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之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ɡāo róu zhī zh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柔之志
- 拼音:ɡāo róu zhī zhì
- 性質:漢語成語
- 解釋:指淡泊榮利,因愛戀賢妻而不願做官的志向
高柔之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ɡāo róu zhī zhì。
高柔之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ɡāo róu zhī zhì。指淡泊榮利,因愛戀賢妻而不願做官的志向。《世說新語·輕詆》“高柔在東”劉孝標註引《高柔集敘》說,高柔自娶妻後,因妻姿色清惠而辭去官職,營宅於伏川,愛玩賢妻,有...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幹從弟,以善於治法聞名。從小吏任起,二十年後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後,升任太常。七十二歲時出任司空,隨後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變時支持司馬懿,據曹爽大營,以假節行大將軍事。數年後榮升太尉,進爵安國侯。景...
高柔仁義執法,選自《三國志》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按時間順序先後記敘了西漢三國時期魏國重臣高柔的七件事情。講述高柔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故事。反映了高柔反對嚴刑重典、反對濫用刑罰、主張公正執法的法治思想。文章 高柔,字文惠,陳留圉人也。太祖平袁氏,以柔為管長。縣中素聞其名,奸吏數人,皆自引⑴...
《以高柔為理曹掾令》是東漢文學、政治家曹操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魏志·高柔傳》。背景介紹 建安十九年(214年)十二月,丞相府設定理曹(丞相府主管刑法的部處),任命高柔為理曹掾(管理一個部處的長官)高柔,初隨袁紹的外甥高斡,後歸曹操,長期從事刑法工作,執法公正,獄無積案。原文 夫治定之化,...
高柔請名案,此案發生於三國魏明帝時。案件經過 三國魏明帝時,高柔任廷尉。當時有關狩獵的法令規定很嚴,宜陽典農劉龜私自在禁地內射兔,他的功曹張京到校事官那裡告發了他。魏明帝沒有公布張京的姓名,只把劉龜逮起來,關入監獄,高柔上表請求公布告發者的姓名。明帝大怒說:“劉龜竟敢在我的禁地內狩獵,應當...
高柔,高幹的從弟或從子。曾依附高幹,後跟隨曹操,魏國太尉,封安國侯。(註:《三國志》記載高柔是高靖的兒子,高幹的從弟。但《陳留耆舊傳》記載高固生高慎,高慎生高式、高昌、高賜,高式生高弘,高弘生高靖;謝承《後漢書》又記載高幹是高賜之孫;若把兩書結合,則高柔是高幹的從子,與《三國志》衝突...
司馬懿以郭太后名義下令,關閉了各個城門,率兵占據了武庫,並派兵出城據守洛水浮橋;命令司徒高柔持節代理大將軍職事,占據曹爽營地;太僕王觀代理中領軍職事,占據曹羲營地。然後向魏帝稟奏曹爽的罪惡說:“我過去從遼東回來時,先帝詔令陛下、秦王和我到御床跟前,拉著我的手臂,深為後事憂慮。我說道:‘太祖、...
歷史評價 陳壽:“韓暨處以靜居行化,出以任職流稱;崔林簡樸知能;高柔明於法理;孫禮剛斷伉厲;王觀清勁貞白;鹹克致公輔。”郝經:“孫禮蹇蹇抗直不撓,王觀勁挺清亮,並有王臣之風。”子嗣 王悝,嗣子,鹹熙年間改封膠東子。史籍記載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朱元璋: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彧,猛將如遼、郃,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王夫之:曹孟德推心以待智謀之士,而士之長於略者,相踵而興。孟德智有所窮,則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無遺策。羅貫中:漢末荀公達,當時號大賢。知能過寧武,德可配顏淵。功...
這篇令被收錄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其中關於所謂曹髦弒殺太后的說法基本不被採信,但“從懷裡掏出黃素詔書”、“聲稱要親自出宮討伐大將軍”等多個細節,在裴松之注徵引的多篇關於司馬昭弒君的文獻中得到了反映。五月八日(庚寅,6月3日),太傅司馬孚、大將軍司馬昭、太尉高柔、司徒鄭衝上奏,在指責被弒殺...
