左右,遠遠滿足不了社會主義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7.5億就業人員中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7%,遠遠低於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
黨中央、國務院在1999年作出了高等教育擴招的決策,使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經過連續八年的擴招,我國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由1998年的340萬人增長為2006年的1800萬人。
●隨著招生規模的持續增長,全國普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人數已由1998年的100萬人增長為2006的400萬人以上,預計到2008年將突破500萬人,2010年將突破600萬人。人才供應的增長,一方面有利於我國人力資本積聚、就業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但另一方面囿於我國勞動力總體供大於求,傳統提供給大學生的城鎮單位就業崗位的年增長量遠遠滯後於畢業生增長的人數,導致全國人才供求形勢發生了逆轉。原先的高等教育賣方市場已轉變為完全意義上的買方市場,開始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
●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6》提供的數據,2005年高等學校畢業生有337萬人,當年城鎮各種所有制單位實際錄用的高校畢業生為202萬人,除去25萬左右錄取為研究生和出國留學的人以外,有六七十萬人未找到正式崗位。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403萬人,估計當年新錄用的畢業生為250萬至270萬人左右,除去錄取為研究生和出國留學的人外,當年未就業的大學生人數為100萬人左右,這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就業問題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上篇:我國勞動力結構狀況與人才需求預測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高等教育還處於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階段,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只有幾十萬人,主要面向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就業;在新世紀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高等教育步入了大眾化發展階段,每年大學畢業生的規模相當於過去的五六倍,傳統的就業市場已無法提供足夠的崗位,必須開拓新的就業空間。為此,我們必須全方位研究我國勞動力就業市場。本文根據《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勞動統計年鑑》和全國人口普查、抽樣調查的有關資料,對城鄉、所有制類型和行業、職業的構成狀況等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
城鄉及分經濟類型的就業崗位結構
2005年我國總在業人口7.6億人。其中城市及縣鎮2.8億人,占37%;鄉鎮農村4.8億人,占63%。
全國城鎮就業人員扣除近1億從事第一產業和做農民工的城鎮郊區農民外,第二、第三產業就業的崗位數只有1.8億;在這1.8億人中,再扣除私營、個體工商戶就業人員和自由職業者7000萬人後,真正在國營、集體、外商投資及其他股份制等城鎮單位就業的職工僅為1.1億人,而這些單位正是歷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傳統的主要就業去向。
據國家發改委和勞動人事部公布的數據,“十五”期間每年全國城鎮單位提供的正規新就業崗位均為1000萬左右,“十一五”期間也將大致保持在1000萬人至1200萬人之間。由以上數據分析,2000年大學畢業生100萬人,占當年城鎮單位新增就業崗位的比例為10%,當時找到滿意的就業崗位比較容易;而到了2006年大學畢業生增長為400萬人,如全部在城鎮單位就業,將要占去這些單位新增就業崗位的40%,但是其中只有一半(約200萬人)能去傳統的白領崗位(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人員),其他人則要到企業基層單位做灰領或藍領。預計到2008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將相當於城鎮單位全部新增就業崗位數的50%以上,要找到主要從事腦力勞動工作崗位的難度就更大了。
今後的大學畢業生必須面向新的就業空間,未能在城鎮單位傳統崗位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要從事管理和技術工作,只能有兩個去向:
一是在10人左右規模的城鎮私人企業或工商個體戶就業,其從業人員有7000萬人,而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還不足1%,可以吸納相當數量的高等學校畢業生去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但其工作環境、待遇和社會地位都相對較低,要求應聘者的就業觀念、期望值作較大的調整。同時,還要求畢業生“能文能武”,既做技術人員,又做普通勞動者。據初步估計,每年的吸納能力在50萬人以上。
