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類科技-產業綜合體。它將高校、研發機構、企業等主體在空間上有組織地相對集中起來,促進這些主體建立起各種相互關係。其基本任務是研究、開發高新技術,並迅速促使科研成果商品化、產業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 外文名: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 類型:科學園、技術城和高技術加工區
  • 基本任務:研究、開發高新技術等
  • 代表:美國矽谷等
  • 學科:建築學
發展歷史,類型,科學園,技術城,高技術加工區,高技術地帶,選址,布局類型,

發展歷史

(一)起步階段
從1948年第一個高技術區出現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世界高技術區的建設處於起步階段,且分布地域較窄。1951年出現在南加利福尼亞矽谷地區的斯坦福工業園是這一階段的重要標誌,並成為日後全世界高技術區建設的成功典範。但那時斯坦福工業園占地僅0.2平方公里,為企業自發集聚形成,政府干預很少。之後,美國又陸續出現了128公路高技術產業帶、北卡羅萊納三角研究園等高技術園,推動了美國興建高技術園的第一股浪潮。
受美國的影響,當時其他西方已開發國家對建立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它們把興建高技術區看作是加速技術由實驗室走向市場的一項重要措施。英國是西歐建立高技術區最早的國家。1970年英國在劍橋大學的聖三一學院的0.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劍橋科學園;法國於1969年開始籌建索菲亞·安蒂波利斯科學城;日本在1963年也開始建立筑波科學城,成為當時建有高技術園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應該說,在這一時期,世界範圍的高技術區都處於起步階段,數量較少。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世界上僅有20多個高技術區。這些開發區都位於西方已開發國家,主要集中在美國。
(二)高速發展階段
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世界高技術區建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並持續至今。
20世紀70年代,美國受到能源危機、軍事訂購契約銳減等衝擊,經濟呈現嚴重衰退。而矽谷等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卻以技術為導向繼續實現產值增長。80年代初期,美國國內掀起了一股“復甦經濟、重振國威”的熱潮,建設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各地方政府實現經濟復甦的重要手段,其興建數量日增夜漲。其他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都紛紛仿效,再加上世界信息科技革命引發的世界性的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全世界各國家都加快了興建高技術區的步伐。高技術區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到1985年,美國有35個州制定了高技術產業發展計畫,興建了一批高技術區。1986~1990年高技術區增長達到了最快速度,5年中共新增198個,到1997年總數達到了398個。
1984年英國成立了高技術區協會。到80年代中期,英國的46所大學興辦了近20個科學園,1987年發展到33個,2000年更發展到53個。
聯邦德國於1983年11月才在西柏林創建了第一個高技術區,至1997年德國高技術區已達到106個。
20世紀80年代以來,法國在全國各地也紛紛建立起高技術區。至1997年法國已有30多個高技術區。
日本在1985年起不斷擴大筑波科學城的規模,並積極吸引私營研究機構入駐。其後又興建了關西科學城、廣島科學園、熊本科學城等。至1997年共興建高技術區104個。
此外,義大利、瑞典、丹麥、比利時、加拿大等國家也陸續出現了大批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不僅是已開發國家,20世紀80年代中期新興工業化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也興起了建設高技術區的熱潮。亞洲地區有韓國的大德科學城、大田科學工業園區、光中技術城,新加坡的肯特崗科技園,印度尼西亞的瑟蓬科學城,印度的班加羅爾科學城、古爾風科學城,泰國的曼谷科學園,馬來西亞的關丹石化工業城等;拉美地區有巴西的聖若賽多斯坎布斯技術園、里約熱內盧生物技術園區等。這些高技術區通過自主研發或引進新興科技,依靠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和政府扶植,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發展成為國家高技術成果產業化、國際化的基地,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更促使當地的高新技術產業能參與國際競爭,甚至迅速居於世界前列。
目前,全世界高技術區已達到1 000多個,分布在48個國家和地區。雖然其中大部分仍處在已開發國家和地區中,但開發中國家已積累起興建高技術區的經驗,加上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高技術區在全世界的分布面將會進一步擴大。

類型

將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分為3種形式,即科學園、技術城和高技術加工區。下面就科學園、技術城、高技術加工區和高技術地帶作簡要說明。

