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里溫度SiC稀磁半導體薄膜的製備、結構與磁性研究》是依託天津理工大學,由安玉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居里溫度SiC稀磁半導體薄膜的製備、結構與磁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安玉凱
- 依託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高居里溫度SiC稀磁半導體薄膜的製備、結構與磁性研究》是依託天津理工大學,由安玉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目前,稀磁半導體材料已成為室溫鐵磁半導體有力的競爭者。本課題將重點研究過渡金屬元素(鉻、錳、鐵、鈷、鎳等)摻雜氧化物半導體(氧化鋅、氧化銅、二氧化鈦等),形成替位形式的稀磁半導體薄膜的生長方法、生長條件以及結構和磁性,並為進一步認識磁性雜質摻雜如何形成鐵磁序和為稀磁半導體的套用提供有價值的基礎...
MBE生長的n型(Ga,Mn)N薄膜也被報導具有室溫鐵磁性。在MBE GaN中,磁性離子的最高濃度限制大概在10%左右。居里溫度一般在220~370K範圍內,依賴於製備的條件。利用等離子增強分子束外延(PEMBE)技術,製備了Mn和Mg共摻雜CaN薄膜,並且觀察到室溫下的鐵磁性。在薄膜中,Mg的結合和鐵磁性之間並不是直接相關,因為...
Co)-Ge(Si)稀磁半導體中Mn、Ge、Co的原子結構、電子結構,及Mn和Co的電子自旋狀態,了解替位Mn、間隙Mn、Mn團簇、MnGe化合物與其稀磁半導體居里溫度的關係,明確其電磁性受生長條件、退火溫度等因素的影響,認識Co對提高其鐵磁相穩定性的作用。為製備高居里溫度的IV族稀磁半導體提供理論和實驗依琚。
製備的新體系如CdO稀磁半導體和鐵磁的Cd(OH)2納米晶,製備的新結構有磁性TiO2 納米管陣列、氧化物半導體納米線或納米帶上生長的鐵磁納米晶或碳管陣列;採用的製備方法主要有水熱法和納米晶自組裝;對磁性摻雜的鹵化鹽薄膜進行磁性和F+心光譜測量,為F+心束縛磁極子模型提供實驗證據;通過對外延氧化物稀磁半導體...
ZnO基稀磁性半導體研究 對於n型ZnO摻雜大多數過渡金屬離子如Co和Cr都具有鐵磁性,而Mn摻雜的ZnO則沒有鐵磁性。實驗上,在n型ZnO中觀察到鐵磁性,隘摻雜ZnO居里溫度高於300 K。採用雷射脈衝沉積技術在不同的襯底溫度(400~700℃)下在藍寶石(0001)上製備了ZnCoO薄膜,如下圖1所示。結構和磁學性質的研究結果顯示,...
《高居里溫度SiC稀磁半導體薄膜的製備、結構與磁性研究》是依託天津理工大學,由安玉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稀磁半導體(DMS)兼有電荷和自旋兩種特性, 在光、電、磁功能集成等新型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套用,成為自旋電子學這個新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本項目採用磁控濺射和脈衝雷射沉積技術,製備...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10904410) (2013)“ SiC基稀磁半導體的局域結構與自旋相關磁、輸運特性” ,項目組主要成員。2.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10JCYBJC01600)(2013)“高居里溫度SiC稀磁半導體的製備和磁性”,項目組主要成員。3. 973計畫(2009CB626612)“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環境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