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跑酷運動

體驗跑酷運動

休閒慢跑這種鍛鍊方式很受大眾歡迎,每年由此帶來的廣告投入高達數百萬美元Urban Freeflow的伊茲(Ez)跳過距地面13.7米高的樓間空隙。消費者在這方面的開銷自然更多。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認為慢跑太過枯燥乏味。但如果晨跑不是為了參加馬拉松比賽,也不用穿什麼運動短褲呢?如果可以在跑步過程以創造性的方式表現自我,利用雜技般的技巧翻牆、騰越、滾地、跨欄和縱跳呢?所以別在社區公園裡一圈一圈地跑了。我們可以在整個城市中奔跑,讓城市變成障礙跑訓練場,成為鍛練力量、柔韌性、勇氣和控制能力的絕佳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體驗跑酷運動
  • 外文名:體驗跑酷運動
  • 興起:於法國Lisse
  • 基本宗旨:就是永不後退,要用自己的力量
跑酷的基本知識,跑酷的發展,跑酷的貢獻,

跑酷的基本知識

這就是跑酷運動的基本概念。這項運動玩起來既刺激又瀟灑,和它的名字一樣令人興奮。如果是職業選手的話,那效果就更酷了。在這項運動中,traceurs是男練習者的意思,而traceuses則是女練習者的意思。這兩個詞均來自法語。下面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一下跑酷運動。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了解什麼是跑酷,跑酷的含義、興起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跑酷是一種沒有國界的鍛練方式、運動與愛好,也是一種面對障礙不斷前進的藝術,或者也可以簡單地說是:一種運動的藝術。跑酷的基本宗旨就是永不後退,要用自己的力量、創意和速度來流暢自如地克服所有障礙。

跑酷的發展

跑酷運動在1988年興起於法國Lisses時,大衛·貝爾 (David Belle) 只有15歲,而今這項運動己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貝爾參與這項運動是因為深受父親的影響。貝爾的父親曾是法國一位非常有名的救生員和巴黎消防隊的消防員。作為一名技術精湛、天賦極高的運動員,貝爾的父親雷蒙德 (Raymond) 深諳前法國海軍軍官、體育教育專家喬治·赫伯特 (Georges Hébert) 的訓練理論。
在與法國海軍官兵結伴而行的非洲之旅中,赫伯特看到當地土著人表現出驚人的體育素質,同時也看到了他們是如何將這種能力與周圍環境結合起來。他這樣描述他所看到的土著人,“他們的身體素質奇佳、動作靈活、敏捷、技術嫻熟、耐力和抵抗力都很強,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除了周圍的自然環境以外,沒有接收任何體育運動方面的老師指導。”他的這些見聞和經歷幫助他開創了自然方法(Natural Method或méthode natural),也就是只利用身體和周遭環境來進行體育鍛練的方法。赫伯特認為體育鍛練的目的是要造就身體強壯、對社會有用的人。
赫伯特開創的訓練方法的全部內容,就是強調人的意識與身體的結合,通過跑步、跳躍、跨躍、爬行和攀援來克服一個個障礙。他的方法也促成了軍隊障礙訓練課程——或稱parcours du combattant的設立。今天,法軍仍在使用的軍隊障礙訓練課程包括了許多不同內容,如攀繩、擺盪、平衡木和爬梯等。通過這些訓練,練習者可以在不斷重複練習的過程中,克服恐懼和自己身體的弱點,最終取得勝利。
貝爾剛開始玩跑酷時的靈感主要來自他對功夫影片的熱愛,尤其是李小龍的功夫片。與此同時,他還常常想像那些營救、逃生和追逐的場景,這些都在後來成為他和其他很多人在玩跑酷時的靈感來源。李小龍的練武方法與同時代其他人的練武方法截然不同。因為在他的訓練方法中,沒有嚴格的體系,只推崇逐步適應和循序漸進的理念,而這些都是跑酷運動的核心所在。
最初,貝爾和朋友們共同開創了跑酷運動,但因為他超群的運動天賦,最終成為這項運動的領軍者。雖然他本人不願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他在這項運動中的地位至今仍無人可及。對跑酷運動同樣做出過貢獻的人還有塞巴斯蒂安·弗坎、卡祖瑪 (Kazuma) 和史蒂芬·維格羅斯 (Stephane Vigroux)。人們常常將跑酷運動和滑板運動放在一起比較,因為這兩種運動都是利用城市中的各種地形來表演技巧動作。然而,很多跑酷練習者對這種比較相當反感,認為這樣做會讓滑板運動的負面社會形象(如叛逆的問題青年等)影響到跑酷運動。而這是不正確,也是不公平的。
跑酷最初為大眾所了解還是因為BBC1頻道播出的宣傳短片《尖峰時刻(Rush Hour)》。影片中,跑酷運動的創始人大衛·貝爾在倫敦穿房越脊,從一幢建築物跳到另一幢建築物,來躲開下面擁堵不堪的交通。這部影片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播出後不久,很多人就開始練習玩跑酷。但遺憾的是,跑酷運動當時還沒有形成組織,而新的跑酷練習者(大多數是十幾歲的男孩)也沒有適當的指導,對這項運動本身的含義可以說完全不懂。而貝爾和他的朋友們都是經過十多年嚴格訓練才獲得了現在的技巧。如果沒有指導,不經過嚴格的練習,就很容易受傷。在法國甚至還出現過兩名男孩不幸摔死的事件。
而當跑酷傳到英語國家∕地區時,又換了個名字:“自由跑”(free-running)。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便於使用和記憶。現在,這兩個詞卻代表著跑酷運動中令人遺憾的分化現象。純粹主義者辯解說,儘管與跑酷非常相似,但自由跑倡導的永不後退的精神,使其顯得更加自由。所以說,跑酷只是更實用和有效,而自由跑則可讓人感受到純粹的美感。

