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的存在:馮友蘭與前期維根斯坦之視域融合

體驗的存在:馮友蘭與前期維根斯坦之視域融合

《體驗的存在:馮友蘭與前期維根斯坦之視域融合》是2016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海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體驗的存在:馮友蘭與前期維根斯坦之視域融合
  • 作者:趙海燕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6707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稿從中西哲學比較的視野全面系統的探討了馮友蘭的“負的方法”。書稿探討了馮友蘭的“負的方法“的產生、歷史淵源及其實質,並詳細闡述了目前學界關於“負的方法”的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書稿創新之處有:(1)選取“負的方法”這一馮友蘭哲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在了解學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前期維根斯坦的“不可說”論為參照展開研究,研究視角有新意;(2)通過梳理與分析,指出“體驗的存在之本體地位的貞定”與“直覺之知之可能性的認肯”構成了馮友蘭“負的方法”的形上基礎,相關結論有助於進一步推進對馮友蘭“負的方法”的研究;(3)在學界現有研究的基礎上,以“負的方法”為切入點,就馮友蘭哲學與中國哲學基本理論特質的關係進行了探討,在指出新理學在根本的理論關節點上體現了中國哲學之精神智慧的同時,具體分析了其在此方面的不徹底性。

圖書目錄

導言
一、選題來源及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馮友蘭“正負方法”論
第一節 “正的方法”
一、“正的方法”的內涵
二、“正的方法”的局限性
三、“正的方法”與維也納學派
第二節 “負的方法”
一、“負的方法”的演進
二、從儒釋道看中國哲學史上的“負的方法”
三、學界關於“負的方法”的研究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二章 形上學主體世界與天地境界
第一節 維根斯坦的形上學主體世界
一、“不可說”的是什麼
二、“顯示”的三重意義
三、形上學主體世界
第二節 馮友蘭的天地境界
一、覺解
二、自然境界
三、功利境界
四、道德境界
五、天地境界
第三章 “世界圖式論”與“負的方法”之形上學基礎
第一節 維根斯坦的“世界圖式論”
一、西方傳統哲學本體論
二、“可說”的事實世界
三、命題是實在的圖像
四、對象
第二節 馮友蘭“負的方法”之形上學基礎
一、中國哲學的本體觀念
二、中國哲學的“境界形上學”
三、“體驗的存在”之本體地位的貞定
四、“直覺之知”之可能性的認肯
第四章 馮友蘭“負的方法”與中國哲學的特質
第一節 “負的方法”凸顯中國哲學之獨特價值
一、“體驗的存在”是中國哲學特有的本體意識
二、生命意義與價值安頓是中國哲學的思想主題
三、直覺主義方法是對未來世界哲學的補充
第二節 “新理學”的內在張力及其不足之處
一、“新理學”的內在張力
二、“新理學”方法的不足之處
三、“新理學”之自我反思
第三節 中國哲學方法論再省思
一、“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
二、“回到事實本身”的雙向詮釋
三、“中國哲學”學科的現代價值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