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翔所著的《高原夢未央》是由我國著名生態學家徐鳳翔撰寫的自傳。《高原夢未央》主要介紹其近60年對生態科學研究、孜孜以求對生態科學的痴情以及對西藏高原的情懷。如少年夢想、青年對科學之理想,追夢與青藏高原——對西藏高原植被的分布、生態環境的變化等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高原夢未央/中國環境文庫
-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50頁
- 開本:16
- 作者:徐鳳翔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徐鳳翔所著的《高原夢未央》是一部用人們看得懂的語言,去詮釋艱深的生態科學的書;是一部文學性很強的、對五大洲生態做了特色介紹的書;這是一部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生態學者們飽覽種種美麗景色的書;讓人們記住了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風光綺麗的書。
這又是一部生態學家為了人類家園的淨化、為了推動人們注重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而大聲疾呼的籲請書。
這還是一部記下了作者那些由景生情、有感而發的許多佳句,並藉以銘志的書。因此她包含的信息量、知識面是那么的廣,讓人們不由得不喜歡她並讀得愛不釋手。所以她兼具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
這又是一部生態學家為了人類家園的淨化、為了推動人們注重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而大聲疾呼的籲請書。
這還是一部記下了作者那些由景生情、有感而發的許多佳句,並藉以銘志的書。因此她包含的信息量、知識面是那么的廣,讓人們不由得不喜歡她並讀得愛不釋手。所以她兼具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
作者簡介
徐風翔,女,1931年出生,江蘇丹陽人。森林生態、高原生態學家,西藏農牧學院教授,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創始人、第一任所長,北京靈山生態研究所創始人、第一任所長。
徐鳳翔長期從事林業、生態的教學、科研工作,終生一貫。但各階段的重點和地域有別。第一階段由青年到年近半百,於南京林業大學從教森林生態學,考察了國內除西藏地區外的各主要林區。
年近半百時,由援藏而調藏。創建了中國高原生態研究領域,建立了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高原小木屋)。以十八載春秋,考察了西藏的主要線路、典型生態類型的植被與資源。在數據收集、資源發現和理念感悟等方面收穫頗豐。1995年,徐鳳翔時年64歲,“超期服役”的她按例退休出藏。然下了西藏高原的她卻上了北京靈山,創建了第二座“小木屋”——北京靈山生態研究所,重點從事生態科普教育,介紹西藏高原,對比考察西部大高原,為生態環保奉獻夕陽餘暉。她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
