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道路是指用高出地面6m以上(淨高加橋樑結構高度)的系列橋樑組成的城市空間道路,與地下道路相比,雖然兩者均可負擔客貨運輸,能與地面道路銜接,但造價則比地下鐵道便宜。相比之下,高架道路則視野開闊,空氣清新、行車舒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架道路
- 外文名:overhead road
- 功能:增加路網容量等
- 優點:提供車速、成本低等
- 缺點:破壞城市幹道在空間上的流暢性等
- 學科:建築學
設計原則,設定條件,功能,優越性,負面影響,
設計原則
(1)在總體規劃指導思想指導下,以所在道路規劃為依據進行該路上面的高架工程設計。
(2)合理解決工程兩終端的接口處理,並注意與橫向道路的聯繫,發揮高架道路快速幹道的功能。
(3)滿足沿線工廠、單位、住宅車輛出入要求,保持高架下地面道路的城市道路功能。
(4)高架道路的線形與橋樑結構的造型應考慮城市景觀的需要,採用輕盈挺拔、外形和諧的結構線條,以達到改善城市環境,美化城市的目的。
(5)考慮近、遠期結合:例如近期建設必要的上下匝道,預留立交匝道接口,沿線立交可分期建。
(6)縮短施工期限,儘可能採用預製構件和能加速施工進度的設計,合理組織施工和組織交通。
(7)結合工程建設特點,採用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新技術、新工藝。
設定條件
(1)城市交通環境的需要
高架道路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路,在無其他方法可行的情況下才建設高架道路,一般來講在以下情況下可考慮建設高架道路。
①城市中的快速交通路網體系需用快速環路或快速放射線道路來使交通流快速疏散。
②城市中心區域道路面積少、人口密度大、建築密度高。由於人口和建築過於集中,造成市中心區域交通擁擠,並且可利用的主、次幹路較少。
③城市道路交通過於擁擠已經嚴重影響到市民的出行、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形象。
(2)高架道路的選擇
從直觀現象上來看,在車滿為患的道路上建設高架道路,可以最大限度地緩解該條道路的交通阻塞問題,但從城市的整個路網系統的角度出發,並不是每一條車滿為患的道路都適合建造高架道路。建造高架的道路應該滿足以下條件:
①道路為城市的快速路或交通主要幹道;
②道路需具有完整的交通性;
③道路需有較寬的路幅,路幅一般需大於50 m;
④道路兩側的土地開發以辦公活動、公共活動和工業等為主,環境容忍程度較為寬容,不會對市民的生活、休息和學習的環境有較大的影響;
⑤所選道路需組成一個布局均勻的網路,可以從最大效率上利用高架道路系統。
功能
高架道路在路網中的作用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充分利用城市空間,增加路網的容量
以上海市內環線高架為例,內環高架是利用中山環路的中央部分建築橋墩,在其上空建高架路,形成了高架雙向四車道、地面道路雙向四車道、兩側各一條非機動車車行道和人行道的立體結構交通體系。其總共有雙向8車道外加兩側各一條非機動車車行道和人行道,以及橋下可利用停車和綠化用地,這在路幅寬度35~50 m的地面平面道路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2)強化主幹線的交通功能,提高通行能力
因城市主幹線上交通量大,路幅較寬,所以通常把高架道路建在原城市的交通主幹線上。一方面,高架快速、連續的交通條件,吸引大量交通;另一方面,城市高架道路主要承擔了經市區的中長距離的客貨交通。由於避免了車輛在地面道路因車速差異、轉向、變換車道而形成的相互行車干擾,從而改善了地面道路的擁擠狀況,強化了主幹線的交通功能。
(3)改善交通條件,增強運輸效益
高架道路禁止重型車、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實現快慢分流,且無橫向車流的行車干擾,因此行車較一般城市道路更具安全性、連續性和快速性,運輸效益相應提高。
優越性
1.利用現有道路不多的空間增加路網容量
法國有利用不通航的河道上空縱向架起橋墩築橋成路的實例,我國目前則利用現有道路的中央部分築起橋墩,在其上空建路,使原四車道的地面道路增至八車道或十車道。高架路占用地面按標準設計,四車道高架占用地面6m寬,六車道高架占用7m寬,六車道高架起到地面十二車道的作用。
2.強化快速幹線的交通功能,交通分流
高架道路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主要承擔經市區的中、長距離過境性客、貨交通,它可以從空間上分隔穿越某大區的過境交通與到達某分區的目的地交通(地方交通)。因而得以避免地面道路由於車速差異和轉向換車道形成的相互干擾,高架不受紅綠燈信號限制(僅在匝道出入地面道路時有紅綠燈控制),和其他行駛車輛無干擾,且無衝突,是連續運行封閉的汽車專用道路。
3.提高車速,提高通行能力和運輸效率
由於快慢分流,無交叉口橫向車流之干擾,設計車速為60~80km/h的高架道路,實際行程速度至少可達50km/h,符合快速要求,從而縮短交通時間,提高運輸效率。高架快速便捷的交通條件吸引大量車輛上下高架,四車道的高架斷面流量達70000veh/d。
4.建設周期短、成本低、見效快
相比其他城市快速交通系統,如捷運、輕軌來說高架道路具備上述優點。
5.節約用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對於高速公路及一般公路的高路堤路段,通過修建高架橋取代高路堤,不僅可以大大節約用地,還可以避免由於填築高路堤需要大量土石方對沿線自然環境的破壞,其造價也比填築高路堤便宜。比如填築1 km長30 m高的路堤,邊坡按1/1.5的坡度,路基寬度按26 m計,占地寬度不少於140 m,需填築的土石方量達240萬m3。因此,高架道路不僅廣泛用於改善大城市日益擁擠的交通環境,也越來越多的用於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的高填方路段。
負面影響
1.景觀
高架主線猶如一條灰色的混凝土“龍”,縱貫在十分擁擠的交通道路上空,對於其下的行人和車輛而言產生了壓抑感,加之粗短的墩柱體系更令城市空間顯得狹隘,破壞了城市幹道在空間上的流暢性,雖幾經綠化美化,但收效甚微。
因此,建造高架道路對不同城市應有區別,慎重而行,即使需修建也要規劃好位置,對於鬧市區、商業中心等人流繁忙的路段則不宜建造。
2.污染
交通量劇增導致有限空間內機動車行駛所造成的尾氣、噪聲急劇增加。
高架道路下的地面通風不良,廢氣不易擴散,高架道路開通後,車輛增加,廢氣量也增加;噪聲污染也較無高架道路時嚴重,地面車輛受高架道路的遮蓋,聲波折射音量加大,而高架道路處由於標高較高,噪音源對高層建築的距離近,雖然在必要地段設有防音牆,但噪聲污染只是對少數層位有所減弱,不能消除。此外高架道路經安裝防音牆後,對路邊建築的採光、通風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