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怎樣教:語文

高中新課程怎樣教:語文

《高中新課程怎樣教:語文》“理念”結合“操作”,全面闡述新課程的理念、標準和內容,融“實用性”、“案例性”、“教學性”為一體,具體闡述教學中的難點和困惑,貫穿“教學自檢”、“教學小結”,體驗科學的課程問題解決和道地的教學法思考。《高中新課程怎樣教:語文》為其中之一,介紹了語文課的教學方法。

基本介紹

  • 書名:高中新課程怎樣教:語文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
  • 頁數:181頁
  • 開本:16
  • 作者:金釗 郭世安 郭世安
  •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0366076, 978753036607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高中新課程怎樣教:語文》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講 加強教材建設,推進課程改革
第二講 談“語文教學整體最佳化”的實驗研究
第三講 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對話”
第四講 閱讀教學的要義與語文教師的責任
第五講 學習活動中的思考·領悟,閱讀過程里的感受·鑑賞
第六講 高中新課程中的作文怎么教
第七講 用“單元”的理念和方法規劃高中語文教學
第八講 語文試卷如何體現評價的發展功能
第九講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單元教學感悟
第十講 高中古詩文教學的點滴嘗試
第十一講 裁剪妙處非刀尺
第十二講 快速閱讀法在高一語文新課程中的運用
第十三講 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課程設計方案二例
第十四講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國古典詩文教學
第十五講 古代詩歌的教學構想與《採薇》的教學設計

文摘

二、牛頓第一定律中的情境教學
牛頓第一定律學生在國中就已經學習過,它在各種考試中經常出現,已經獲得了一定的觀念。但是,牛頓第一定律是質點在不受力的理想條件下得到的非常抽象的規律,而客觀世界中找不到不受力的物體的實例,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直接經驗的支持,往往產生學生在“理論上認可,感情上不接受”的矛盾現象。其原因之一是學生生活在充滿摩擦的世界中,大多數情況下“運動都需要(動)力來維持”(抵消摩擦的影響),因此他們的直覺經驗根深蒂固。要突破這一難點就要實現意義學習。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認為所謂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④。本節中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實驗及其推理過程就是“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的基礎。所以,斜面理想實驗的由來及其體現科學思想方法的合乎邏輯的分析推理過程就是促使學生實現意義學習的關鍵。意義學習的另一個環節是套用牛頓第一定律所揭示的力和運動的關係分析生活中的慣性現象,這是轉變根深蒂固的直接經驗影響的重要內容。鑒於上述看法,創設哪些情境和怎樣創設情境就明確了。
(一)引課中的情境創設
教師演示“子彈從彈簧槍中彈出”之後對學生提出要求:試用物理的語言描述子彈的運動情況。接著,提問引申:是什麼原因使子彈運動起來?是什麼原因使子彈停了下來?是什麼原因使它的軌跡成為下彎的弧形?教師利用副板書,隨著學生的回答及時歸納。然後提問:是什麼原因使子彈改變運動狀態?學生在板書這一固化的言語情境中可以很快地喚起回憶,得出結論:力是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

序言

在新課程改革中實現和諧教育
一、對新課程改革的再認識
基礎教育的新課程改革在國家的關心和教育部的具體指導下,從2004年開始在全國各地陸續實施,北京市從去年秋季開始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我們有必要在經驗總結和反思的基礎上,對新課程改革進行再認識,並堅定繼續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努力實現素質教育、和諧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新課程改革首先是一場深刻的教育革新,是新形勢下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基礎教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與時俱進,堅持教育創新的具體行動。國家推行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充分體現了時代的精神和富有戰略的遠見,貫徹了“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
只有堅持教育革新,才能實現“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才能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不以新課程改革為載體、為動力,我們提出的教育目標就難以實現。新課程改革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創新的需要;是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教師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要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的需要;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立足於國家與民族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是改革教師培訓機制,發展教師教育,促進我國千百萬教師成長的需要。最終新課程改革也關係到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目標的實現。
我認為,目前推進的新課程改革,既不是對中國幾千年傳統教育文化的全盤否定,也不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近60年教育發展的全盤否定。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站在與時俱進的高度,既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幾千年積澱的優秀教育思想和豐厚的教育內容,又要革新已經落後於時代的陳舊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並對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培養方式進行大膽改革。新課程改革既是一個與時俱進、教育創新的過程,又是一個充滿艱難險阻的探索的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