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政軒

高政軒,男,1975年10月出生,博士,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規劃教研室副研究員,四川大學引進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政軒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倫敦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稱:副研究員
人物經歷,社會任職,科研項目,研究領域,教授課程,代表論著,專書,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專欄,策展專文,翻譯作品,獲獎情況,

人物經歷

1.2015.7–至今 , 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副研究員
2. 2015.2–2015.6 ,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3. 2014.7–2015.1, 東海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4. 2014.2–至今 , 義大利米蘭B.OND建築與都市事務所,規劃設計顧問
5. 2013.9–2015.6 , 群創知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規劃建築師
6. 2013.7–2015.7 ,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博士後
7. 2010.6–2014.8 , Ensemble Urbain皇延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建築與都市更新顧問
8. 2007.10–至今 , 新里巷運動:廣州城中村微觀改造,項目負責人
9. 2005.9–2012.3 ,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地理系,博士 (PhD)
10. 2004.9–2005.6, 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國際人居中心,高級碩士 (Advanced Master)
11. 1998.9–2002.6 ,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Master)
12. 1993.9–1998.7 , 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 (Bachelor.

社會任職

曾任第四屆連州國際攝影節暨學術研討會官方翻譯(2008),曾任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執行長、Ensemble Urbain皇延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建築與都市更新顧問、米蘭B.OND建築與都市事務所設計顧問、東海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群創知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築規劃師、微觀城市改造:廣州城中村“新里巷運動”項目合伙人
2013 – , 南京大學台灣校友會,監事。
2013 – 2014,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執行長。
2013 – 2014, 「TEAM 20兩岸建築新人獎暨城市發展策略與方法研討會」,台灣都市計畫學會,學術顧問。
2010 – , 「中國風景 – 當代攝影師」,學術委員。
2008 – 2009, 「CUBE180:和諧人居國際競圖」,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海外策展人。

科研項目

1. 「城鎮化與社會企業治理研究」,四川大學引進人才啟動項目,(2015,主持)。
2. 「台中兒童藝術館OT案」,台中市文化局,(2015,參與)。
3.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實習片場暨道具工坊新建案前期評估」,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4,主持)。
4. 「台北市明倫國小創造力學園OT案」,台北市文化局,(2014,參與)。
5. 「台中市楊逵文學紀念館OT案」,台中市文化局,(2014,參與)。
6.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兒童學藝中心展示規劃案」,台北故宮博物院,(2014 – 2015,主持)。
7. 「非洲布吉納法索世界貿易中心新建案」,非洲布吉納法索總統府,(2014 – ,主持)。
8. 「城市博物館:一個現代性的尋夢計畫」,國立台灣博物館,(2014 – 2015,協同主持)。
9.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國小活動中心暨游泳池前期規劃研究」,台北市教育局,(2013 – 2015,主持)。
10. 「國立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兒童館展示規劃案」,國立台灣博物館,(2013 – 2014,主持)。
11. 「新里巷運動:廣州城中村微觀改造」,(2007 – ,項目負責人)。
12. 「海螺行動:中英社會住宅解決方案研究」,萬科集團與駐廣州英國文化辦事處,(2007,顧問)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關注城市規劃、城鄉治理、日常生活地理學、建築歷史理論與實踐,特別是中國以及亞太國家與區域的城市化與現代化模式的比較研究。
企圖通過田野調查與個案分析,將正式與非正式交雜、政府管理-公民權-都市空間重新交涉、政府實踐與制度重新配置、可支配空間與身體的重新被描繪與規訓化等議題放到更大的脈絡中,並且聯繫上例如後現代經濟、新自由主義的修辭術、全球化市場霸權與普世價值的帝國主義的雙重標準、民粹式反抗與仇恨的認同政治、知識份子的連續性承諾、自我內化的後殖民與東方論的歷史正當性、激進華辭與文化拼湊等介在不同領域之間的議題。

教授課程

《規劃設計-1、2》
《城市性與策略式設計》
《建築與現代性論述》
《現代建築歷史編纂》
《日常生活地理學》

代表論著

專書

1. Cheng-Hsuan Kao, Urban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ight to the City: The Regeneration of Urban-Villages in Guangzhou, China.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Ltd., Cambridge, proceeding.