幾十年來,出版專著、編著11部,包括《森林生態系統與人類》(中國林業出版社,1982年)、《中國西藏山川植被》(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西藏高原森林生態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年)、《西藏高原森林生態景觀》(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西藏野生花卉》(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年)、《靈山野花》(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年)、《西藏50年(生態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走進高原深處》(海燕出版社,2005年)、《林海夢回》(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少兒出版社,2007年),在其他雜誌發表科學論文、科普文章數十篇。
徐鳳翔長期從事林業、生態的教學、科研工作,終生一貫。但各階段的重點和地域有別。第一階段由青年到年近半百,於南京林業大學從教森林生態學,考察了國內除西藏地區外的各主要林區。
年近半百時,由援藏而調藏。創建了中國高原生態研究領域,建立了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高原小木屋)。以十八載春秋,考察了西藏的主要線路、典型生態類型的植被與資源。在數據收集、資源發現和理念感悟等方面收穫頗豐。1995年,徐鳳翔時年64歲,“超期服役”的她按例退休出藏。然下了西藏高原的她卻上了北京靈山,創建了第二座“小木屋”——北京靈山生態研究所,重點從事生態科普教育,介紹西藏高原,對比考察西部大高原,為生態環保奉獻夕陽餘暉。她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
幾十年來,出版專著、編著11部,包括《森林生態系統與人類》(中國林業出版社,1982年)、《中國西藏山川植被》(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西藏高原森林生態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年)、《西藏高原森林生態景觀》(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西藏野生花卉》(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年)、《靈山野花》(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年)、《西藏50年(生態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走進高原深處》(海燕出版社,2005年)、《林海夢回》(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少兒出版社,2007年),在其他雜誌發表科學論文、科普文章數十篇。
圖書目錄
第1講 一個自然之子的生成
幼年兵荒,初識原野
少年時光,園林滋潤
學教生涯,林院青春
科考探索,縱橫山林
第2講 朝聖高原
天降重任
攀登天梯
援藏春秋
科研天地靜
木屋情緣
林海弄潮
馳騁羌塘
峰巒擁繞
第3講 兩座木屋
“視窗”與面向
大高原生態對比考察
第4講 千山面外
展示“崗鄉”,攀登“富士”——與會日本及觀光之旅
綠島密林,縱橫北美——環視太平洋、大西洋
入北極圈,泛北冰洋——北歐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冰水草林,類型對比——南美由亞馬遜至南極門戶
