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程標準地理3 新教材新學案

高中課程標準地理3 新教材新學案

《高中課程標準地理3(必修) 新教材新學案》內容簡介: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開始在一些省、自治區實驗推廣。為了配合課標高中教科書實驗區的教學需要,完善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標高中教材的立體化開發建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資源分社和人教社高中各學科編輯室共同策劃組編了與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配套使用的叢書——《新教材新學案》。《新教材新學案》努力在兩個方面出“新”:一是在內容的選擇上最大限度地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處理好基礎與應試的關係,挖掘和“放大”教科書的閃光點,以體現教科書的新之所在;二是在呈現方式上最大限度地體現“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課改目標,採用新穎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幫助學生消疑解惑,鞏固所學知識,激活創新思維。參加《新教材新學案》這套叢書的編寫者既有人教版課標高中教科書的編著者,又有實驗區以及其他地區的優秀教師和教研人員,大家有這樣一種希望,即將德育、美育、科學精神及人文精神納入到《新教材新學案》之中,為學生提供一套有新的教育理念的、與教科書緊密配合的、能夠解學生學習之“渴”的高水平精品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高中課程標準地理3 新教材新學案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頁數:138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資源分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策劃組
  • 出版日期:2005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7186608
圖書目錄,文摘,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套用
單元自測(一)

第二章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一節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單元自測(二)

第三章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 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第二節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單元自測(三)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第二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
單元自測(四)

第五章 區際聯繫與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第二節 產業轉移——以東亞為例
單元自測(五)
期末測試題
參考答案

文摘

第一章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二、學法指導
(一)重點難點
1.了解區域的含義。“區域”在地理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
(1)除人為劃定的管理區域(如國家、行政區)外,其他區域的劃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區域內部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或結構的一致性。例如:按自然條件的相似性或結構的一致性而劃分的自然區域——高原區、平原區、雨量區、植被區等;按人文條件的相似性或結構的一致性而劃分的人文區域——人口密度區、水田農業區、旱作農業區等。第二,區域內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關性或內在的聯繫,即具有一定吸引或輻射範圍的區域。例如:經濟區、貿易區等。第三,區域內部具有相同職能的功能區。如城市中的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等。
(2)從地域範圍、(空間尺度)來說,區域的劃分可根據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尺度的區域可包括許多國家,如東亞、中東地區、西歐等。在我國,大尺度的區域,可包括幾個甚至十幾個省區,如長江沿岸經濟帶、東部沿海經濟帶等;中等尺度的區域,可包括一兩個省區及相鄰省區的部分地區,如京津唐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也可以是一個省內的部分地區,如遼中南工業區;更小尺度的區域,可以是城市內部的一個區域,如上海的浦東開發區等。
(3)區域一般具有如下的特性:一是整體性。區域是各地理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響而構成的一個整體。我們研究的人類生存活動的區域,主要包括地質地貌、氣候、地表水、生物等自然要素和人類政治集團、經濟地域實體、語言、宗教、民族、部族等人文要素。二是差異性。任何一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三是開放性。任何一個區域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獨立存在的,都必須與其他區域發生各種聯繫。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