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之間用藥的效果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個體對藥物的反應非常敏感,所需藥量低於常用量,此稱為高敏性,臨床上多指內臟高敏性。反之,有些個體需要用高於常用量的藥量才能出現藥物效應,此稱之為低敏性。
內臟高敏性,高敏性與症狀和疾病的關係,內臟高敏性形成機制,嗜鉻細胞、5-HT及其受體與內臟高敏性,肥大細胞作用機制,神經傳導通路異常,
內臟高敏性
內臟高敏性指機體對疼痛和不適的閾值降低,呈多部位、瀰漫性分布。在FD患者中,內臟高敏性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對化學性刺激或機械性擴張的閾值降低,例如對酸、溫度感覺過敏,近端胃對機械擴張的敏感性增加等。科學家套用電子恆壓器分別測定FD患者和健康對照者胃機械擴張感知、不適、疼痛的壓力和容積閾值,發現FD患者對胃機械擴張刺激的感知閾值、不適閾值、疼痛壓力閾值均較健康對照者顯著下降;有人發現160例FD患者經氣囊加壓後,有34%出現感覺過敏、48%胃不適過敏、54%胃感知過敏。對部分FD患者的基礎胃酸、最大胃酸排出刺激試驗及24h胃pH監測,均未顯示胃酸分泌增多,認為可能與胃黏膜對酸的敏感性增強有關。此外,FD患者還對不同溫度的敏感性不同,何旭東等在用不同溫度的水進行飲水負荷試驗表明,FD患者不僅初次飽足閾值及最大耐受閾值均較正常人明顯降低,且37℃與4℃達最大耐受閾值時飲水量差值明顯高於對照組,說明FD患者對低溫刺激耐受性差。總之,內臟高敏性表現形式多樣,它廣泛參與了FD發病過程,是FD發病重要基礎。對於內臟高敏性的檢測方法目前主要有恆壓器檢測技術、腦顯像技術、黏膜電刺激方法、溫度刺激方法等,其中腦顯像技術包括功能性磁共振(fMRI)、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PE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SPECT)、皮質誘發電位(CEP)、腦磁圖(MEG)等,在FD中套用較多的是恆壓器檢測技術及腦顯像技術。
高敏性與症狀和疾病的關係
高敏性與症狀和疾病的關係尚有爭議,但大量資料提示:
(1)大多數功能性腸道疾病病人具有與症狀相關的感應異常;
(2)內臟擴張可複製病人的症狀;
(3)內臟高敏性可放大動力引起的症狀;
(4)精神壓力可增加BIS病人胃腸道敏感性;
(5)內臟敏感性可能與疾病的活動性相關,使用阿米替林可改善症狀、提高痛閡;
(6)目前針對感覺神經元的藥物如5-羥色胺-3(5-HT-3)拮抗劑,能有效地減輕多數IBS病人的症狀。
內臟高敏性形成機制
關於內臟高敏性的形成機制,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認識,現代研究認為主要與肥大細胞、嗜鉻細胞增多、5-羥色胺(5HT)功能紊亂及感覺傳入神經通路異常等有關。
嗜鉻細胞、5-HT及其受體與內臟高敏性
嗜鉻細胞是消化道內5-HT的主要儲存細胞,嗜鉻細胞接受多種神經遞質的調節。現代研究認為,嗜鉻細胞可以感知消化道內的各種刺激的變化,並在感受刺激後分泌5-HT,作用於消化道黏膜受體和傳入神經纖維上的受體,從而調節腸道功能和神經反射。有研究發現,部分高敏性FD患者嗜鉻細胞數量增多,染色強度增強,這表明嗜鉻細胞數量增多、功能活躍,而胃黏膜中嗜鉻細胞增多,5-HT釋放增多,作用於神經傳入纖維,使神經衝動發放增多,導致內臟敏感性高。
肥大細胞作用機制
肥大細胞是來源於骨髓的祖細胞經血流遷移到結締組織內發育而成,其胞質內充滿嗜鹼性顆粒,內含組胺、肝素、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類胰蛋白酶、胃促胰酶及糜蛋白酶等。在受到刺激時,肥大細胞發生脫顆粒反應,釋放多種遞質,引起一系列生物學效應。根據蛋白酶成分的差異,人體的肥大細胞主要分為2型,即T型(只含有類胰蛋白酶)和TC型(既含有類胰蛋白酶,又含類糜蛋白酶)。王彤等運用光鏡觀察人胃黏膜組織中肥大細胞的形態,證實人胃黏膜中同時存在2種類型的肥大細胞。近年來,研究表明部分FD患者中胃黏膜中肥大細胞及脫顆粒增多。有研究發現感覺過敏組FD患者近端胃黏膜肥大細胞數量增多,擴張刺激後肥大細胞脫顆粒增多;有人通過對FD胃排空延遲的患者胃竇部、胃體部高倍鏡視野下肥大細胞的數目與正常組對照,發現FD患者中排空延遲者肥大細胞數目增多,脫顆粒增多。
肥大細胞參與內臟高敏性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人們發現肥大細胞與胃腸神經細胞在解剖位置上存在著廣泛的靠近,在生理上,肥大細胞和神經細胞相互影響,肥大細胞可影響神經細胞的功能,同時神經細胞可調節肥大細胞的生長、發育及功能。肥大細胞在FD的發病中具體機制可能與肥大細胞釋放的組胺、5-HT能改變神經膜電位,使神經的興奮性發生改變以及其分泌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如組胺、腦腸肽、前列腺素、肝素等具有直接致痛作用有關。總之,肥大細胞與胃腸神經系統關係密切,胃組織內肥大細胞增多及其脫顆粒反應是形成內臟高敏性的重要基礎。
神經傳導通路異常
內臟感覺過敏還可能涉及到感受器、信號傳入、脊髓外角及中樞神經等。胃腸道受外在神經和內在神經雙重支配,外在神經是指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內在神經即腸神經系統。傳導內臟感覺的神經纖維有2種,即與外在神經相伴隨的感覺神經和腸神經系統內部的感覺神經。後者主要是包含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及P物質(SP)等神經肽的神經纖維,在內臟高敏性的形成中至關重要。CGRP是一種含有37個胺基酸的神經肽,廣泛分布於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目前對CGR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腸道,現代研究無論是中樞還是外周CGRP的釋放均參與了內臟敏感性變化。在脊髓中疼痛傳導的過程,初級傳入神經纖維中樞端末梢釋放SP、CGRP等神經肽類,引起脊髓后角淺層神經元的去極化。在外周,正常的腸壁僅釋放少量的CGRP。研究發現,外源性CGRP或在乙酸存在前提下結腸擴張時的CGRP釋放能激活內臟傳入神經纖維上的CGRP受體,而且,鞘內注射其拮抗劑後可逆轉腸道高敏感性。近年研究證實消化道內也存在大量的CGRP陽性纖維,有人用免疫組化法檢測FD患者近端胃黏膜中CGRP和SP免疫陽性纖維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發現FD感知過敏組患者胃黏膜中CGRP、SP陽性纖維的興奮性是增加的,且合成和釋放CGRP、SP也是增加的。SP主要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脊髓背根和腸道神經系統,小部分分布於腸嗜鉻細胞,其可促進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和腸蠕動,刺激膽囊收縮;SP神經還是腸道感覺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痛覺傳導有關,可能參與各種內臟神經反射。SP作用機制可能是與其胃腸道受體NK1,NK2,NK3受體結合,從而調節腸的運動、電解質和腸液的分泌;此外SP還通過觸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前列腺素、緩激肽、5HT等炎症遞質,引起神經性炎症和疼痛,而導致內臟高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