公孫晃,公孫康長子,因任子制被公孫恭送至洛陽為官,公孫淵叛亂前曾屢次說明此事,公孫淵叛亂後,高柔認為可以根據公孫晃之前的言行赦免他,魏明帝不聽,下令賜其金粉,公孫晃及其妻子皆吞金而死。公孫淵,字文懿,官至大司馬,封樂浪公,後反魏自稱燕王,魏明帝派司馬懿將其討斬。孫子 公孫修,公孫淵之子。與...
當西晉史學家陳壽在著述《三國志》的時候,早在建安五年(200年)劉馥所建的土壩和池塘,一直都在沿用。劉馥及繼任的揚州刺史溫恢,與當時的兗州刺史司馬朗、并州刺史梁習、豫州刺史賈逵、涼州刺史張既等六位刺史被陳壽載入三國志,合為一傳敘述,讚頌其等是當時所有州刺史中“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
《讀史觀天下-三國志解讀》是2011年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志華。內容介紹 《三國志解讀》內容簡介:中國的歷史記載從先秦時代萌芽、發展,此後歷代不絕,猶如一條長河,奔流不息。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記載歷史的國家,“唐虞三代,《詩》、《書》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
丞相理曹掾令 《丞相理曹掾令》是一篇古文,出自《魏志·高柔傳》。夫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是以舜流四凶族,皋陶作士;漢祖除秦苛法,蕭何定律。掾清識平當,明於憲典,勉恤之哉!(《魏志·高柔傳》)
接著任命司徒高柔假節代理大將軍事,接管曹爽的職權;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接管曹羲的禁軍。曹爽接到彈劾表後,一時驚慌失措,不敢告知曹芳。於是將天子車駕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樹木建成鹿角,徵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與此同時大司農桓范與大將軍司馬魯芝逃出洛陽,跑到高平陵會合曹爽。桓范力勸曹爽帶皇帝到許昌,以皇帝...
高柔為此提醒曹操:“大軍西出,韓遂、馬超等必會懷疑是襲擊自己,必定互相煽動。宜先平定三輔(關中),三輔(關中)平定了,漢中只要傳上檄文便可平定了。”曹操未予理睬。關中各將果然產生懷疑,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合稱“關中十將”)等十數部軍起兵反抗,推舉韓遂為...
”太尉鐘繇、司徒華歆、鎮軍大將軍陳群、侍中辛毗、尚書衛臻、守廷尉高柔等人一同表奏“鮑勛的父親鮑信在太祖時有功勞”,請求赦免鮑勛的罪過。文帝不許可,於是殺了鮑勛。鮑勛內心修養行為本來就美好,廉潔而能施捨,死的時候,家裡沒有多餘的財物。鮑勛被處死後二十日,曹丕就逝世,人人都為鮑勛感到惋惜。歷史評價 ...
初,修識高柔於弱冠,異王基於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人也。少與管寧俱以操尚稱,州府辟命皆不就。黃巾起,原將家屬入海,住郁洲山中。時孔融為北海相,舉原有道。原以黃巾方盛,遂至遼東,與同郡劉政俱有勇略雄氣。遼東太守公孫度畏惡欲殺之,盡收捕其家,政得脫。度告諸縣...
叡之營土木、多內寵、求神仙、察細務、濫刑賞也,舊臣則有陳群、辛毗、蔣濟,大僚則有高堂隆、高柔、楊阜、杜恕、陳矯、衛覬、王肅、孫禮、衛臻,小臣則有董尋、張茂,極言無諱,不避喪亡之謗詛,至於叩棺待死以求伸;叡雖包容勿罪,而諸臣之觸威以抒忠也,果有身首不恤之忱。個人作品 《全三國文》錄...
九月,任命司徒高柔為太尉。十月,封司空鄭沖為司徒、尚書左僕射盧毓為司空。甘露二年(257年)五月一日,曹髦來到國學館,命群臣賦詩。侍中和荄、尚書陳騫等人作詩時拖延時間,掌管文化教育的朝官奏免他們的官職。曹髦說:“我是不太聰明的人,卻比較愛好風雅,今天讓群臣即席吟詠,不過是想從中了解朝政的得失。但...
高柔,字文惠,官至太尉,封安國侯,卒諡號元。兄弟 高俊,高誕長兄,官至大將軍掾屬。高光,高誕之弟,官至尚書令、金紫光祿大夫,封延陵縣公。卒贈司空、侍中。史料記載 高誕於《晉書》無傳,其資料散見於其它史籍中:《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 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注引《晉諸公贊》《晉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