二是去全國鄉鎮企業就業,其從業人員總數有1.4億人,而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也不到1%。這些鄉鎮企業中,有一部分是出口加工型企業,還有一部分生產國營大中型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配套產品,迫切需要補充一批大學生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每年的吸納能力也在50萬人以上,但同樣需要大學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樂於到工作、生活條件相對艱苦一些的鄉鎮、農村去就業和創業。
分產業、行業的就業崗位人才結構分析與需求預測
分產業、行業的崗位結構分析
2005年全國第一、二、三產業的在業人員和比例結構分別為3.4億人、1.8億人、2.4億人和44.7%、23.7%和31.6%。其中:第二產業的工業勞動人口為1.3億人,建築業為0.5億人;第三產業的交通倉儲郵電業為0.5億人,商業、餐飲、金融、房地產和生活服務業為1.3億人,教科文衛體及軟體與諮詢服務業為0.41億人,機關與社會團體為0.19億人。也就是說,企業有3.6億個就業崗位,機關、事業單位和中介機構僅有0.6億個就業崗位,兩者的比例為6誜1,在二、三產業中吸納人才潛力最大的是城鄉經濟部門和企業。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今後高等學校畢業生絕大多數要到二、三產業就業,但在以往處於精英高等教育階段的二三十年中,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傳統去向60%以上是機關和事業單位,40%是工業、建築、交通和商業服務業。但在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後,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為過去的四到六倍,已不可能維持原有的就業格局了,在新的形勢下必須作大的轉變。
分產業、行業的人才現狀分析
根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統計資料推算,全國近7.6億在業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為5160萬人,占6.8%,只相當於經濟合作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24%)的1/3。
同時,我國各產業、行業之間的人才分布狀況又極不平衡:第一產業中的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僅占本行業、就業人口的0.2%;第二產業中的工業和建築業分別為6.5%和4%;第三產業中的交通郵電業、商業與生活服務業分別為6.6%和5.2%,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才密度均很低。人才密度較高的只有兩個大行業:一是以事業單位為主的教科文衛體、軟體、諮詢服務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1.2%;二是履行公共管理職能的機關與社會團體,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0%。這個狀況也說明了二、三產業的各經濟部門比機關、事業單位更需要提高人才密度,可以吸納更多的大學畢業生。
分產業、行業的人才需求預測
黨中央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為此,我國必須在2020年初步建成人力資源強國。前不久,由上海市教科院受國家發改委委託完成的“中國人力資源開發與教育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經過研究和論證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全社會就業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將由2000年的8年提高為11年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將提高為18%至20%。按照這個期望目標進行測算,2015年全國就業人口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應當達到13%以上。
結合各個行業目前人才現狀的基礎和技術發展梯度的區別,我們對2015年分行業就業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擁有量和比例作了如下預測:
農林牧漁行業人才擁有量由2005年的70萬人增長為2015年的310萬人,人才密度由0.2%提高為1.1%;工業由840萬人增長為1820萬人,人才密度由6.5%提高為10.1%;建築業由200萬人增長為450萬人,人才密度由4%提高為8.2%;交通郵電業由330萬人增長為750萬人,人才密度由6.6%提升為12.5%;商業服務業由670萬人增長為1250萬人,人才密度由5.2%提升為10%;教科文衛及軟體諮詢業由2100萬人增長為4000萬人,人才密度由51.2%提升為80%;公共管理業(機關與社會團體)由900萬人增長為50%,人才密度由50%提升為80%。
2015年預測,第一產業人才密度為1.1%,僅相當於目前OECD國家平均值的1/5左右;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的人才平均密度是10.1%;第三產業中的交通郵電和商業服務業的人才平均密度也是10.1%,僅相當於上世紀末OECD國家平均值的一半,要求不能算高。
到2015年全國在業人口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擁有量將達到10580萬人,比2005年實際擁有量淨增5420萬人。考慮到2006年至2015年期間,全國在業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將有近1000萬人退休,因此十年實際需要補充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才將在6000餘萬人,平均每年為600餘萬人,與今後十年普通高等學校的年平均畢業生預測數相近。
分職業大類的就業崗位結構分析與需求預測
