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形氣壓場中因氣壓升高, 兩側高壓打通而形成的高壓帶。導致冷熱空氣不能交匯,無法降雨使周邊地區乾旱。例如:2010年雲南極端乾旱
中文名稱 | 高壓壩 |
英文名稱 | high pressure barrier |
定 義 | 鞍形氣壓場中因氣壓升高, 兩側高壓打通而形成的高壓帶。 |
套用學科 | 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天氣學(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壓壩
- 外文名:high-pressure barrier
- 定義:氣壓升高兩側打通而形成的高壓帶
- 套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
- 作用:阻礙空氣交匯
- 影響:可能導致乾旱
定義,影響,
定義
鞍形氣壓場中因氣壓升高, 兩側高壓打通而形成的高壓帶。導致冷熱空氣不能交匯,無法降雨使周邊地區乾旱。
影響
2010年雲南乾旱:
通過分析廣西上空大氣結構,專家發現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在台灣島至中南半島之間,形成了一條長3000多公里、寬度跨越4個緯度的巨型高壓壩。
造成此次乾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壓壩破壞了大氣活動。高壓壩像一堵牆,橫在廣西南部上空,阻擋太平洋水汽西進。即使北方有冷空氣南下,也無法與水汽匯合,造成廣西、貴州、雲南交匯地區自從2009年8月以來就幾乎沒有降雨,遭遇50年來少有的極端乾旱。
高壓壩不僅會造成乾旱氣候,還會造成洪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