訪古探幽,時空穿越——土耳其、埃及之行
雪山碧水,科藝沁心——阿爾卑斯山系、多瑙河流域之旅
氣球飛升,壯觀遷徒——東非肯亞、坦尚尼亞掠影
湄公河畔,淨心休閒——寮國沿河阡陌之行
佛國興衰,生命長盛——高棉“樹包塔”奇觀之旅
附錄
星光一束
師長勵志
知己心聲
杞人說夢
後記
幼年兵荒,初識原野
少年時光,園林滋潤
學教生涯,林院青春
科考探索,縱橫山林
第2講 朝聖高原
天降重任
攀登天梯
援藏春秋
科研天地靜
木屋情緣
林海弄潮
馳騁羌塘
峰巒擁繞
第3講 兩座木屋
“視窗”與面向
大高原生態對比考察
第4講 千山面外
展示“崗鄉”,攀登“富士”——與會日本及觀光之旅
綠島密林,縱橫北美——環視太平洋、大西洋
入北極圈,泛北冰洋——北歐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冰水草林,類型對比——南美由亞馬遜至南極門戶
訪古探幽,時空穿越——土耳其、埃及之行
雪山碧水,科藝沁心——阿爾卑斯山系、多瑙河流域之旅
氣球飛升,壯觀遷徒——東非肯亞、坦尚尼亞掠影
湄公河畔,淨心休閒——寮國沿河阡陌之行
佛國興衰,生命長盛——高棉“樹包塔”奇觀之旅
附錄
星光一束
師長勵志
知己心聲
杞人說夢
後記
文摘
幼年兵荒,初識原野
《高原夢未央》似乎主述的是我對高原景觀、資源的考察之情,對高原生態的摯愛之意。但任何思維與情感總是有源、有本、有持續、有深化。而我對自然之情、對高原之愛,為何如此執著而痴迷,其源始於少年,其持續在於我所學的專業。
我出生於1931年,適逢亂世,六七歲時即在兵荒馬亂中,由江南小鎮越江至蘇北原野,開始了我初識自然的幼年時光。
我有幾個斷續的記憶,形成了我對自然的初識和朦朧的愛意。我們闔家逃難到一戶普通農家,房東家的女孩,大概十幾歲的一個大姐姐,名叫蓮弟,我叫她蓮子姐。當時的我,小臉圓嘟嘟,兩眼圓溜溜,酷似小男孩。蓮子姐很喜歡我,總帶著我到田野去。我還有一個小夥伴叫臘梅,一般叫她小臘子。
一次在打穀場上,蓮子姐把我托上一座兩米多高的麥秸堆,我經歷了印象深刻的“三部曲”:一是當我抖索索地攀上麥秸堆,緊張地匍匐於上,不敢妄動,此時一股麥秸的清香混著陽光的溫香撲面而來,沁人心扉,似乎至今余香還在。二是待稍許鬆弛後,翻身坐起,舉目四望,感到房子比我矮了,池塘也在近旁了,而四周的農田似乎伸展得無邊無際,感覺很是舒暢。第三個動作就是仰面朝天躺下,我的視線就面向天空,哎呀,就看見天上的雲在飄啊,小鳥在唧唧唧地飛過。這些感覺,好像在我的基因裡面、血液裡面就有了一個對天地、對大自然的親近感、融入感。我覺得,這座麥秸堆成了我朝拜大自然的一個神聖的金色的“蒲團墊”。這是大自然在遼闊的天地間,特賜予我的一個向天地頂禮膜拜、與天地交流對話的“蒲團墊”。在這個“蒲團墊”上,匍匐,就能聞到陽光、土地和稻麥的芳香;坐著,就能環視阡陌農田和連天的大地;仰臥,就能遙觀風雲飛鳥。看來這就是我對自然之情的開端。
正當我坐在麥秸堆上,出神遐想時,蓮子姐她們把小秋’收的成果——一根細細的紅薯根和一把混著泥土的落花生送到我手上。
小秋收是在收割後的土地上,去撿拾遺留的麥穗、根莖、種子等。這項活動往往是農村孩子愉快的勞動,也能對家庭的食物稍有補充。我本願參加,而蓮子姐出於對我的愛憐,使我雖沒有勞動,卻享受到了勞動的成果。同時,也讓我朦朧地感到原野、土地和所生產之物跟我們人的關係,覺得好像有一點取之於土地,而且取之不盡的味道。
另一次經歷也甚為深刻。臘月的一天,我與小夥伴小臘子在池塘邊玩耍,看到竹葉還綠綠蔥蔥,想起我是屬羊的,要為房東家養的幾隻羊摘一些竹葉。有一叢竹子長在池塘邊上,我去夠竹葉。由於池塘邊土質疏鬆,結果這叢竹子連同我一起塌下池塘。池塘雖然水淺,我也半身浸到水中。有意思的是那個小臘子嚇呆了,只顧傻傻地看著我。當時我還算有一點小靈氣,就讓小臘子趕快回家叫人。叫來了一些人,有的拿著竹竿,有的拿著長柄的水舀子,一幅緊張的水中救人情景。回家後,母親和姐姐一邊給我換衣取暖,一邊埋怨我不該為羊摘竹葉。而我卻說,羊缺草,吃不飽,我難受。恐怕這就是樸素的對萬物生靈的情感最童稚的反應。
