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在海外留學期間的跨文化適應狀況、現存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索性實證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對如何進一步完善高校跨文化教育培訓體系,提高學生跨文化適應能力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 |
| 第六章 實踐探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跨文化培訓模式構建 |
第三章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跨文化適應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 |
第四章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質性分析 | |
創作背景
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在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下,為尋求具有新時代特徵、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人才培養體系及實施途徑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是中國教育對外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中國急需的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實現高等院校的功能、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以及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辦學工作重心應放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上,應致力於實質性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以培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具有國際視野和民族精神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為辦學目標。在持續動態的跨文化教育互動過程中,中外合作辦學必須正確處理教育民族性與國際性的關係,這不僅僅是要引進外國優質教育資源為我所用,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先進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以高度的國家和民族責任心去設計和培養具有服務自己祖國和民族精神的、具有跨文化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要保證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質量,促進中外合作辦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重視對學生文化自覺、文化選擇和辨別以及跨文化適應和溝通技能等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基於此,《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跨文化適應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第一,該書為提高中外合作辦學學生質量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即跨文化適應水平與能力培養的視角。作者認為,項目學生跨文化溝通與適應能力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未來職業規劃,對整個合作辦學項目的教育教學質量存在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要從根本上保證中外合作辦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其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對項目學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視、培養和有效監控。因此,作者選擇以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為研究主體,依據跨文化交際學、跨文化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相關理論,通過點面結合的實證調查,對其現階段在文化互動過程中表現出的心理和社會文化適應狀況、問題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跨文化適應的綜合理論框架。
第二,該書採用片段描述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對項目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所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細緻質性分析具有很多亮點。不同於單純、枯燥地總結出一條條引起文化衝突的可能原因,作者首先對每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片段進行完整描述,然後緊接著運用相關的跨文化理論對現象背後所涉及的文化價值觀衝突、語言與人際交往模式差異、社會組織結構、自我和民族身份認同等方面的深層問題進行了客觀的、多方面的闡釋和分析。這種敘述與分析的方式更容易讓讀者在生動的閱讀中獲得共鳴,並能參考作者的分析思路和運用相關理論,對自身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相關跨文化事件進行相應的思考和分析,從而對其跨文化意識和文化分析辨別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實質性的幫助,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良好範例。
第三,作者在對調查結果進行細緻、深入的分析基礎上,初步構建了一個針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設計的跨文化培訓模式。該模式結合了實證研究結果以及跨文化培訓相關理論,並將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具有創新性。該模式不同於以往的“一站式”或“短期性”的出國前語言或文化培訓,而是有步驟、分階段地將不同的任務分布、貫穿於整個項目活動中,包括出國前、出國後和回國後,且在以項目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為重心的基礎上,同時考慮到教師和管理團隊的跨文化能力培訓及雙方院校的跨文化領域學術合作等內容,力圖將其有機結合,目的性明確,方法可行性強,對合作辦學雙方院校進一步開展和完善相關跨文化培訓、課程設定和學術合作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譚瑜(1984—),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士,曾留學澳洲3年,2007年11月獲悉尼大學碩士學位,2013年6月獲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主要從事跨文化心理與教育、跨文化交際、民族教育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