跑酷的貢獻

在網上論壇中,有很多人批評Urban Freeflow這樣的組織利用媒體,如電視廣告、電影及各種宣傳活動,從跑酷運動中獲取利益。但如果考慮到大衛·貝爾及其他跑酷運動創始人對電視和電影所做的貢獻,這個觀點似乎有點站不住腳。反對純粹主義者觀點的說法,還有很多是通過引用其他體育項目作為例子來進行闡述的。他們指出,個人體驗在運動中的重要性並不會因為體育項目的商業化和競爭化而受到削弱。相反,它還會促進體育項目的商業化和競爭化。
但時至今日,還沒有過任何官方舉辦的跑酷比賽。如果任由純粹主義者行事的話,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比賽。Urban Freeflow網站的主要作者丹·愛德華茲 (Dan Edwardes) 說,在練習者中間其實己經開展了多種不同級別的自由跑比賽:朋友之間互相挑戰,以改進新學的技術動作;訓練夥伴在訓練過程中下意識的互相幫助;同一個隊的隊友之間互相協作、分享各自的成果,共同尋找新的目標去突破,等等。雖然是在一種輕鬆友好的環境下進行,但這也是一種競賽。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Urban Freeflow開辦的訓練課程中教授的幾種跑酷訓練方法。
跑酷電影一覽
《暴力街區》(Banlieue 13)
在由西里爾·拉費里 (Cyril Raffaelli) 和大衛·貝爾共同主演的這部影片中,兩位主人公利用他們絕妙的跑酷技術阻止了中子彈的毀滅性爆炸。
《飛檐走壁》(Jump London)
本片於 2003 年在 BBC 4 首播,片中塞巴斯蒂安·弗坎和很多著名跑酷選手帶領我們遊覽了倫敦的很多標誌性景點。
《跑遍英國》
2005 年上映的這部影片是《飛檐走壁》的續集,不過這次弗坎和他的朋友們將足跡踏遍了整個英倫三島。
企業戰士》(yamakasi
此片描述的是一群叛逆的跑酷愛好者,在遭到世人冷眼的同時,卻得到了巴黎年輕人的青睞,他們能做很多危險的特技動作,同時還劫富濟貧,挽救了一個男孩的生命。

本部分中所有圖片均來自 Amazo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