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苗族射背牌

高坡苗族射背牌是高坡苗族獨有的一種民俗活動,主要分布在花溪區高坡鄉,流傳於龍里、貴定等相鄰地區的苗族村寨。花溪區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郊,距貴陽17公里。花溪區轄15個鄉鎮、辦事處,165個行政村,高坡為花溪區下轄的苗族自治鄉,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1712.1米,屬高寒山區,氣候寒涼,濕潤,風大,多霧。獨特的地理和自然環境,使高坡地區的苗族文化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文化的相對封閉性,加上民族傳統習俗的獨特,為孕育苗族古老儀式“射背牌”提供了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坡苗族射背牌
  • 批准時間:農曆四月初八
  • 民族:高坡苗族
  • 類型:一種民俗活動
習俗淵源,習俗內容,

習俗淵源

據《元史·本紀》載:“至元二十九年,正月丙午,從葛蠻安撫使寧子賢清,昭諭來附平伐、紫江、翁眼、皮陵、九堡等處諸洞貓蠻。”“皮陵”為今日高坡鄉“批林”村,這說明“高坡苗”先民早在元朝時就在這裡定居。關於“射背牌”習俗,有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地玉和地莉是兩個相愛的男女,他們感情至深,卻因為父母之命不得締結婚緣,成為夫妻。於是,他們向父母和族人提出了“陽間不能婚、陰間結夫妻”的要求,並要求雙方父母和全部族人到場,通過“射背牌”儀式,締結陰間婚姻,即“結陰親”。父母同族人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同意了他們提出的這一種既不悖父母之命,又能了結雙方情愫的做法。自此,“射背牌”為所有不能成婚的戀人所效仿,漸演成俗。“射背牌”習俗是因青年男女對父母指定婚姻不滿而又不能反抗,同家庭達成的妥協產物,它成為執著愛情者的精神慰藉場。

習俗內容

舉行“射背牌”活動時,男方家事先要托媒徵得女方家同意,並殺豬宴請女方家親友。“射背牌”一般在農曆四月初八舉行,主持儀式的長者必須是“射背牌”親歷者。活動通常在中午開始,由主持人祝禱後,女子將自己繡好的背牌在樹枝上懸掛起來,供作自己男友的箭靶。男子入場後將馬刀插在地上,向天地各射三箭。以天剁地,以箭射天,表明了青年男子乞求天地為陰親徵婚的願望。接著男子操起弩矢,射向“背牌”。射中背牌表示可以締結陰親,因此,每射中一箭,人們歡聲如雷,為這對戀人祝福。儀式完畢後,女子將“背牌”送給男子,男子則解開自己的紅腰帶給女子,並且加贈一副耳環或手鐲之類,互為定情之物。習俗規定,從此無論情況怎樣,他們都不能在生前結為夫妻。但在死後安埋時,男子須將“背牌”擱置胸前,女子須將“紅腰帶”繫於腰間隨葬,最終實現“陰親”的聯結。隨後,在場的青年男女雙雙相約跳起蘆笙舞,活動氣氛達到高潮。而高坡苗族婦女喜披背牌,是他們獨特的服飾習慣。相傳原來苗家敲牛祭祖都要將牛前腿進貢皇帝。後因為路遠,皇帝表示可免去進貢,並將蓋有大印的印布送給苗民。從此,皇帝送的印布成為高坡苗族特殊裝戴的黃背牌。高坡背牌分前後兩塊,上面是四方印章,挑花飾滿印章周圍,用兩條繡花布連在一起,前小後大,套在脖子上。因此,背牌圖案核心構件為印章,決定了所有的刺繡圖紋都必須在正方形內完成。背牌分盛裝背牌和簡裝背牌。盛裝背牌為黃色,尺寸較大,多以絲線繡制,以黃色為主調,間以紅色色條,富麗、高貴而莊重,一般高坡婦女一生只有一至兩塊。簡裝背牌為白色,多為棉線織繡,簡潔、樸素而美麗。
高坡苗族射背牌是苗族人民在獨特的地理、自然環境中,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相沿成俗的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空間”形式,集中展示了高坡苗族的蘆笙舞、****射擊、盛裝服飾、銀飾等豐富多彩的民俗事像,是苗族婚俗文化中絕無僅有的獨特模式,儀式有力的佐證了苗族“來世婚、結陰親”的獨特婚姻習俗。它通過服飾、傳說以及習慣法,來承認血緣氏族內婚或愛情的合理性,卻又不破壞現實氏族外婚的家庭關係,嚴格執行血緣內不能結婚的準則。同時,進行“射背牌”時苗族女子的服飾、背牌等均表現了其非凡的刺繡工藝技藝,儀式進行時表演的蘆笙舞蹈表現了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在中華民族文化中亦為罕見,具有極高的非物質文化價值。
高坡為花溪的貧困村寨,外出打工的人尤其多,餘留在家的均為老弱婦孺,打工人員都在外進行自由戀愛,使得這一古老儀式已無條件進行,加之生活方式的改變,思想觀念的同化,政府對自由戀愛婚姻的保障,也使得“射背牌”這一特殊的文化儀式漸行漸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