回顧童年時代,無拘無束地接近自然的幾個片段影像,儲存在我的腦海深處。我想,這大概就是我親近大自然的根源吧。
少年時光,園林滋潤
中學時代,相對安居於城鎮,我那一顆不平靜的心還是嚮往原野山林。在儘可能的條件下,我一直向水,常隨家人去運河兩岸。急急地觀看岸邊居民洗衣、洗菜、淘米、挑水等各色用水活動,也十分羨慕地欣賞小孩子在淺水處嬉戲。我更放眼河中,帆船、汽船,或穿梭往來,或悠悠而過,引我遠眺遐思。雖沒有現今視水為生命之源、大地之脈的高度認識,但已經感到水是民生的必需之重,是運輸的便捷之道。因此,我常常站在岸邊凝思,期望著今後隨著運河的水走向遠方。
P2-4
《高原夢未央》似乎主述的是我對高原景觀、資源的考察之情,對高原生態的摯愛之意。但任何思維與情感總是有源、有本、有持續、有深化。而我對自然之情、對高原之愛,為何如此執著而痴迷,其源始於少年,其持續在於我所學的專業。
我出生於1931年,適逢亂世,六七歲時即在兵荒馬亂中,由江南小鎮越江至蘇北原野,開始了我初識自然的幼年時光。
我有幾個斷續的記憶,形成了我對自然的初識和朦朧的愛意。我們闔家逃難到一戶普通農家,房東家的女孩,大概十幾歲的一個大姐姐,名叫蓮弟,我叫她蓮子姐。當時的我,小臉圓嘟嘟,兩眼圓溜溜,酷似小男孩。蓮子姐很喜歡我,總帶著我到田野去。我還有一個小夥伴叫臘梅,一般叫她小臘子。
一次在打穀場上,蓮子姐把我托上一座兩米多高的麥秸堆,我經歷了印象深刻的“三部曲”:一是當我抖索索地攀上麥秸堆,緊張地匍匐於上,不敢妄動,此時一股麥秸的清香混著陽光的溫香撲面而來,沁人心扉,似乎至今余香還在。二是待稍許鬆弛後,翻身坐起,舉目四望,感到房子比我矮了,池塘也在近旁了,而四周的農田似乎伸展得無邊無際,感覺很是舒暢。第三個動作就是仰面朝天躺下,我的視線就面向天空,哎呀,就看見天上的雲在飄啊,小鳥在唧唧唧地飛過。這些感覺,好像在我的基因裡面、血液裡面就有了一個對天地、對大自然的親近感、融入感。我覺得,這座麥秸堆成了我朝拜大自然的一個神聖的金色的“蒲團墊”。這是大自然在遼闊的天地間,特賜予我的一個向天地頂禮膜拜、與天地交流對話的“蒲團墊”。在這個“蒲團墊”上,匍匐,就能聞到陽光、土地和稻麥的芳香;坐著,就能環視阡陌農田和連天的大地;仰臥,就能遙觀風雲飛鳥。看來這就是我對自然之情的開端。
正當我坐在麥秸堆上,出神遐想時,蓮子姐她們把小秋’收的成果——一根細細的紅薯根和一把混著泥土的落花生送到我手上。
小秋收是在收割後的土地上,去撿拾遺留的麥穗、根莖、種子等。這項活動往往是農村孩子愉快的勞動,也能對家庭的食物稍有補充。我本願參加,而蓮子姐出於對我的愛憐,使我雖沒有勞動,卻享受到了勞動的成果。同時,也讓我朦朧地感到原野、土地和所生產之物跟我們人的關係,覺得好像有一點取之於土地,而且取之不盡的味道。
另一次經歷也甚為深刻。臘月的一天,我與小夥伴小臘子在池塘邊玩耍,看到竹葉還綠綠蔥蔥,想起我是屬羊的,要為房東家養的幾隻羊摘一些竹葉。有一叢竹子長在池塘邊上,我去夠竹葉。由於池塘邊土質疏鬆,結果這叢竹子連同我一起塌下池塘。池塘雖然水淺,我也半身浸到水中。有意思的是那個小臘子嚇呆了,只顧傻傻地看著我。當時我還算有一點小靈氣,就讓小臘子趕快回家叫人。叫來了一些人,有的拿著竹竿,有的拿著長柄的水舀子,一幅緊張的水中救人情景。回家後,母親和姐姐一邊給我換衣取暖,一邊埋怨我不該為羊摘竹葉。而我卻說,羊缺草,吃不飽,我難受。恐怕這就是樸素的對萬物生靈的情感最童稚的反應。
回顧童年時代,無拘無束地接近自然的幾個片段影像,儲存在我的腦海深處。我想,這大概就是我親近大自然的根源吧。
少年時光,園林滋潤