期刊論文

1. 高政軒,〈現代建築美學論述中的倫理修辭〉,《文字行動2001-2003世安美學論文獎作品集》,允晨文化,台北,2005,pp. 152-180;《建築倫理與城市文化第四輯》,秦紅嶺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2015,pp. 3-42。
2. 高政軒,〈抑或納瑟希斯自戀與正統現代的詭奇替身?〉(Or an Uncanny Double of High Modern in the Narcissistic Mirror?),《夜城: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台灣城市文化的思索》,國立美術館,台中,2008,pp. 86-105。

會議論文

曾為第11屆義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8)、英國伯明罕博物館「From Canton to Guangzhou」城市影像展(2008)、第五屆深圳文化創意十二月(2009)、瑞士ALPA相機城市攝影展(2010)、深圳香港建築城市雙年展(2010)、「中國風景」當代攝影師巡展(2011-2015)等與都市建築領域相關活動撰寫評論專文。
1. Chaolee Kuo, Cheng-Hsuan Kao; "Oceanic Modernity as a Strategic Problematizing Activity: On the New Regionalism Architecture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Docomom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eoul(第十三屆國際現代建築遺產保護會議論文集),韓國首爾,2015。
2. 高政軒,〈海洋的現代性 – 一個策略式的問題意識建構〉,《海洋現代性研討會論文集》,陳濟民、郭肇立編,台灣博物館與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台北,2013。3. Cheng-Hsuan Kao, “Multipal Cresis and the Desire for Rapid Development: on the ‘Urban Villages Regeneration’ in Guangzhou,” Leuven Centre for Global Governance Studies(比利時魯汶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2009。
4. Cheng-Hsuan Kao, “Constructing the Geneaology of the ‘Urban Villages Regeneration’ in Guangzhou,” 10th Asian Urbanization Conference, Asian Urban Research Associ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學亞洲城市研究協會第十屆亞洲城市化研討會),2009。
5. Cheng-Hsuan Kao, “Le Mot Juste de L’espace? On the Reformation of the Urban Village in Guangzhou,” Research Postgraduate Conferenc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研討會),2008。
6. Cheng-Hsuan Kao, “Mobility of Expertis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Place Making: On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Urban Villag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in RGS-IBG PGF Mid-term Conference(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期中研討會),2006。

報紙專欄

1. 高政軒,〈從「人民的建築」到「人民的城市」〉,《時代周報》,第126期,評論版,廣州,2011, 04, 25。
2. 高政軒,〈城中村改造需要制度創新〉,《時代周報》,第97期,評論版,廣州,2010, 09, 23。
3. 高政軒,〈左手拆城中村,右手蓋「弱建築」?〉,《時代周報》,第56期,文化版,廣州,2009, 12, 12。

策展專文

1. 高政軒,“Landscaping China – Translating Modernity Mutatis Mudandis”,《中國風景第三回 – 視向》,廣東嶺南出版社,廣州,2014。
2. 高政軒,〈超越中國的視覺國民性-形式的意義:大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作品展〉,(“Beyond the Visuality with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 Form Matters: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ure Exhibition”),《現代裝飾》,深圳,2009, 12,pp. 14-19。
3. 高政軒,〈跋:反向梳理城市化的命運神話學〉,(“Brush the Strong Discourses of Urbanization against the Grain”),《CUBE180在深圳:和諧人居國際競圖》, 關山月美術館,深圳,2009。

翻譯作品

1. 《建築與現代性》,Hilde Heynen著,高政軒譯,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台北,2012。
2. 《流動・中國》,劉博智攝,高政軒譯,汕頭大學出版社,2007。
3. 《香港的另一面》,蒙敏生攝,顏文斗編,高政軒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

獲獎情況

1. 2015. 09 四川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2015-2017)
2. 2008. 04 香港大學與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社會科學院研討會獎學金
3. 2007. 04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
4. 2007. 01 台北土城看守所歷史園區與空間營造提案首獎
5. 2006. 05 倫敦大學旅行獎學金
6. 2004.05 陸軍工程士獎
7. 2003. 12 世安文教基金會美學論文獎
8. 2003. 03 台灣建築學會優秀論文獎
9. 2002. 12 世安文教基金會美學學位論文獎
10. 2001. 06 東海大學建築系獎學金
11. 2000. 06 祐生研究基金會論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