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紫菀(中藥)

高山紫菀(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山紫菀,中藥名。為菊科植物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 L.的全草。分布於東北、華北及新疆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風熱頭痛,結膜炎。

基本介紹

  • 別稱:高嶺紫菀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紫菀屬
  • :高山紫菀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及新疆
  • 採集時間:7-8月採收全草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微苦,寒。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風熱頭痛,結膜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

採集加工

7-8月採收全草,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高山紫菀,多年生草本,高10-35cm。根莖粗壯,有叢生的莖和蓮座狀葉叢。莖直立,不分枝,基部被枯葉殘片,被密或疏毛,下部有密集的葉。下部葉匙狀或線狀長圓形,長1-10cm,寬0.4-1.5cm,先端圓形或稍尖,基部漸狹成具翅的柄,全緣;中部葉長圓披針形或近線性,下部漸狹,無柄;上部葉狹小,全部葉被柔毛或稍有腺點;中脈及三出脈在下面稍凸起。頭狀花序在莖端單生。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3層,外層全部草質,內層邊緣膜質,邊緣常紫紅色,被密或疏柔毛。舌狀花35-40個,舌片紫色、藍色或淺紅色;管狀花花冠黃色,裂片長約1mm;花柱附片長0.5-0.6mm。冠毛白色,另有少數在外的極短的糙毛。瘦果長圓形,基部較狹,褐色,被密絹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草坡及林緣。分布於東北、華北及新疆等地。

相關論述

《長白山植物藥志》:“地上部分可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濕疹,咳嗽和關節疼痛。花可治療胃腸道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