中學時代,相對安居於城鎮,我那一顆不平靜的心還是嚮往原野山林。在儘可能的條件下,我一直向水,常隨家人去運河兩岸。急急地觀看岸邊居民洗衣、洗菜、淘米、挑水等各色用水活動,也十分羨慕地欣賞小孩子在淺水處嬉戲。我更放眼河中,帆船、汽船,或穿梭往來,或悠悠而過,引我遠眺遐思。雖沒有現今視水為生命之源、大地之脈的高度認識,但已經感到水是民生的必需之重,是運輸的便捷之道。因此,我常常站在岸邊凝思,期望著今後隨著運河的水走向遠方。
P2-4
後記
這本《高原夢未央》真是“未央宮中日月長”,10餘年的醞釀於心,一年多斷續地述著,歷經三稿。第一稿是小友劉慧君於2011年暑假期間,助我這老、笨、不會使用電腦之人,在我的“淨心齋”中,聽我口述,再參照我的《林海夢回》一書,整理而成的。但是,由於我還是習慣性地以專業論述為主,未能反映我的人生和專業考察的“景中之情”的初衷。
更有突發事件的是:9月下旬,我的老伴范自強先生,糖尿病並發,猝然離世。中夜,當送別他後,我一人在家,真有萬念俱灰、心神離體的感受。那樣,這本書的後續問題也就未卜了。而凌晨的曙光和窗外的鳥鳴,似乎在喚醒我,對兒孫和社會的關懷、教育之責,不能就此頹廢。大自然的教化,在幫我過坎,引我向前。
2011年歲末,在好友宋麗莎的“圓中園”家(我命名為“夢回塢”),真誠的志願者李紅,義舉助我,聽我口述。我回首人生,猶如魂歸西藏高原。而且,對考察之學、之險、之思、之情,做了一次全方位的闡述。動情之處,常常潸然淚下。李紅既慨嘆我那曲折、豐富的人生經歷,又感謝我引領她進行了一次精神上的高原探秘,同時還懷著知識分子的同感與同情,更領略了專業上的享受。這第二稿,“景中之情”濃了,“景中之思”深了,但失之過細,而且太口語化。
時至2012年3月中旬,正待重整文稿時,我突有病變,經診查為腸道腫瘤,需要手術。我認為只是去掉一段隱患,故等閒視之。但當被推進手術室前,思想上還是有一閃念:萬一告別人生於手術台上,我的這本書稿就是半成品甚至廢紙一堆了。
幸好這一坎又安然度過。於2012年8月下旬,應責任編輯陳金華之邀,在她家開始了第三稿的著述。她家高居5層,我視其為“無塵閣”,既諧音,又譽人。3個多月來,她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想到了古代中國“文人相敬”的古風猶存,這樣的責任編輯我還是從未遇到過。
在如此溫馨的氛圍中,使我得以每日凌晨啟動思維,煎熬精煉。白天,與轉車換乘、單程一個多小時趕來的李紅並坐於螢幕前,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甚至標點符號均力求準確,基本上一次成文。這一次的文稿,既源於以往,又脫離以往。使我的“景中之情”更濃,之思更深,之理更明,之愛更切。
這樣的“折騰”,對年過八旬的我來說,似乎“瘋狂”,而自感卻是年輕;似乎自討苦吃,而自感“痛苦”並快樂著;似乎過分“迂腐”,而自感詩意盎然;似乎“說理”過多,而自我認為將生態理念傳諸後世,留待後人評說,是科學工作者的責任所在。
因此,似乎“剪不斷,理還亂”的人生、科考歷程,通過自我折騰,三易其稿,人生之情雖剪不斷,但還是理得清的。
我感覺有三條主線:
一是大自然、大高原對我的培植之恩。是現實的教育,使我識事理,明規律,發深思,促升華,淨心靈。皇天后土,恩情綿綿。我深感沒有大高原的恩澤,就沒有我後半生的高原生態研究事業,就沒有今天的徐鳳翔。我只有竭力展示、傳道,以報培植之恩。
二是社會各界、親友知己對我的知遇、支持之情。那些鮮明的影像,始終印在我的腦海。我難忘:林海深處的老鄉、邊防哨所的官兵、睿智親民的領導、細緻關懷的摯友、理解支持的家人,以及愛心惠我的“草根”民眾和如此真摯助我的志願者及責任編輯。沒有這一切,就沒有今天的這本書。我深感還不清的感情債,只有努力做好當前事,以答謝於萬一。
三是我對生態理念的學習、遵循、傳播之責。在這本書稿中,有關專業觀點、生態理念方面的問題,我遇事即議,有論即發,但求拋磚引玉,闡明自我觀點,提供討論剖析,以俾傳諸後世。
