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杜村

高杜村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 位於市區南部,屬市中街道辦事處。北距市政府2公里,東距市中辦事處1公里。 北靠黃河一路,南依黃河舊堤,西鄰新蒲城、東李二村,東接渤海七路。 整個村落東西廣660米, 南北長370米,面積264200平方米。1996年,全村有234戶,607口人,共有高、杜、王、李、張、龐、趙、胡、牟、劉、孫、董、仲、薛等14個姓氏,其中以高、杜、王3姓人數最多。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有耕地3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杜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264200平方米
  • 人口:607人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建設,

地理環境

高杜居委會所處地理環境優越,渤海七路與黃河一路於此交會,交通方便,村南緊臨黃河與蒲湖,水源充足,環境優美。隨著濱州市經濟與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高杜居委會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高杜居委會原系建市前的高杜村,由高家、杜家二村組成。高家、其祖先原為高官寨人(原屬濱州,今屬高青縣),系元前遺民,自十二世遷居而來,始稱大高家,又曾名千鼎高,後簡稱高家。1369年(明洪武二年),杜氏祖先由河北棗強遷居濱州城裡南街。清康熙間,杜氏十一世孫杜鹹中、杜用中、杜建中三兄弟遷居於此,代代繁衍,漸成村落,村中曾建有樓,故稱杜家樓,後省稱杜家。王姓亦於明洪武二年自山西太原遷居於高家。1956年,二村合政,始稱高杜村。1982年濱州市建立,高杜被劃入市中辦事處, 建高杜居委會,下設3個居民小組。1984年,居民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1996年從業人口215人,其中從事工業生產者87人,從事第三產業者128人。全年國民生產總值達2800萬元,創利稅150萬元,固定資產總值1500萬元,人均純收入3800元,被市政府公布為小康村。

歷史沿革

高杜村東與北鎮緊鄰,明清以來,大清河於村南流過,河道後來為黃河所奪。村東南數里之遙便是魯北地區最大的水旱碼頭,扼膠東數府北入京津官道之咽喉。歷史上此處便是魯北一帶車船往來,商賈湊集的一大商品集散之地。因此,高杜村之居民歷來就有經商之習,耕種幾畝薄田之餘,多兼營一點小本生意以補貼生活之需。如:挑賣山果、叫賣糖胡蘆,經營車馬挽具、鞭炮火藥、箅子、熟食業等,成為傳統。儘管如此,由於時代所限,本小利微,再加苛捐雜稅、戰亂頻仍,除極少戶家過的較為富裕外, 大多數人民仍處於貧困境地。到1946年,土改時,高家有人288口,土地576畝;杜家有人127口,土地381畝。這時剛剛結束了日偽統治,民生凋敝,百業待興。土改後,幾千年來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結束了,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生產力得到了解放,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又經過農業合作化運動,生產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 到1956年兩村合政時,糧食畝產達到500餘斤,棉花畝產達到皮棉80斤,全村國民生產總值達到7萬餘元, 每個工值達到0.80元,人均收入近百元。1957年,工值達到1.00元, 人均分配達120元;1958年工值達到1.60元。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集體經營的總收入降到了5萬元,人均分配降到58元。1962年以後, 農業生產開始逐步好轉,糧食畝產達到500斤,棉花畝產達到90斤皮棉,村支部書記杜述連參加了在濟南召開的全省勞動模範代表大會, 受到省委領導的接見。1965年,全村集體經營總收入恢復到7萬元,人均分配恢復到80元。

建設

由於歷史傳統的影響,高杜人民始終沒有放棄工副業生產。雖然自合作化以後,上級政府強調農業生產,工副業生產,特別是個體工副業生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是高杜村的工副業生產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們從歷史的經驗和自己的生產實踐中深深懂得,要改變本村長期貧窮落後的面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單靠農業是不行的,必須發展工副業生產。10幾年來,工副業生產產值一直占全村國民生產總值的60%左右。1964年,農業生產得到全面恢復後,高杜村黨支部決定在原有基礎上擴大工副業生產。經過艱苦努力,到1965年,集體擁有了翻砂、運輸、電磨、毛刷、電氣焊、 車床、 麻袋、麻刀、地毯、建築隊、馬車店等10幾項工副業生產,年產值達到5.6萬元, 占全村國民生產總值的80%。10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左傾”錯誤路線的影響,農民的家庭副業生產被當做資本主義尾巴割掉,嚴重打擊了農民從事工商副業的積極性。儘管如此,高杜黨支部頂住了“左”的干擾,領導班子並沒有癱瘓,堅持“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不但使集體的副業生產堅持了下來,而且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翻砂、建築、運輸產業壯大了隊伍,擴大了規模,開始向著正規化企業發展的路子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到1975年,全村集體工副業收入達36萬餘元,占全村工農業總收入38.9萬元的90%。高杜村堅持興辦工商業壯大集體經濟,改善村民生活的企劃終於艱難起飛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