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鼠兔阿爾泰亞種

高山鼠兔阿爾泰亞種

高山鼠兔阿爾泰亞種(學名:Ochotona alpina nitida)原為高山鼠兔的亞種之一,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等地,主要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亞高山草甸,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N,88°E,Sibe。該亞種現已升階為種級,即高山鼠兔Ochotona alpine

高山鼠兔屬於兔形目鼠兔科。體長約200毫米,體背毛色深,帶有黑毛尖,頰部、體側腹面及前後足背色調與背部相同,足掌均黑褐色,冬毛灰或灰褐色。分布在阿爾泰山,棲息在倒石堆和裸岩區,以禾本科植物及灌叢嫩枝等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高山鼠兔阿爾泰亞種
  • 拉丁學名:Ochotona alpin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兔形目
  • :鼠兔科
  • :鼠兔屬
  • :高山鼠兔
形態特徵,生態特性,名稱訂正,

形態特徵

中等或大型鼠兔,體長135-210mm。無尾。耳圓形,長15—26mm。四禁危肢短小。後肢比前肢略長;後足長22-31mm。
高山鼠兔高山鼠兔
夏毛背部灰棕色或棕褐色,額部與背部中央由暗棕色的長毛組成;體側和腹面比背毛淺,呈淺棕色或棕黃色。耳毛灰褐色或褐色,有明顯的白色邊緣。口須黑色,長約65mm左右。四肢毛色與體側相似。四足的背方淺棕色,腹面灰棕色。冬毛較長,前背部和頭部灰褐色;體側與後背淺棕色;腹毛棕灰色。在頭部和體側雜生有少量棕色毛。

生態特性

高山鼠兔為山地營群棕坑檔束居生活動物。棲息於林中岩地或碎石坡地中,在林緣、灌叢和近水開闊地域的碎石地中也常見。高山鼠兔的洞穴大多利用蘭妹戶承天然石洞、石隙、樹洞借勢築成,洞口較多,跑道明顯;主洞內巢室簡單,由高山鼠兔白晝活動。10-15時活動最為頻繁。活動時有鳴叫習慣;並以此相互傳跨灑槓遞信息,躲避天敵。高山鼠兔不冬眠,常在洞外石上曬太陽;當天氣不好時在洞中棲息或在雪下洞道中活動。
高山鼠兔為草食性動物,主要在洞穴附近採食,喜食莎草科植物的莖、葉以及一些植物的漿果和苔蘚等。高山鼠兔也有貯草習慣。貯戰抹循草一般從7月開始,集草寸的活動半徑大於平時覓食時的活動半徑;集草一般貯於洞中及附近倒木或石縫裡。
高山鼠兔春季4月開始繁殖,一年產仔2窩,每窩產4-6隻。天敵有赤狐白鼬黃鼬雪鴞角鴞等。

名稱訂正

.“高山鼠兔”一分為三——在中國,原鑑定為高山鼠兔Ochotona alpina 幾個亞種的,現均被修宙企斷訂為獨立物種:
分布在新疆阿爾泰山地的亞種O.a.nitida升階為種級,即高山鼠兔Ochotona alpine;分布在寧夏符辯紙與內蒙古邊界賀蘭山的O.a.argentata亞種更名為賀蘭山鼠兔Ochotona argentata;(O. helanshanensis為其“後同物異名”,屬於無效名稱)分布在東北和內蒙古東北部山地的O.a.cinereofuscaO.a.coreanaO.a.mantchurica等均改為東北鼠兔Ochotona hyperborea的亞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