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長途遷徙,各式各樣的巢,保護與環境,
形態特徵
體大(21厘米)的雨燕尾略叉開,特徵為白色的喉及胸部為一道深褐色的橫帶所隔開。兩翼相當寬。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不如普通樓燕叫聲刺耳,棲於多山地區。振翅頻率相對較慢。
大部分雨燕的著色相當暗淡,少數種類的體羽在短期內呈現藍色、綠色或紫色的彩色光澤。在營巢地,普通雨燕的個體相互之間通過鳴聲(尖叫聲)而非依靠視覺來辨認,原因很可能是巢址環境太暗的緣故。許多雨燕的尾為叉尾。而針尾型雨燕的尾羽羽乾長於羽片,從而形成一排“針刺”,這種堅硬的尾羽在雨燕附於垂直表面時可起支撐作用。
分布範圍
東南歐、北非、中東、中亞、喜馬拉雅山脈及印度。越冬區在熱帶非洲。
生活習性
所有雨燕都專食昆蟲和蜘蛛,並主要在空中捕獲。人們通過分析它們的胃內成分、排泄物、回吐物、咀嚼物來研究它們的食物,結果發現,雨燕最主要的獵物是膜翅目的蜜蜂、黃蜂和螞蟻,雙翅目的蒼蠅,半翅目的臭蟲和鞘翅目的甲蟲。
雨燕與燕十分近似,長約9~23公分(3.5~9吋)。翅特長,體結實有力。羽衣緻密,具暗淡的或有光澤的灰、褐或黑色,有時在喉、頸、腹或腰部有淡色或白色斑紋。頭寬,嘴短寬而微彎曲。尾通常短,但也有的長而分叉深。足弱小,通常只靠尖爪攀附在陡直面上。著落在平地上的雨燕也許不能再飛起來。軟尾雨燕的後趾轉到前面,有助於抓住陡直面;刺尾雨燕的針尖狀短尾羽提供支撐作用,而足沒有多少變化。
雨燕取食時,不倦地前後飛逐,張開大嘴兒捕昆蟲。也在飛行中喝水、洗澡,有時還在空中配對。飛行時翼的撲動相對較慢而不靈活(每秒4~8次),但鐮刀狀的翅使雨燕成為小鳥中飛行最快者,一般每小時可飛行110公里(70英里);而褐雨燕時速高達276.47到353.23公里,速度相當之快,在夜晚只能看見它的影子一閃而過。已知經常捕食雨燕的掠食性鳥只是某幾種大型的隼。
雨燕的巢系由黏性的唾液黏合細枝、芽、苔蘚和羽毛而成。巢築在洞壁上或煙囪的內壁、岩縫、空心樹內。少數種類的巢築在棕櫚葉上,最特別的例子是熱帶的亞洲棕櫚雨燕(Cypsiurus parvus),它的小而扁平的羽毛巢在一片棕櫚葉上,巢豎掛,甚或倒掛,卵黏在巢上。雨燕每產1~6個(通常2~3個)白色卵。在食物缺乏時,蛋和幼雛都可以降到接近環境的溫度,減緩其發育以節省食源。幼鳥留在窩內或守在窩旁6~10周,時間的長短大都取決於食物供給。幼鳥羽毛長成像成鳥後,即能熟練地飛行。
長途遷徙
由於雨燕依靠捕食飛蟲為生,因此它們必須在氣溫能夠保證有足夠數量的昆蟲在空中飛行的地區過冬。於是,當它們在溫帶的分布區天氣轉冷時,大部分種類都紛紛向南撤退。如普通雨燕從英國遷徙至東非過冬,煙囪雨燕從加拿大飛往亞馬孫河上游流域,白喉針尾雨燕從中國和日本前往澳大利亞越冬。這樣的長途遷徙對雨燕而言不在話下。在所有陸地鳥類中,雨燕在空中是最遊刃有餘的,它們即使不遷徙,每天覓食時都會飛上數百千米。在實驗中,處於繁殖期的高山雨燕成功地在3天內飛越1620千米返回營巢地;而另一隻剛剛會飛的普通雨燕幼鳥同樣在3天內,從英國飛抵西班牙的馬德里。
各式各樣的巢
人們對部分溫帶候鳥種類進行了詳細研究,結果發現這些雨燕壽命頗長,對繁殖地和配偶都很忠誠。由於即使在它們經常繁殖的地區,空中食物大量存在的時間也只有12~14周,因此雨燕的繁殖不得不速戰速決。如普通雨燕於5月初來到英國開始繁殖,7月底便離開。通常雄鳥先行抵達,占據巢址。如今它們的巢址幾乎全在屋頂上。雨燕會銜來一些巢材,在日後產卵的地方用唾液粘合起來築起巢。雛鳥出生的前幾天由親鳥輪流餵食親鳥給它們帶來的是“食團”,為存儲在親鳥喉部的昆蟲咀嚼物,最重達7克,可包含1000多隻昆蟲和蜘蛛。在晴好的天氣,親鳥每隔半小時左右餵食一次,一天可餵給雛鳥30~40克食物。在這種理想條件下,雛鳥最短的留巢期約為5周;而倘若天氣變惡劣,則可延長至8周。群體繁殖會使數十對普通雨燕在同一個屋頂下營巢。
有些種類完全用唾液將巢築於洞頂或洞壁,這些巢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因為它們就是山珍海味“燕窩湯”的來源。收集這些燕窩是件很危險的事,往往要藉助搖來晃去的繩索和梯子爬到100米高的地方。鑒亍燕窩的價值,大量的雨燕巢被摘。
保護與環境
雨燕目前面臨著數種威脅。人類對棲息地的破壞導致其中一些種類覓食區域的縮小;因有利可圖的燕窩交易而引發的過度收集使東南亞金絲燕的數量逐步告急;而許多地區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嚴重削減了它們的獵物――昆蟲的分布範圍和數量。不過,積極的一面是,部分因為這種自然棲息地的喪失,許多種類已然適應了人工環境中的現成巢址,以致有數種雨燕如今已很少再使用自然巢址。然而,這些種類幾乎完全依賴於在人工建築物上營巢(已是一種普遍現象)也帶來了問題,因為人類在翻新樓頂時很少會考慮到鳥類因素。故有待人們廣泛採取對雨燕有利的建築物管理措施,以避免使它們的數量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