從全國職業崗位人數的分布情況看,2005年全國城鄉的各類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和職員分別為1150萬、5700萬和2800萬人。這三類從事管理與專業技術工作、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白領崗位占全國在業總人口的12.7%,其中在城市、縣鎮和農村鄉鎮工作崗位的比例是57誜23誜20。商業服務人員、生產工人和農民這三類以藍領工作為主的人員數分別為1.32億人、1.9億人和3.4億人,合計占全國在業崗位總人數的87.3%。當然,其中也有少部分是灰領崗位或稱技術藍領崗位,擔任技師、高級技工、領班,或生產者兼任質量檢驗、生產統計等工作。他們既在生產一線從事體力勞動或服務工作,又帶有某些管理或技術職能,其人數估計占藍領崗位總人數的8%至10%,也就是在6000萬人至7000萬人之間。
從各大類職業人口中的人才擁有量和所占比例來看:
單位負責人中的大專以上畢業生程度者人數為420萬人,比例為37%;
專業技術崗位人員中的大專及以上者2400萬人,比例為40%;
辦事人員中的大專以上畢業生為1180萬人,其比例為42%;
商業服務人員中的大專以上畢業生為570萬人,其中大多數是在第一線從事服務工作。但帶有部分管理或技術服務職能的灰領,比例為4.4%;
生產工人崗位中的大專以上畢業生也為570萬人左右,其中大多數為技師、高級技工或帶有部分管理職能的領班者,比例為3%;
農林牧漁勞動者中,大專以上畢業生的僅為0.1%。
按照2015年全國就業規模和大專以上畢業生擁有量的預測,我們對該目標年度的分職業大類人口的規模和人才擁有量作了如下結構預測:
2015年各單位負責人總數達到1300萬人,其中大專以上畢業生擁有量比2005年淨增350萬人左右,人才密度達到60%;
2015年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達到6500萬人,其中大專以上畢業生擁有量淨增2000萬人左右,人才密度為68%(美國在1986年為78%);
2015年職員總規模達到3200萬人,大專以上畢業生擁有量淨增700萬人左右,人才密度為60%;
2015年商業服務人員總規模達到1.8億人,大專以上畢業生擁有量淨增1000萬人左右,人才密度為9%(美國1986年已達到34%);
2015年生產工人總規模達到2.3億人,大專以上畢業生擁有量淨增1000萬人左右,人才密度達到7%(美國1986年已達到22%);
2015年農民總規模下降為2.8億人,大專以上畢業生擁有量淨增250萬人左右,人才密度達到1%(美國1986年為18%)。
對未來若干年大學畢業生供求形勢的粗略判斷
從地域上看:城市、縣城和鄉鎮農村的新就業人才需求結構大約是:城市為60%,縣城為25%,鄉鎮農村為15%;
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單位、股份制、集體合作制單位和外商投資單位的人才需求大約占60%;私營、個體工商戶和城鎮其他非正規單位的人才需求大約占20%;鄉鎮企業和農村的人才需求占20%;分產業、行業來看:第一產業的人才需求大約占4%;第二產業占23%,其中工業占18%,建築業占5%;第三產業占73%,其中交通倉儲郵電通訊業占8%;商業、金融、餐旅和生活服務業占18%;教科文衛體和軟體、諮詢服務業占35%;機關、社會團體占12%。
分職業大類看:專業技術類人員崗位的人才需求大約占40%;職員崗位的需求占13%;商業服務類人員崗位的需求占21%;機器操作者和一線生產工人崗位的需求占22%;農林牧漁從業者中的人才需求占4%。考慮到“單位負責人”的絕大多數崗位需有一定管理、技術經驗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大學畢業生直接進入的可能性極小,故將其對人才的需求分解到其他職業類中。
綜上所述,三類白領崗位的人才需求大約占53%,三類藍領崗位的人才需求大約占47%,基本上各占一半。
下篇:開拓就業空間需調整高等教育結構:
新形勢下高校的重新定位
除了少數“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大學外,其他高等學校都要把培養套用型人才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
目前,全國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中期階段,這一新形勢要求全國高等學校重新定位,注意高等教育“生態結構”的合理化。前一時期,全國高等學校的發展存在著研究型大學熱、綜合型大學熱、多學科大學熱,片面追求成為高水平大學,造成高等教育生態結構失調。今後十多年,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進程中,是開發中國家,大量需要的是套用型人才、技藝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除了少數“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大學外,其他高等學校都要把培養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主戰場的套用型人才,也就是中、初級人才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既要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也要培養第一線的操作型人才。全國需要創建更多的特色院校、專門院校,多數學校要有學科特色和行業特色,要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辦學,創建更多的科研、技術開發和學生實習的校外平台。教育教學要更多地以就業為導向,花大力氣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
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的調整
本科畢業生的培養目標應該調整為中級人才