本書中還引用了攝影家們的一些精美照片,以置換我陳舊的、不太滿意的照片。謹致謝忱。
在本書寫作、出版的過程中,還得到太多朋友的關懷和幫助,無法一一細述,謹此致謝。
徐鳳翔鞠躬
2012年12月20日於“無塵閣”
2013年3—4月於江南之行途中
更有突發事件的是:9月下旬,我的老伴范自強先生,糖尿病並發,猝然離世。中夜,當送別他後,我一人在家,真有萬念俱灰、心神離體的感受。那樣,這本書的後續問題也就未卜了。而凌晨的曙光和窗外的鳥鳴,似乎在喚醒我,對兒孫和社會的關懷、教育之責,不能就此頹廢。大自然的教化,在幫我過坎,引我向前。
2011年歲末,在好友宋麗莎的“圓中園”家(我命名為“夢回塢”),真誠的志願者李紅,義舉助我,聽我口述。我回首人生,猶如魂歸西藏高原。而且,對考察之學、之險、之思、之情,做了一次全方位的闡述。動情之處,常常潸然淚下。李紅既慨嘆我那曲折、豐富的人生經歷,又感謝我引領她進行了一次精神上的高原探秘,同時還懷著知識分子的同感與同情,更領略了專業上的享受。這第二稿,“景中之情”濃了,“景中之思”深了,但失之過細,而且太口語化。
時至2012年3月中旬,正待重整文稿時,我突有病變,經診查為腸道腫瘤,需要手術。我認為只是去掉一段隱患,故等閒視之。但當被推進手術室前,思想上還是有一閃念:萬一告別人生於手術台上,我的這本書稿就是半成品甚至廢紙一堆了。
幸好這一坎又安然度過。於2012年8月下旬,應責任編輯陳金華之邀,在她家開始了第三稿的著述。她家高居5層,我視其為“無塵閣”,既諧音,又譽人。3個多月來,她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想到了古代中國“文人相敬”的古風猶存,這樣的責任編輯我還是從未遇到過。
在如此溫馨的氛圍中,使我得以每日凌晨啟動思維,煎熬精煉。白天,與轉車換乘、單程一個多小時趕來的李紅並坐於螢幕前,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甚至標點符號均力求準確,基本上一次成文。這一次的文稿,既源於以往,又脫離以往。使我的“景中之情”更濃,之思更深,之理更明,之愛更切。
這樣的“折騰”,對年過八旬的我來說,似乎“瘋狂”,而自感卻是年輕;似乎自討苦吃,而自感“痛苦”並快樂著;似乎過分“迂腐”,而自感詩意盎然;似乎“說理”過多,而自我認為將生態理念傳諸後世,留待後人評說,是科學工作者的責任所在。
因此,似乎“剪不斷,理還亂”的人生、科考歷程,通過自我折騰,三易其稿,人生之情雖剪不斷,但還是理得清的。
我感覺有三條主線:
一是大自然、大高原對我的培植之恩。是現實的教育,使我識事理,明規律,發深思,促升華,淨心靈。皇天后土,恩情綿綿。我深感沒有大高原的恩澤,就沒有我後半生的高原生態研究事業,就沒有今天的徐鳳翔。我只有竭力展示、傳道,以報培植之恩。
二是社會各界、親友知己對我的知遇、支持之情。那些鮮明的影像,始終印在我的腦海。我難忘:林海深處的老鄉、邊防哨所的官兵、睿智親民的領導、細緻關懷的摯友、理解支持的家人,以及愛心惠我的“草根”民眾和如此真摯助我的志願者及責任編輯。沒有這一切,就沒有今天的這本書。我深感還不清的感情債,只有努力做好當前事,以答謝於萬一。
三是我對生態理念的學習、遵循、傳播之責。在這本書稿中,有關專業觀點、生態理念方面的問題,我遇事即議,有論即發,但求拋磚引玉,闡明自我觀點,提供討論剖析,以俾傳諸後世。
本書中還引用了攝影家們的一些精美照片,以置換我陳舊的、不太滿意的照片。謹致謝忱。
在本書寫作、出版的過程中,還得到太多朋友的關懷和幫助,無法一一細述,謹此致謝。
徐鳳翔鞠躬
2012年12月20日於“無塵閣”
2013年3—4月於江南之行途中
序言
讀了徐鳳翔教授的新作《高原夢未央》,總的感覺可以歸結為一個字:美!
