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聲樂教學法》課程,是高師音樂教育的一門重要專業理論課,也是對主修和普修聲樂專業學生的聲樂理論知識與聲樂表演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課。它是一門集知識性、技能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聲樂教學理論課。它在聲樂小課的基礎上將實踐理論化,將各自的訓練總結成系統的、較全面的聲樂教學方法與研究。它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將來的聲樂教學水平,使他們在今後的聲樂教學領域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專業的目標主要是為中學培養音樂教學師資。中學音樂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由歌唱、器樂、音樂欣賞、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組成。《高師聲樂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在教師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實際能力的原則,對所樂教學的各個方面的詳盡闡述,能夠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正確引導,在課餘時間進行自主、深入的學習,同時進行探討和研究,使理論方法得到內化,做到真正掌握並套用它們來進行規範的教學。
基本介紹
- 書名:高師聲樂教學法
- 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197頁
- 開本:16
- 作者:張婉
-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6130600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節 歌唱器官
第二節 歌唱的姿勢
第二章 歌唱的呼吸發聲
第一節 歌唱的呼吸
第二節 演唱呼吸法的真偽與調控
第三節 歌唱的發聲與訓練
第三章 歌唱的共鳴
第一節 歌唱共鳴的意義
第二節 歌唱共鳴與音高、音量、音色的關係
第三節 怎樣獲得良好的歌唱共鳴
第四節 無換聲區混聲共鳴訓練
第四章 歌唱語言與咬字吐字
第一節 歌唱中的語言
第二節 漢語語音
第三節 歌唱咬字的處理
第五章 聲樂作品藝術表現與風格
第一節 聲樂作品的藝術表現
第二節 演唱的藝術處理
第六章 聲樂教學基本原則
第一節 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第二節 誘導啟發性教學
第三節 循序漸進教學
第七章 聲樂教學的基本規律與形式
第一節 聲樂教學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 聲樂教學形式
第三節 聲樂教學結構
第四節 聲樂教學基本內容與要求
第五節 聲樂教學的基本方法
第六節 高師音樂專業的聲樂教學
第八章 歌唱心理在演唱與教學中的作用
第一節 歌唱心理在演唱與教學中的作用
第二節 如何提高歌唱記憶
第三節 歌唱感覺在教學中的作用
第四節 聲樂教學中的感覺訓練
第九章 聲樂教師的修養與能力
第一節 聲樂教師的修養
第二節 聲樂教師的專業能力
第十章 發聲練習與教材的選擇
第一節 發聲練習的選擇
第二節 歌曲教材的選擇
第十一章 怎樣糾正歌唱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與嗓音保健
第一節 普遍存在的問題及糾正
第二節 嗓音保健
第三節 青少年變聲期的嗓音保健與訓練
第十二章 中學唱歌教學與第二課堂的演唱形式
附錄普通高中歌唱課程標準
主要參考文獻
文摘
共鳴器官,實為人體呼吸器官的組成部分。這些互為相通的腔體則形成呼吸的通道。人在歌唱時,利用呼吸通道中的腔體,將聲帶發出微弱的基音增響、共振,便形成了歌唱發聲的共鳴音響。這些共鳴腔體分別是:胸腔、咽腔、口腔、鼻腔、頭腔(頭骨中的各種穴竇)。
1.胸腔
我們一般所說的“胸腔共鳴”,實際上是指大氣管與支氣管的共鳴作用。這些圓的管狀腔體,由於共鳴空間較大,比較適合低音區的音響在這裡形成胸腔共鳴。
2.咽腔
咽腔位於頸椎的前方,是呼吸道與消化道共用的一段半管狀通道。上起顱底,下止第六頸椎高度的食管上端。咽腔分為三部分:自顱底以下、軟齶游離緣以上為鼻咽腔;軟齶以下、會厭上緣平面以上為口咽腔;口咽以下、食管人口處以上為喉咽腔。鼻咽腔是口腔與鼻腔相通的過道。
軟齶末端的懸雍垂(俗稱“小舌頭”)與咽壁之間有個通氣孑L,它是鼻咽腔的門戶,稱為“鼻咽口”。鼻咽口周圍的肌肉既能收縮,也能擴張。鼻咽口上方的鼻咽腔是個形如倒置梨狀的咽隱窩,向前與鼻腔相通。由於鼻咽口、鼻咽腔對於歌唱發聲產生的頭腔共鳴有極大的作用,因此,歌唱者應特別留意這個腔體的構造情況;連線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的肌肉襞是由四層肌肉組織構成的,稱為“咽壁”。這種平滑的管壁,對於共鳴音色的形成及其共鳴音響的反射有著極其特殊的作用,歌唱者在學唱中要牢牢記住咽壁的位置及其感覺。(見圖1—4)
3.口腔
口腔既是言語器官,又屬於歌唱發聲的共鳴腔體,同時,又是傳送歌聲與語音的“喇叭口”。
序言
歌唱是一門藝術,為達到歌唱的美,表達人的內心情感活動,歌唱者不能不學習歌唱技能,不能不進行發聲技能的訓練。但技能訓練必須與歌唱實踐相結合,通過歌唱實踐,提高歌唱的審美意識和鑑賞能力,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然後再用正確的理論去指導歌唱實踐,在實踐中提高歌唱水平,在實踐中提高教學能力和鑑賞能力。
張婉老師是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的一名副教授,她既是一名歌唱家,又是一名聲樂教師。多年的舞台演出實踐和二十多年的大學聲樂教學,使她積累了很豐富的聲樂教學經驗。這本教材,無論是教學實踐,還是教學理論,都體現了作者的藝術造詣和教學理論水平。
《高師聲樂教學法》是融歌唱技藝、歌唱教學和歌唱理論為一體的聲樂教學法教材。它有如下特點:一是教學內容博採眾長。作者能夠把最優秀的聲樂教育家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綜合在一起。二是在綜合諸多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如確立運用腹式呼吸的訓練法;建立統一的混聲理念;掌握無換聲區訓練技能等,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三是在全面介紹聲樂教學技能(包括發聲技能)的同時,融進了聲樂的審美體驗和欣賞方法。這對培養學生的聲樂技藝有很大的幫助,從而既培養了學生演唱技能、教學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像這樣具有鮮明特色的聲樂教材在全國還是第一本,它填補了我國高師聲樂教學法教材的空白。為此,我感到非常欣慰,並在此對她取得的藝術成就、教學成績表示衷心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