長期以來,處於精英教育階段的我國各級各類高等學校,都把培養高級人才定為自己的目標。在新的形勢下,各級各類高等學校有必要對學校的定位作出重大調整。未來幾年,全國碩士生、博士生年畢業人數將突破40萬人,比上世紀80年代初每年本專科畢業生的總和還要多出一半以上,他們將成為我國高級人才的主要後備力量,可以培養學術型人才、工程技術開發型為主。而本科畢業生的培養目標應該調整為中級人才,以培養套用型崗位人才為主。相應的大專、高職畢業生的培養目標應調整為初級人才,以培養知識技能複合的第一線操作型人才(俗稱“灰領”或“技術藍領”)為主。
科類、專業結構的調整
地礦類、能源動力類、機械類、輕紡食品類、化工與製藥類等學科的畢業生需求比較大
前幾年,在人才市場熱門專業和低辦學成本的雙重驅動下,許多高校不顧自身條件,盲目爭上社會熱門專業,造成部分學科專業規模嚴重失控。
第一是管理學科專業(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三個中類),本科在校生規模接近130萬人,專科在校生規模超過了150萬人,合計達到280萬人。
第二是經濟類專業(包括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三個中類),本科在校生規模達到57萬人,專科在校生規模達到34萬人,合計超過了90萬人。
第三是計算機與電氣信息類專業,本科在校生規模達到140萬人,專科在校生規模達到163萬人,合計超過了300萬人。
第四是外語類專業,本科在校生規模達到60萬人,專科在校生規模達到47萬人,合計超過了100萬人。
第五是藝術類專業,本科在校生規模達到62萬人,專科在校生規模達到35萬人,合計接近100萬人。
第六是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本科在校生規模達到15.5萬人,專科在校生規模達到1.2萬人,合計接近17萬人。
上述這些學科規模發展過快,遠遠超出了人才市場的吸納能力,需要在今後幾年適度調減招生規模。
與此同時,國家工業發展急需的地礦類、能源動力類、機械類、輕紡食品類、化工與製藥類等這幾年招生規模增長速度相對較慢,在高等教育總規模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這些學科的畢業生需求卻比較大,近幾年就業率都比較高,許多小企業和縣鎮兩級的工業企業都招不到大學畢業生,市場空間較大,應該適度擴大招生規模。
教學計畫和課程設定的調整
大多數本專科專業的教學計畫都要調整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訓時間的比例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除少數以“985工程”大學為主的研究型大學之外,其他各類高等學校都應把培養套用型人才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本專科生都要著重培養其在基層單位或第一線的工作能力。因此,大多數本專科專業的教學計畫都要調整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訓時間的比例,加強實踐教學、現場教學,要加強工科類、商科類、農科類大學生的技能訓練。
專業目錄和專業方向的創新
各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應與相應的行業和職業崗位相銜接
今後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絕大部分要培養成為套用型人才,走向各種職業崗位,因此專業目錄應具有學科和職業雙重特性。各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應從本校的優勢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與相應的行業與職業崗位相銜接,注重特色專業、特色人才的培養。目前,多數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過於強調通用人才的培養,缺少特色,到實際工作崗位上手較慢,缺少職業知識。以會計學專業為例,全國有近500個本科院校和900所專科學校設定這同一專業,教學計畫雷同,應該根據各行業需要分別細化為工業會計、農業會計、商業會計、衛生會計、行政事業會計等;又如熱加工專業可細分為鑄造、鍛造、焊接等,分別增加與對口行業相關的特色課程,通過專業與行業複合,就容易形成特色。
教師知識能力結構的調整
教師進修除了學科繼續教育外,還應加強到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兼職從事項目開發、技術改造
以培養套用型人才為主的大眾化高等教育,要求我們的高等學校專業教師“能文能武”,更多地成為複合型的雙師型人才。教師的進修除了學科繼續教育以外,還應加強到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兼職從事項目開發、技術改造,加強技能訓練和掛職鍛鍊。教師職稱的晉升不能光看論文發表了多少,還要看他的項目開發和技術套用的成果,與用人單位合作指導學生實習、實訓的能力等。
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
未能應聘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的,可以先從事生產第一線的操作性崗位,以後有機會再發展
從入學開始,學校就要對大學生進行大眾化高等教育條件下的就業觀念和人才市場環境的教育。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不能光眼睛朝上,更多的是要眼睛向下:在就業地區面向上,更多地走向中西部地區和小城市與縣鎮;在單位取向上,未能應聘機關事業單位的,更多地面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鄉鎮企業;在職業取向上,未能應聘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的,可以先從事生產第一線的操作性崗位,以後有機會再發展;未能被單位應聘的,可以向浙江許多民營企業創業人學習,在家庭、社會或政府的資助下,自主創業或與其他同學合夥創業,自己做小業主和老闆。
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