這裡有大自然的美。這美涵蓋了高原之美、森林之美、繁花之美、草原之美、大漠之美、河流之美、山村之美、走獸之美、飛禽之美……怎一個“美”字了得。
這種美,不是對自然界的客觀描述,而是傾注了作者的全部生命、全部激情、全部思考和感悟。有的篇章動人心魄,有的段落則令人遐想,有的字句又使人心醉,還有些章節又猶如嚼橄欖……許多發自作者內心深處的話語,常常讓我們縱情大笑,有的地方又往往叫人與作者同感惆悵,有時恨不得與作者同聲一哭。
這是什麼?這就是這部作品的魅力、一股十分強大、難以抗拒的魅力。
這是一部用人們看得懂的語言,去詮釋艱深的生態科學的書;是一部文學性很強的、對五大洲生態做了特色介紹的書;這是一部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生態學者們飽覽種種美麗景色的書;讓人們記住了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風光綺麗的書。
這又是一部生態學家為了人類家園的淨化、為了推動人們注重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而大聲疾呼的籲請書。
這還是一部記下了作者那些由景生情、有感而發的許多佳句,並藉以銘志的書。因此她包含的信息量、知識面是那么的廣,讓人們不由得不喜歡她並讀得愛不釋手。所以她兼具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
在不少地方,作者還對那些“約定俗成”的說法,包括一些已成“定論”的觀點,發表獨到的見解。例如,在考察所謂“生命禁區”時,她從動、植物在那裡頑強的生存狀況,否定了這一說法。她認為:只有“頑強、堅韌的生命的自由之區”,全然沒有“生命的禁區”。而所謂的“無人區”,只能稱為“少人區”。
又如她實地考察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後認為:全球最深的大峽谷是矗立在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因此準確地稱呼應該是“雅魯藏布大拐彎峽谷”,或簡稱為“雅魯藏布大峽灣”。
再如川藏線上,攀“天梯”過程中,有分布在垂直帶上部的雲杉林,學術界認為在垂直帶上應有冷杉帶,說這裡是“雲、冷杉倒置”。而徐鳳翔卻認為,這裡的垂直帶上,因海拔帶上升相對濕度增加,適宜中一旱生的雲杉分布生長,因此發表了一個“顛覆性”的意見,“何來倒置之說”。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們十分佩服作者的概括能力。她每到一地,觀天測地、飽覽勝景,但只用了不多的筆墨就把那個地方的面貌特徵和許多細節描繪出來,絕無拖拖沓沓的閒筆和刻畫不當的敗筆。
所謂“內行看門道”,而我倆對樹木花草一竅不通,只能是“外行看熱鬧”了。上面一些“外行”話如有不妥之處,還望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陳清泉 陳蟬
2013年4月15日
這裡有大自然的美。這美涵蓋了高原之美、森林之美、繁花之美、草原之美、大漠之美、河流之美、山村之美、走獸之美、飛禽之美……怎一個“美”字了得。
這種美,不是對自然界的客觀描述,而是傾注了作者的全部生命、全部激情、全部思考和感悟。有的篇章動人心魄,有的段落則令人遐想,有的字句又使人心醉,還有些章節又猶如嚼橄欖……許多發自作者內心深處的話語,常常讓我們縱情大笑,有的地方又往往叫人與作者同感惆悵,有時恨不得與作者同聲一哭。
這是什麼?這就是這部作品的魅力、一股十分強大、難以抗拒的魅力。
這是一部用人們看得懂的語言,去詮釋艱深的生態科學的書;是一部文學性很強的、對五大洲生態做了特色介紹的書;這是一部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生態學者們飽覽種種美麗景色的書;讓人們記住了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風光綺麗的書。
這又是一部生態學家為了人類家園的淨化、為了推動人們注重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而大聲疾呼的籲請書。
這還是一部記下了作者那些由景生情、有感而發的許多佳句,並藉以銘志的書。因此她包含的信息量、知識面是那么的廣,讓人們不由得不喜歡她並讀得愛不釋手。所以她兼具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
在不少地方,作者還對那些“約定俗成”的說法,包括一些已成“定論”的觀點,發表獨到的見解。例如,在考察所謂“生命禁區”時,她從動、植物在那裡頑強的生存狀況,否定了這一說法。她認為:只有“頑強、堅韌的生命的自由之區”,全然沒有“生命的禁區”。而所謂的“無人區”,只能稱為“少人區”。
又如她實地考察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後認為:全球最深的大峽谷是矗立在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因此準確地稱呼應該是“雅魯藏布大拐彎峽谷”,或簡稱為“雅魯藏布大峽灣”。
再如川藏線上,攀“天梯”過程中,有分布在垂直帶上部的雲杉林,學術界認為在垂直帶上應有冷杉帶,說這裡是“雲、冷杉倒置”。而徐鳳翔卻認為,這裡的垂直帶上,因海拔帶上升相對濕度增加,適宜中一旱生的雲杉分布生長,因此發表了一個“顛覆性”的意見,“何來倒置之說”。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們十分佩服作者的概括能力。她每到一地,觀天測地、飽覽勝景,但只用了不多的筆墨就把那個地方的面貌特徵和許多細節描繪出來,絕無拖拖沓沓的閒筆和刻畫不當的敗筆。
所謂“內行看門道”,而我倆對樹木花草一竅不通,只能是“外行看熱鬧”了。上面一些“外行”話如有不妥之處,還望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陳清泉 陳蟬
201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