科學園

科學園又叫科技工業園,是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本形式,也是最盛行的形式。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魯格和古爾德斯坦對科學園的定義是:“科學園、技術園或研究園,是一種實業園,園內主要企業的基本活動是研究和(或)產品開發,而不是製造、銷售和其他實業功能。園內從事研究與開發活動的主要是高水平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科學園主要是為加強大學與工業合作而發展起來的空間形式,世界上的大多數科學園都靠近大學發展。世界上第一個科學園是在史丹福大學旁邊建設的斯坦福工業園,它是由史丹福大學特曼教授構想並規劃建設的“對大學和地方工業都有利的社區”。
科學園與一般工業園區的區別是它不僅靠近交通線(如公路兩旁),而且毗鄰研究性大學,便於發展大學與工業的聯繫,我國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中關村)可歸屬於科學園類型。

技術城

技術城概念來源於日本。20世紀80年代日本通產省提出的技術城是指在大約2 000公頃(折合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衡地發展產(尖端技術產業)、學(研究機關)、住(居住區)而形成的城鎮。20世紀90年代石井威望提出技術城是產(積體電路及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產業)、學(工科大學及民問中央研究設施)、住(建設舒適的城鎮)各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紮根於技術和文化的、嶄新的城鎮建設。
技術城和科學園的最大差異在於技術城追求的是一種理想的田園城市形式。在九州大分縣建設技術城時提出了“大區散布型”、“工農並存型”和“人才培養型”3條原則。日本的技術城淵於1963年開始建設的筑波科學城,筑波就具有產、學、住3種功能,只是筑波以研究為主。另外,其他國家出現的科學城(或科技城)也是以城市形態出現的,也可歸屬於技術城類,如法國巴黎的法蘭西島科學城。

高技術加工區

高技術加工區是出口加工區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過程中出現的新興加工出口區,以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為代表。其發展與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有關。1959年愛爾蘭在香農國際機場建立的以加工出口為主的自由貿易區,獲得了可觀的成效。繼香農之後,波多黎各的馬亞圭斯(1962年)、印度的坎德拉(1965年)也相繼建立起出口加工自由貿易區(港),我國台灣的高雄、楠梓和台中也建立了三個出口加工區。在發展出口加工業過程中,需要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移。1979年於台灣新竹市建立了高技術加工區,這是第二代出口加工區,其發展方向是培育研究與開發能力,逐步向科學園轉化。我國深圳科技工業園系模仿新竹科學工業園的模式建立的。

高技術地帶

高技術產業帶一般呈片狀或帶狀布局,分布面積較大,如美國的矽谷占地450平方公里。高技術產業帶是一種高技術綜合體,它是由若干科學園及大量獨立的高技術公司受區位優越環境的吸引,自發地在地理上聚集而形成的,如美國波士頓128公頃高技術產業帶,加拿大北矽谷、英國蘇格蘭矽谷等。

選址

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選址,大致可分為兩類模式:
一類是已開發國家利用本國科學技術的優勢,在本國智力密集的城市區域設定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另一類是開發中國家和地區,在具有一定科研基地的城市區域,依靠各類優惠政策,吸收國外先進和適用的科學技術,開發和生產高技術產品,促進經濟繁榮。

布局類型

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布局類型大體有下列3種。
(1)圍繞歷史悠久的智密區規劃建設高技術園區(如科學園等)。這裡基礎條件好,起步快,競爭力強。如美國的波士頓“128公路”技術園區是以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為依託建立的,劍橋技術園是圍繞劍橋大學建立的。我國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和剛起步的天津高技術園區也是這樣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可以說,高智密區是高技術園區的搖籃。
(2)圍繞新建智密區創建高技術園區,這種規劃式園區投資大、起步慢,如日本經過20多年才建成了筑波科學城。
(3)規劃建設移植式高技術工業園區有兩種形式:①利用已有城市和智密區的基礎,在其附近移來大學和科研機構,組成生產、科研、居住三結合的聯合體,建立與舊城相對獨立的科技工業園區;②開發中國家在沿海口岸地區籌建大學、科研機構,並吸引外資開發高技術產業,並逐步形成科技工業園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